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158章

第158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冲撞 鬼医狂妃:邪女逆天 法医枭妃:邪王宠妻无度 嫡女庶命 吃干抹净不留渣 天命帝女:邪尊追妻路漫漫 农家萌妃初长成 男神,你别跑! 不怀好意 温西易存

这么看的话,不仅唐通投靠了满清有可能,而且满清那边早就已经开始在筹划入侵中原了。不然,他网络这么多汉奸干什么?

“若是唐通已经投靠了满清,他说至连城一面未有清军活动,那反而恰恰说明,清军正在自连城向山海关赶来!”宋献策分析道。

王烁也觉得,事情十有八九就是宋献策推测的那样,要不然李自成怎么会战败呢?

李岩还是没完全想明白这里的关窍。

据唐通所言,确实是他的哨探巡逻时于通往山海关的路上抓住了满清信使。而这条道路,也的确是在一片石关下五里以外的地方。

这里面,确实存在漏洞。唐通的哨探到关外五里去巡视,有些蹊跷。但没有确凿证据,仅凭这一点就断定抓住满清信使是假,甚至认为唐通已经投靠满清,有些过于牵强了。

宋献策说李岩道:“你整日说我书呆子,我看你才是书呆子。你怎么就不想想,唐通是忠于职守之人吗?他若忠于职守,怎会不战而降?

一个降将,贪生怕死之辈,得过且过,又怎会突然变得勤奋起来,将哨探放到五里之外?即便他突然变得忠于大顺陛下,吴三桂反攻山海关,他为何又是不战而逃?”

李岩恍然大悟。

宋献策急忙修书,将自己的怀疑写成书信,令士卒快马赶往山海关,送与闯王,提醒闯王防范满清。

山海关激战至下午,宋献策的信使终于将书信交到了李自成手里,此时满清主力还没有到达山海关。

如果李自成相信宋献策的分析,大军撤回京师,据京师坚固城墙抵抗,同时聚集各路兵马,里应外合,夹击满清和吴三桂,说不定还有挽回失败的希望。

李自成看罢宋献策的书信,将信件交与刘宗敏,笑笑道:“军师过虑了。朕上午已经传令,让唐通率本部人马,绕过长城,进攻山海关背后。你听,山海关北面正在厮杀。唐通若是投靠满清,如何会攻打山海关背后?”

但宋献策的书信倒也提醒了李自成,他叫过干儿子李双喜道:“敌军布主力于关前,咱们一时不能得手。你带五千人马,偷偷绕过北山,从一片石出关,与唐通合兵一处,猛攻其后背,一战可下关城!”

看李双喜集合兵马去了,李自成稍松一口气。

东西罗城战事不利,士卒均不能攻击到城上,惟北翼城打的好些。

李自成命令给谷可成增兵,三座卫城只要突破一座,敌军士气必定受影响,到时全面进攻,李双喜再从敌后插上一刀,吴三桂必然失败。

他不知道,东西罗城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镇守,士卒骁勇,才不好攻打。

北翼城是吴三桂驻守广宁卫的时候,原山海关总兵高第的兵马在防守,相对战力较弱,才使得谷可成攻上城去。

但李自成攻其弱点的战法还是对的,东西罗城牵制,增兵主攻北翼城,一点突破便会全线崩溃。

倘若李双喜能够到达山海关后面,发动迂回攻击,必然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吴三桂等不到多尔衮到来便会失败。

可惜的是,李双喜永远无法到达山海关后面了。

宋献策分析的没有错,唐通早就投靠了多尔衮。

顺治的信是他受多尔衮之托交给李自成的,山海关也是他故意撤退,重新交到吴三桂手里去的。

他也没有去山海关后面攻击,而是告诉吴三桂,让他弄几百乡勇,自己在那里瞎咋呼,击打兵刃,糊弄李自成。

他在一片石,哪里也没去,他在等待满清的骑军到来。

下午未时,清军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与镶黄旗护军统领巴图鲁鳌拜带领骑军,终于赶到一片石,这时候,多尔衮仍在路上急奔。

皇帝的位子,本来应该是肃亲王豪格的,他是皇太极的长子,大贝勒。

当初皇太极突然死亡,众王公选立新君的时候,鳌拜、索尼、谭泰等直属于皇太极的两黄旗将领天安门盟誓,拥立皇太极之子豪格,随后曾带兵围崇政殿,在议政王大臣会议新君时示威,要求拥立豪格。

本来豪格继位是顺理成章的事,半路杀出个多尔衮,抓住了豪格的话把,把豪格硬挤到了一边去,立了个皇太极幼子福临,他自己倒成了摄政王。

成为摄政王的多尔衮本来就忌惮豪格,豪格还不知收敛,背后说多尔衮坏话,甚至说他容貌清瘦,短寿之相。

这次出征之前,多尔衮暗中指示固山额真何洛会找人搜集豪格叛逆证据,上本告发他大逆不道,要谋反,试图以此除掉豪格,永绝后患。

豪格哪里想到过要谋反?他没当上皇帝,心里不舒坦,也就是嘴上缺把门的,胡说八道几句,出出心中怨气罢了。

结果,口说无凭,实际证据不足。但多尔衮还是将豪格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削去王爵,废为庶民。

豪格被废,却仍旧是两黄旗的旗主,这是他爹皇太极留给他的。

多尔衮怕引起众怒,还是不敢将两黄旗给拆了。

此次出征,豪格也跟随在军中。按照清制,他只有再次立功,才能有希望恢复王爵。

因此,两黄旗格外卖力,先期到达了一片石。

刚刚到达关口不久,关上就发现了从北山西面转过来的,李双喜的五千人马。

在确定是李自成的部队之后,鳌拜和谭泰将两黄旗人马分别埋伏在关口两侧,准备伏击李双喜。

李双喜毫不知情,带队一路向一片石关口走来。

到得关口,他派人高声呼喝关上士卒开关门放他过去。

就在这时候,两侧山上出现大批清军,万箭齐发。

满洲人平日里就靠骑射打猎谋生,射箭的功夫此刻是天下无敌的。

顺军毫无防备,大多中箭,死伤惨重,很快失去了战斗力。

清军从山上冲下来,包围了顺军残部。

李双喜根本就没闹明白到底是谁偷袭他,还试图组织兵力反击。

鳌拜早就在山上看到了他,此时纵马冲下山来,挥刀直取李双喜。

李双喜见一敌将向自己杀来,马急刀快,来不及问话,也挥剑相迎。

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李双喜不是对手。战不三合,让鳌拜斩于马下。

这支要绕道袭击明军后方的顺军反被清军偷袭,全军覆没。

第278章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李双喜全军覆没不久,日落之前,多尔衮率两白旗骑军,也到了离山海关仅两里远的欢喜岭。

在欢喜岭上,可以真切的听到山海关那里炮声隆隆,喊杀不绝,可以想见战斗极为惨烈。

阿济格和多铎听的厮杀声,就要率两白旗杀下山去,被多尔衮呵斥了回来。

多铎不解,大声质问道:“九哥,咱们这么着急星夜赶来,不就是为了拿下山海关吗?这到了关前了,你不让进攻,这是何意?”

多尔衮瞪眼道:“你知道个屁!这时候去帮吴三桂,得便宜的是他,死的是咱的人。让他们打,什么时候吴三桂打没本事了,他才肯听咱们的话。”

多铎不言语了。

阿济格知道他这位兄弟一肚子道道,连问也不问,下马找地方休息了。

多尔衮一面命令部队下马扎营,一面派人去关前观察战况。

鳌拜派人送信,他已经接管一片石关口,并斩杀前来的顺军五千人,杀李自成大将李双喜,请求下一步进军目标。

多尔衮令鳌拜原地驻守,无命令不得行动。

他知道鳌拜急于立功,为豪格争取复爵。他可不想让豪格再当什么王爷。

这小子打仗勇猛,屡立战功,年纪轻轻就当了亲王,再让他复爵,对自己还是威胁。

可是,皇太极在位的时候,为了加强他自己的实力,对两黄旗以外各旗刻意削弱,使两黄旗的实力远远高于其他各旗。

多尔衮摄政之后,刻意增加属于自己的两白旗的实力,取消两黄旗的特权。

尽管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两黄旗仍旧是除却他的两白旗之后,实力最大,战力最强的部队。

此次进关,他还是不得不用两黄旗做为主力。

鳌拜斩杀李双喜,已经立了功,就让他在一片石那里待着吧,不能再让他有机会立功,实在不能不用他的时候再说。

他在欢喜岭前面的威武台上立起自己的大帐,坐等时机成熟。

此时山海关前战况愈加惨烈。

天黑之后,东西罗城交战停了下来,但北翼城那边顺军并没有停止攻城,而是继续增兵猛攻。

大顺士卒打着火把,将整个北翼城下照的如同白昼。一批士卒被赶下城墙,另一批士卒立刻再架云梯冲锋。

城上城下,大炮的炮口不时发出火光,惨叫呐喊混合在一起,闻者心惊。

守城副总兵冷允登实在支撑不住,派人前去禀告吴三桂,要么增兵,要么弃城,让他速做决断。

吴三桂哪里还有兵?东西罗城顺军虎视眈眈,一个兵也不敢撤下来,否则让顺军看出破绽,死的更快。

还有五千乡勇在北面虚张声势,可是这时候把这帮没经过训练的乡勇弄到城上,这惨烈的厮杀场面,吓也能把他们吓跑,反而会带动原来防守的士卒跟着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吴三桂让人告诉冷允登,要人没有,城也不能丢,不然,提头来见!

冷允登知道到了关键时刻,只能拼死守城。

战况愈加惨烈,大顺士卒蜂拥登城,毫不畏惧,死伤一批接着就又上来一批。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