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最佳新人奖(1 / 1)
德音对红毯礼服的选择余地很大,她近期活动基本都在港岛,真真假假的故事绯闻还有永远踩女人心上的着装,给她刷足了媒体版面,短短几个月,德音港岛带内地的大刊封面上了不少。
现在还没有形成所谓的五大刊,联手形成女星咖位的标准线。
尚处于娱乐高端杂志的摸索拓荒期,各家都在学,看港岛的杂志,看欧美的时尚杂志,去人家的地方学习。
德音拍封面和内页的时候,很多时尚编辑,甚至是主编,审美让人难以苟同,即使很多年后,也不见得就变得很高,还是会时不时出事故。
对于平庸些的封面,德音一般也就忍了,但是对那些粉红蓝黄,统统拒绝,她无法忍受在审美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为了不惹造型师和杂志反感,而接受那些小太妹的装扮,太难以想象了。
当年少不更事,面对时尚届的流光溢彩,夺目风光,德音像着穷困的女孩,对着橱窗内的华美衣裙,可望而不可得。
有一天出了名,真的拿到了进入它的入场票,觉得自己是什么不懂的土包子,战战兢兢,哪里敢提什么意见,就算照照镜子,觉得被“时尚”吻过的自己好像很丑,也检讨自己,品味没到人家那份上,还是世俗的审美。
后来那些直觉里的丑,果然是黑历史,审美哪有什么好低,真正的美总是有让大部分人欣赏之处的。
惊世骇俗不代表不美,比如当年乔治桑冒天下之大不韪穿起了裤装,这当然让人惊讶,可惊讶的女人们在审美上从此无法拒绝裤装。
有传统可依未必就是美,恰如其分的北方花布,即使红红绿绿,大俗大艳,可剪裁合理,穿的人,穿的时候,穿的地方都恰如其分,那就是美的,好的。可如果有人拿出众的丑来糊弄观众,还妄想借前者证明他的也是美的,那就是在丢人现脸,为了出位,晃瞎观者的眼。
港岛这边时尚业比较发达些,经纪人协调后,版面还算好拍。
不是德音吐槽,现在的华语娱乐圈,你要说时尚界从业人士有多高的审美,那还真不见得。
尚未见过天地广阔,有些鱼目混珠的假货,接着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抄了欧美的就敢直接在黄种人身上用,也不想想因地制宜。
这都算好的,有些人顶着吓死人的名头,乱搞一气。
不过真金不怕火炼,再过十年,大浪淘沙,大家眼界都开阔起来,剩下的水平都不至于太差,那时候才是时尚的真正接轨与起步。
现在的时尚圈,真正的高人很多都不是干这个的,他们也许是演员,歌手,美术指导。
天生的美学嗅觉,所谓的“造型师”,拍马也赶不上。
德音这种对造型师指手画脚的行为,在刚开始确实饱受吐槽,不论港岛还是内地,都觉得她多事,不知天高地厚。
可等杂志出来,规模效应,没人能否认德音的审美。
她好像超前于整个时代,却又不至于让当前的人无法接受,相反,比起时装杂志一贯的风格,大众反而觉得德音那期更有看头。
德音出现在版面上的造型,普罗大众当然不大可能跟着做一套或者照着买一套出街,但是让人有审美上的愉悦感。
简单说,就是既有逼格,又让人看的懂,能欣赏。
最典型的例子,港岛的富家小姐,尽管作出一副看不上女明星的架势,穿衣服却跟着德音的打扮走。
到了德音回内地的时候,很多女明星拍封面,都在问,为什么不能像给江德音拍的那样,给她们也拍出有质感的封面来。
德音的这番搅动风云,倒是让一些欧美牌子注意到她,愿意提供时装包包配饰给她。
个中原因肯定很复杂,两点最重要,德音选中的东西,大多要成爆款,奢侈品行业也要吃饭,其次是德音不会糟蹋了牌子,只会增光添彩,再不济也是无功无过。
女星这么多,能做到这样的,屈指可数。
所以,出席金鸡奖,德音的选择余地不小,即使没有这些,她也有钱买。
为了一晚上的风光,豪掷几十万就为身衣服这种事,德音不是未曾做过。
聘请的造型师刚从法国留学回来,和德音的眼光和合拍。
从几个合作良好的牌子那里借了九套礼服,这个数,足以让人嫉妒。
当然,华星功不可没,他们港岛龙头的地位不是白给的。
虽然德音和造型师都很喜欢一套裤装与一袭黑底百花绣大裙,但两人都同意不能选。
德音年纪尚小,面相还有些稚嫩,即使五官明艳逼人,气场也完全Hold住,可到底有些不协调,这不是她这个年纪该穿的。
像小孩穿了大人衣裳,再好看也有怪异之处。
最主要的考虑在于,德音还是娱乐圈小辈,要放肆地用气场碾压红毯,也得有辈分有年纪有名气有咖位之后,至少得个影后再说。
扮女王这种事,没底气是不成的。
所以主打少女感,出挑但不过于引人注目。
定下来的红毯装扮是白色绸裙,长度刚好在膝盖,裙面罩纱,领口部分有碎钻,让裙子不至于过于单调。
鞋子配了著名鞋履品牌秋冬时装周的主打鞋子,简简单单地水晶鞋。
看见这双鞋,只要是尚有少女心的女人都会心动。
牌子方面再三向德音这边表示,整个东亚地区,只有德音脚上这双。
包包很简单,一只黑色手包足够了。
谢修齐又送了德音一只表,牌子是萧邦。
价格自然让人咋舌,谢修齐送东西,从来都这样,除了他母亲的那只梅花表。
德音寻思着,他俩一刀两断以后,别的她拿的心安理得,可这只表,必须还回去,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它太贵重了,德音自觉受不起。
有了这只萧邦表压阵,德音不需要别的点缀了。
简简单单梳个蓬松的公主头,脖子上什么配饰都无。
坚持练体型的好处终于到了兑现的时候,德音脖子修长,配合漂亮的站姿,化了淡妆依然抓人眼球的绝美容颜,即使不是女王,公主也能是名利场的焦点所在。
给德音化妆的化妆师称赞德音说,超越性别的美丽,就算是GAY也会爱上她。
金鸡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合办了几年了,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把专业奖和观众奖结合在了一起。
两个变成一个,大家出部好作品,少领一个奖杯。
媒体少跑几个场子,稿子也能少写几篇。
整场下来,看点也就两个,红毯和颁奖。
现在红毯不比以后,虽然大家也是努力地穿,但到底还没到后世争个你死我活的境地,很多老派女演员也不在意这个。
老许又被派来采金鸡,他嫌场内无聊,出来找社里的摄影,蹭场红毯看。
红毯两侧□□短炮,媒体人扎堆,此外还有很多粉丝,营造出热闹非凡的感觉出来。
前半段红毯很无聊,因为红人都在等,小鱼小虾先出场,大鱼都在后面呢。
今晚最大的大咖不是任何明星,而是个快要进坟墓的糟老头子。
中国电影的良心,电影大师,刘攻玉。
老许无聊地神游,旁边的同行也都很随意,偶尔拍两张,基本不会出现在未来几天的版面上。
大家都在等,后面才是看点。
最近娱乐圈没什么大事,交流来交流去,也都是老生常谈,江德音周公子小燕子施夷光顾宝龄,哦,还有那个新任乔女郎李谨怡,花旦完了是小生,聂尧换公司都两个月了,还在说。
再跟港岛那边的聊聊港星,去那边发展的秦桑。
粉丝那边响起的喧嚣,媒体人纷纷打起精神,戏肉来了。
定睛一看,是顾宝龄。
她今年总算有些长进,提名了最佳女配。
可比她晚出道的两个小花旦已经开始争夺影后了,这个女配角提名的,略丢人啊。
虽然她比施夷光好上一线,但人家没来啊。
想是这么想,手里的设备卡擦卡擦闪个不停,顾宝龄演技是不行,但人家话题度高啊,看这身复古长裙,白面红唇,估计今晚最佳红毯着装又是她的了。
就算没拿奖又怎样,顾宝龄就是有本事比拿了奖的更风光。
顾宝龄过去之后是周公子和小燕子,周公子演戏灵气逼人,可瘦小单薄的身形,还没锻炼出来的气场,基本是红毯无关人士。
小燕子有全场分贝度最高的尖叫声,但她的品味,额,大家还是不要聊这个话题了,要宽容。
德音紧随其后,两只手,一左一右,挽着两个大帅哥,左边是聂尧,右边是陈凯。
两位小生,均是西装革履,自带大长腿。
却没遮了德音的风采,反而是烘云托月,愈发衬出了德音的白裙装扮。
老许一看见德音,就知道顾宝龄的打算落空了。
最佳着装在她后面等着呢,得了影后,人家锦上添花,得不了,也有版面拿,输也输的漂亮。
看过《林徽因》的影迷都很惊喜,三人同走红毯,大惊喜哎。
不过很愁,德音看着和谁都配,自带无敌CP感。
原本剧组的计划是大家一起走,但是被刘攻玉拒绝了。
他说“让老头子自己一个人走吧,最后一次了。”
即使年华不在,鬓白老衰,可他就是中国电影的定海神针,压轴出场,无人不服,自有一番大气象在。
李佳燕是跟着乔风一起走的红毯,他们前面就是秦桑。
顶着众人八卦玩味的目光,李佳燕只庆幸她和秦桑穿了截然不同的礼服。
秦桑也穿了大牌的新品,高级定制,价格很美丽。
李佳燕作品才出,还是寒酸的新人,礼服都是制片动用人脉借的。
她当然不甘心,心里发狠,自己迟早有一天,会比秦桑和德音都风光。
媒体对李佳燕很失望,原本以为会是势均力敌,可这红毯秀,天上地下。
江德音是公主出行,李谨怡则是柴火妞进城,对比也忒明显了。
好歹是乔女郎,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
坐到场内,聂尧在德音耳边低声讲八卦,“老爷子让我告诉你,听委员会的意思,就是要和稀泥了,你和那位乔女郎,最佳新人和最佳女演员,一人一个。”
和稀泥不是这个和法吧,这也差的太远了。
德音在心里暗暗吐槽道。
可生杀大权在人家手里,也由不得她。
小燕子是安徽人,她是本届金鸡的开幕女星。
致辞完毕后,开始表演歌舞节目。
台下众人对这些司空见惯,都觉得无聊,但是因为摄像机在到处拍,于是纷纷做认真欣赏装,看起来像盗版的贵族音乐会,大家盛装出行,只为聆听艺术的滋养与熏陶,高端的很。
莫名其妙地的歌舞表演完毕后,终于开始颁奖。
《林徽因》和《旧年》几乎是平分秋色。
今年奖项安排很奇葩,最佳新人和最佳女演员居然挨着。
在这之前是配角奖,最佳男女配角什么的。
陈凯打败聂尧拿了最佳男配角奖,这在预料之中,聂尧坦然而大度的拥抱了自己的师兄。
德音就挨着陈凯做,故意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
最佳女配角给了顾宝龄,她其实根本不需要,没奖,人家也混成了花旦。
待顾宝龄背完事先准备好的获奖词,终于到了德音最关心的时刻。
是两位港星颁奖,男星是拍《黑金》认识的辉仔,女星也是大牌。
两人在台上打趣几句才进去正题,女星开始拿手稿念提名人选“…………《旧年》李谨怡,《林徽因》江德音……”
舞台屏幕让出现了四个提名人的剧照,德音是穿着米色夏布半袖直筒裙,一身素朗,头上带着顶宽沿帽,侧身坐在烽火台上,倚靠着古城墙,画板被搁在盘起的腿上,手中握着铅笔正在纸上写写画画,是长城考察时的场景。与清简打扮形成对比的,是风云突变的一角天空,有硕大的紫色闪电划过,看图就能想到当时震耳欲聋的雷声,大雨将至。
李谨怡则是一个微笑,皮肤粗糙,穿着农家的花布衣衫,背景是西北的秋天,颜料桶打翻了泼墨出来的浓烈色彩,远处有大河平缓流过。
只看这两张剧照,就让人觉得难分轩轾。
辉仔撕开信封,看了一眼,念到“最佳电影新人奖——
江德音”
德音还是脸上依然保持着微笑,可心却猛地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