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访问透视职业未来(2)(1 / 1)
第四个就是第一印象给人好感。这一点通常女生做得比男生好,穿衣服一般都有讲究,身上没什么味儿。现在我们大部分男生都能做到经常洗澡了。以前像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男生经常不洗澡,能不洗就不洗——不过那个时候跟现在不一样,澡堂太挤了——但是这就是第一印象。假如说你跟我说话,结果一闻,身上味儿很大,我就不想跟你说了,明白吗?你的魅力就下去了。
所以,在我们去做一个访问的时候,就是一些简单的、刚开始的东西,决定了我们往下进行访问是不是很顺利、很舒服。比如你是男生,可惜长得很瘦小,那么你跟人家正儿八经交往的时候是有劣势的。为什么呢?他觉得你个头太小,都没长开,跟你说什么正经的事你都不懂。
美国男生就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他的个子长得矮,年纪看起来也小,他怎么能在第一印象中让人们对他感兴趣呢?就是要穿得非常精干。长得很瘦的男生穿着很整齐、笔挺的西装,看起来就非常精干了,他给人的感觉就不是幼稚了。我们很多男生都不懂这是第一印象;做一个访问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有助于你往下说话的时候增加人们对你的好感,那么对方放开的程度就会比较高。
下面的一个方法也值得大家学习,叫逻辑树分析法,就是看自己得到正面和负面的东西分布在什么方面,把那些靠得近的归成一个类别,这个类别通常叫做概念化,再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小概念“提拔”成大概念,再看看其中的概念反映了什么更大的概念,所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逻辑树。你去做职业访问的时候,很重要的是注意你最后的结论要完成这个逻辑树。
做深度访问的时候,尤其将来做职业规划、职业访问的时候,每一个你想要了解的职业,比如我以后很有可能想去做设计师,那你至少要访问五到六个设计师,每次访问过程中最好做一个小录音,访问完了之后马上做一个深访的小结,每个小结之后做一个小报告。你可能会发现第二个小结跟第一个相比较,基本上差不多,但有三点新的。如果把他们两个人都说过的话描红,把那新的三句话单独放在一边,你就能统计出,这些设计师的共性是什么、个性是什么。
从职业判断的角度来说,你能分辨出它的共同性要素和个性化因素,那么你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这个职业的要素。
下面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我在上海的公司有一个助理,在她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大概半年吧,我想了解一下她在工作上到底有怎样的进步,就给她做了一次个人深度访问。具体深度访问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我每问一个问题之后她都可以说一大段。
举个例子,她说其实自己感到最困难的是谈判费用的问题。我说:“那你可不可以归纳一下为什么费用是一个难题?”然后她就总结了四点。在这之间,她会顺便提到说:“有的时候吧,我还是有点儿成就感的。”然后我就追问了一个问题:“那你能说说什么样的案例让你有成就感呢?”然后她就说:“在海口参加香港一个会议的时候,我感觉不错。”这里就有一个联系。她说现在的工作是这个特点,以前的工作是另外的特点。我就问:“那你现在的工作和过去的相比较,以前的工作对你有什么帮助呢?能不能举个例子呢?”她就会开始举例子,这是举例法。把你过去遇到过的,同你今天要面对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就叫联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