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我们年少轻狂(1 / 1)
2007年04月11日星期三20:37下午一节邓论课,难得去上,虽然去了也是睡觉。
迷迷糊糊听到老师的PPT里在放邓小平同志的事迹。抬头,果然是他,大概是八几年的时候去广东一带视察的资料。对邓小平同志,我们这辈多半还是有所闻的。尽管他逝世在97年,那年我才10岁。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他亲切,也觉得他是当之无愧的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想起以前年少不懂事,总是叫嚣着说毛泽东算个什么呀,又虚伪又狠毒,文化大革命都是他闹的,等等之类乱七八糟的,总之是把毛泽东骂的够惨,一点也不考虑他为建立新中国所立下的无人可比的汗马功劳。叛逆的年代总是心比天高,一点瑕疵就容不下人,尤其是那些享誉甚高的人,我们更是颇多不满。
高中时候还鄙视过琼瑶,大概就是在她推出《还珠格格》第二部那段时间吧。我们厌弃她,说她幼稚,写的小说很白烂,不真实。性格单一的人,爱都爱的要死,坏都坏的彻底。哪有这样的人?瞎扯淡!
于是我们唾弃了她,都说以后再也不看她的作品。仿佛我们看清了这世界的本质,再也不会受她愚弄了似的。
呵,多么幼稚的我们。尽管她写的作品不太真实,现实中的确没有那样彻底完美或者彻底丑恶的人,可是,在青春萌动的年纪,是她给我们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爱情梦幻,让我们对爱情产生憧憬和向往。老实说,这是很美好的一种启蒙,在想起那个时候单纯美好的幻想的时候,我至今仍会觉得有些小幸福。
如果说,她所告诉我们的爱情与我们在现实中所经历的那些大不相同,那也只能说,现实比故事要残忍一点。我们怎么可以因此就迁怒于她?认为是她在愚弄我们呢?
都怪我们自己,接纳和排斥不加细想,还乱怪罪别人,真是太轻狂了。
哪有一个人会不堪到令你只有鄙薄之意呢?
2007年04月14日星期六01:21这是一篇值得一看得电影,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如此中意的电影了。
准备开始恶补岩井俊二,如同前段时间恶补金基德的一样——不过显然,他俩不是同类人。
要睡觉了,明天写观感。
=================================
这是一部描述“残酷青春”的电影,让我想起很多往事。心中感慨很多,很惆怅。这样一部影片,让我写观感的话,我会写得很长很长,绝对无法把它用几段话就总结出来。
SO,我放弃了写观感的想法。
只想说,这真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80后的人来说,那都是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成长痛。
PS:在看电影以前,先明白几个关键词应该会有所帮助:
莉莉周:一个歌手的名字(大概是治愈系的),故事讲述的是一群以她的音乐为内心慰藉的少年的故事。
青猫、古马等:一些蛰伏在网络上的拥护莉莉周的灵魂。电影中贯穿始终的打出来的对话、“投稿人”,就是他们的对话。
2007.4.15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