32 第十章(1 / 1)
西北战事又起,烽火狼烟一点一点吞噬着边境城镇,碾碎无数黎民百姓的生命,矛头直指京都。
这样的事情,随便翻翻史册,每一页都在上演,可是那一笔笔不见悲喜的文字背后,是白骨成山,是妻离子散,是家破人亡。
从战事传来的那天起,言玦就一直埋头国事,居安殿的朝臣进进出出一拨又一拨,灯火彻夜不熄。
深夜,我辗转难眠,便点了灯看书,看朱成碧都被我赶回去睡觉了,寂静的深夜里隐隐约约传来敲门声,我踟蹰一下,起身去开门。
门外,言玦一身墨色长袍立在月下,看起来似乎清瘦不少,下颌线条更加凸显,眉眼间笼罩一层疲倦。
守夜的小丫头一脸惊惶的看着我。
我下意识的想要关门,却被他死死扒住门缝“明钰,我要出征了。”
我愣在了那里“你说什么?”
“朕决定御驾亲征。”
我看着他,一时说不出话来。
却见他勾唇一笑“还是不打算请我进去吗?”
我侧身让了让,他心满意足的迈了进来。
进了内室,我替他倒了杯茶,之后才想起茶水是冷的,刚要收回,言玦却眼疾手快的抢过去喝了一口“多谢贵妃。”
昏黄光线下,他的侧脸柔和,眉眼含笑,从我认识他那天起他就是这幅样子,俊美,出挑,养尊处优,我实在无法想象他一身甲胄,浴血沙场会是什么样。
“为什么?”我问
好多话在嘴边绕了又绕,最终只说了这一句。
他笑笑“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是皇上,为国出战乃是理所应当。”
“朝中并非无可用之人。”
“此战凶险,连你大哥都说并无十分把握,即便战胜,也是惨胜,有朕在,胜算终归大些。再者,我外祖一家都死在雁川战场上,朕要亲自为他们雪恨,告慰他们和母后的在天之灵。”
我默然,他苦笑道:“还有,我需要借战功来收服民心,稳定皇位,明钰,你知道的。”
言玦很少在这种事情上如此坦诚,尤其是在我面前。
是啊,他需要这次机会,或者说,他一直在等这个机会。
算来言玦继位十几年,虽然一直治下清明,先皇在位后期的积弊也一一拔出,隐隐有盛世之兆,可终究太过年轻,朝里朝外蠢蠢欲动的人不是没有,他需要这次机会,利用战胜的威名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此战过后,他大概可以真正坐稳这把龙椅了吧。
我为自己倒了杯茶“皇上如此,只怕朝臣们会不答应。”
他点点头“朕也是刚刚才和一班大臣商议决定的,明日早朝会有人出面提议,朕只需要顺水推舟,争议在所难免,但也无妨。”
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他挑起眼睛望向我,一脸不正经的调笑道:“怎么,你舍不得朕?”
我却是笑不出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朕可从没见你这样,好不容易见了朕,笑一下都不肯?”
我扯扯嘴角“皇上说笑了。”
他摇摇头,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
“朕这几日忙于朝政,一直没有涉足后宫,你好不好?”
“多谢皇上挂心,臣妾一切都好。”
话刚出口我就有些后悔,我一直牢记这些陈词滥调,完全是因为好用又不会出错,但此时这样说,难免会让人觉得敷衍。
果然,言玦沉默了下来。
半晌,他抬起头,用漆黑的眸子望着我。
“明钰,只要你一句话,朕可以立刻废了玉美人。”
猛然间听他说这样的话,我几乎要像往常一样随便说些什么搪塞过去,可是这一次,却突然不想再绕来绕去,费尽心机。
我直视他的眼睛“好,我要你永远不见她。”
“朕答应。”
他握住我的手“明钰,我多希望你可以一直这样,把所有的愿望,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毫不掩饰的坦露给我,你我也就不用总是闹得收不了场。”
每次都收不了场,每次还是要有人收场。
我笑“皇上难道不是一样?”
他一怔,然后笑着摇头“也罢,也罢。”
“夜深了,就不多打扰你了,早些休息。”
“皇上,”我叫住他,迟疑着开口“皇上此次出征,是否打算带嫔妃随行?”
他眼中似乎有一闪而过的喜色“明钰,你这么说,朕很开心,真的很开心。”顿了顿又道:“但是嫔妃随行多有不便,我要将士们冲锋陷阵,守疆卫国,就要和他们甘苦与共,更要以身作则,严明军纪,我可不想让天下人耻笑‘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而且打仗是男人的事,战场上形式瞬息万变,女子实在不宜以身犯险。”
听了他这样一大堆的道理,我心中不服,刚要分辨,他却掐掐我的脸“好了,听话,朕走了。”
我不情愿的福了福身“皇上慢走。”
言玦走后,我更是没了睡意。
生平第一次,我对自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觉得自己特别没用。
面对同样的情况,大嫂能不顾一切的去找大哥,我能吗?
我不能。我只能守着这座偌大的宫殿,像这里每一个人一样等着,只有等。
第二天早朝,由许平沙出面建议皇上御驾亲征,以浩浩龙威鼓舞士气,威慑贼子,虽然有不小的反对声浪,在言玦一干亲信大臣唾沫横飞的据理力争之下,还是定了下来,皇上将于十日后御驾亲征,任宣武将军明棠为副帅,随从协助,护卫左右。
宫里的妃子哭晕过去好几拨,随便在路上遇到谁都肿着一双核桃眼,更有甚者闹着要跟皇上同去,毫无例外的都被挡了回来,有些眼力的就开始着手准备一些行军途中用得着的东西,这个寺庙求来的平安符,那个高人赠给的玉佛,还有绣工精细的香囊,连夜赶做的军靴,都巴巴的盼着皇上能够带上,倒是空前的同心同德。
言玦本就忙碌,听说后宫如此惨状更加躲得远远的,没有再踏足一步,可怜了她们还守着那些心意望穿秋水的盼着,又没有胆量敢去御前打搅,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便一个个使了银子请十全把东西转呈给皇上,带回来的不过是‘费心’‘朕知道了’这样不知真假的话,只是便宜了十全赚的盆满钵满,富得都快流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