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紫烛笼-23(1 / 1)
无论骆锦谦的突然告白、还是即将到来的舅舅一大家子,都被柯黛搁置在了一旁。被骆府牵连的意外表面上算是翻了一页,王氏有时携柯黛出席一些聚会,耳边照例刮过一些风言风语,渐渐也听得麻木了。
这一耽搁便是五个月。次年三月开了春后,继续安居深闺的柯黛迎来了命运中尤为重要的一群人——自宜县远道而来的舅舅家,终于拖家带口地来了京城。
王氏乖戾性情发作,不许辛家人踏进柯府一步。辛氏虽也不太待见得寸进尺的娘家人,但见主母这般不留情面,心中存了不忿,暗自将柯黛拉到一边,给她拨了人手之余,不忘叮嘱对待辛家人大可敷衍了事。
无论是嫡母还是生母,都是不怕花钱怕费神,用钱打发人的态度出奇一致。柯黛手里捏着王氏和辛氏不约而同甩给辛家的安家费,掂了掂数额,想想辛家日后很可能层出不穷的讨要,还是扣下了一部分。
到了约定的日子,柯黛在城门附近等到了风尘仆仆的舅舅一家。塞得满满当当的马车上只有大舅辛强一家五口,不见辛家老太爷和其他人的踪影,柯黛有些诧异。
“上了年纪的人安土重迁,本来说好了你外公外婆跟着我们一道来,临了他们却不肯,硬要跟你二舅一家守着老宅子。”舅母戚氏撞见柯黛征询神色,抢着解释。辛强一手牵着十岁的儿子,哼哼哈哈地符合。
柯黛心中有了数。从前在宜县时,无论是外公还是二舅全家,都认为她是柯家的弃女,不愿腾出口粮多养这一张嘴。当时她只知道唯有大舅家热心照应,不曾往深处想,瞧眼下这番动作,八成还是大舅母高瞻远瞩,早早地料见了柯家如今的飞黄腾达。这不,到了儿女婚配的年纪,便适时地前来攀亲了。
辛强和戚氏一共生了三个孩子。除却十岁的小儿子息裕好奇地四处张望外,二十岁的大儿子丰裕和十七岁的二女儿葱茏都有些怯怯地瞧着清丽高雅的柯黛,不敢靠近。
两年不见,从小的玩伴们面对自己已经如此谨小慎微,柯黛心头除了一丝抑不住的优越感外,积郁终是消了些许。人往高处走,辛强和戚氏为了下一代谋前途的立场并无过错。更何况他们原本将翻身的希望寄托在柯府,并不曾刻意给她增添麻烦。
瞧着巴巴等着安排的五口人,柯黛暗叹了口气,还是领他们到住处去了。
“三小姐,咱们……就住这儿啊……”提着大包小包进了一处民宅,戚氏环视着屈指可数的三五间房,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木讷的辛强不善言辞,但失落神色上也写明周遭环境与想象相去甚远。
柯黛身边站了辛氏院子里一位姓孟的管事妈妈,听了戚氏的抱怨,当即不客气地发话:“辛嫂子说这话,可真是枉费了咱们二夫人的一片苦心。你瞧瞧,这里可是京城!这片地段寸土寸金,两个巷子拐过去便是集市,随便摆个摊子,哪怕躺着都是从早到晚捡钱的份儿。这偌大的京城里,多少平民百姓世世代代烧香拜佛,求都求不来这么好的宅子!”
戚氏赶紧赔笑:“妾身嘴贱胡言乱语,姐姐千万别意会错了。”
孟妈妈拿眼瞟她:“柯家可是皇亲,三小姐千金之躯亲自接你们这家子,那可是给足了面子。让外头人知道我们柯府的小姐抛头露面,像什么话。小姐,左右人是接到了,咱们也该走了。”
孟妈妈一拿腔,戚氏脸上立即带了讨好。柯黛瞧出她肚子里还藏了话,从头到尾甩手旁观的她吩咐孟妈妈到马车上先等着。戚氏跟着她进了屋里,见柯黛态度还算亲和,这才敢开口:“三小姐还真打算让舅舅一家住这儿啊?”
柯黛装傻:“这儿跟宜县的宅子差不多大小,又没有旁的亲戚往来借住,舅舅一家五口人,住着应当还算宽敞吧。”
戚氏吞吞吐吐:“可是你丰裕表哥要参加明年的春试,得有块僻静的地儿读书。葱茏表妹也到年纪了,不能再跟我们挤一个房。息裕过几年也成大小伙子……这两年的事谁也说不准,万一要办个嫁娶婚事的,巴掌大的地方,哪里舒展得开啊……”
柯黛耐心解释:“丰裕表哥既然志在科举,自然要静下心来正经准备。这一年里你跟舅舅先安心扎根,我嫡母在前头给你们盘了一家店,虽说是小本生意,但足够糊口。手头有了资本,还怕换不了大宅子?”说着从手袋里取出一把钥匙,“长安街第六家上商铺,我去看过了,是个人来人往的好地方。”
戚氏眼睛一亮:“柯夫人帮我们盘的?”紧接着急急问,“那……房契也归我们吗?”
柯黛很想翻白眼,却只能抑着性子:“房子和商铺都是我嫡母母家名下的。这阵子你们的生意都会有王家帮衬着,只要舅舅舅母肯用心经营,日后在京城的日子,自然衣食无忧。”
“王家啊……”戚氏有点失望,嘀咕道,“我听说柯夫人许久不管事,二小姐又嫁了好人家,还当辛姨娘熬出了头,以为这些都是她布置的呢……”
“不管是辛姨娘安排,还是嫡母授意,总归是柯家的意思。”戚氏见风使舵的本事见长,柯黛想着赶紧找个由头,把她这些得寸进尺的苗头给压下去,“我嫡母肯授意母家出手,已经很给面子。舅母不是目光短浅之人,你们初来乍到,根基不稳,还得看人脸色过日子。那些个不该讲究的事,在王家人面前可千万别乱提。”
戚氏点头如捣蒜:“我懂,我懂。”说着眉毛一挑,“怎么样,三小姐听我的话,跟柯夫人搞好关系,日子过得够滋润吧?”
柯黛支支吾吾。两年前的确是这位心眼多得跟筛子似的大舅母点醒她抱牢王氏这课大树,可是自己这些年的波折经历,又怎么好跟她一一道来呢?柯黛含糊了几句,戚氏见她语焉不详,只当她这这两年的确顺风顺水,满意地直起身子:“妾身别无所求,也就指望着沾沾三小姐的光,打发打发日子了。”
柯黛笑了笑,跟戚氏一同走出屋子。辛强正在院里收拾器具,柯黛当着戚氏的面往他手里塞了钱袋:“黛儿这两年得了些打赏,差不多全在这里了。丰裕表哥读书耗神,息裕和葱茏也是长身子的时候,平日里多买点好的给他们补补身子。”
辛强接了沉甸甸的钱袋,混沌的眼珠总算透了点精神:“这么多啊!都给了我们,三小姐可怎么办。”
余光瞥见戚氏紧攥着跃跃欲试的手腕,柯黛有些好笑:“我平日里都待在府里,用不上这些。舅舅一家大老远地来京城,吃穿用度都得花钱,这点子心意,就当是黛儿孝敬您的了。”
戚氏拉了拉辛强的衣袖,眼里笑意满满:“三小姐念着旧情,你还不收下。”再抬头眼神里又带了期待,“三小姐如今身处上流,要是官家有什么做事的机会,可要替你丰裕表哥打听着。”
“这是当然。”柯黛不想再纠缠,随口应付。戚氏还想叮嘱什么,察觉到柯黛态度渐渐客气疏离,念头一转,从善如流:“真是劳烦三小姐和柯夫人了。我们也不能一辈子靠着柯府接济,如今得了照拂,一定会好好做生意,绝不给夫人和小姐丢人。”
辛强也跟着一个劲儿地弯腰:“改日收拾妥当了,再登门道谢。”
戚氏是个聪明的,两口子绝口不提辛姨娘。柯黛跟丰裕葱茏道了别,又捏了捏息裕肉嘟嘟的小脸,心中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柯黛出了门,跟着孟妈妈回柯家复命。辛氏认为小女儿情面把控得当,尤其是不需要她烦神这一点,满意得紧;而王氏那头则对辛强一家的后续毫无兴趣,不过在金钱上她并不在乎这一星半点儿的。眼见着辛氏已经摆明了不会再管这群穷亲戚,最后被坑的还是柯黛,动了恻隐之心的王氏便让下人给王家传了信,一切甩手给母家。
于是第二日,柯黛不得不早早出门。把控着王家商号的王澜君已经等在了家里,迎上去见她一脸不快,十分周到地嘘寒问暖:“事情姨母都传人来说了。怎么,你那舅母让你难做了?”
柯黛摇头:“提点到位了,让他们知道自己承的是王家的情,表现得还算本分。”说着皱了眉,“只是除了我那表哥考取功名外,我瞧她另有所图。这个时候拖儿带女的投奔,日后辛强的三个子女嫁娶,怕是少不得找我麻烦。”
“店铺那边有我照应着,不用你烦神。”王澜君体贴地安慰她,“你也是够纠结的,一边怕麻烦,一边又念着旧情。日后要在尚书府上下周旋的人,老为着这么点人情心软怎么行?”
王澜君说到了点子上,柯黛有些犯愁:“到底是养了十六年的,若是搁在你身上,你要怎么办?”
王澜君的说辞倒跟王氏辛氏不谋而合:“这不难办,关键看你狠不狠得下心。又不是白让他们养活,这些年柯家可是少了他们半点抚养费?更何况人家又不是个不求回报的,喏,这一家五口要在京城享福,有得你报恩的。”
“还是我太仁义了。”柯黛默默检讨,“待我嫁离了柯府,这幅担子索性移交给辛姨娘。当着我父亲的面,不怕她不肯接。”
“说来说去还是惦记着家人。”王澜君掩口取笑,“三小姐别怕,今后的事你大可放宽心。我今日从街上回来,倒是遇到了一位熟人。”
“熟人?谁?”
“你们家柯二小姐的夫婿,你的姐夫骆大公子。”王澜君说着有点兴奋,“这骆大公子倒是个热心的,以后你亲娘若是不肯给她亲哥哥担责,推给你姐夫也是一样的。”
数月没有听到这个名字,柯黛刻意掩藏的记忆被狠狠拽出。心跳在漏了半拍后,缓缓地加快跳动,她屏息观察着王澜君:“你……跟他说什么了?”
“不过随口聊了聊辛家的事。别忘了,辛强是你的舅舅,也是柯梦的舅舅。”王澜君以为自己旁敲侧击地帮了柯黛大忙,“这二小姐嫁得这么好,不揽点担子也说不过去啊。”
柯黛听着不对:“骆锦谦答应了你什么?”
王澜君懒洋洋地划了一行账目:“姨母不是给了辛强一个铺位嚒,骆锦谦答应承包下个年度的货源。对了,还说到辛强两个儿子念书的事儿,他也给一并介绍到城东的书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