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1)
梁敏要的,也正是这个效果。
这些人里,也只有胡琏器还能沉得住气了。
王烁如果真的如传说的那样厉害,他就不是一般人,他就会明白青海不是他说能占就可以占的。
想在这里站住脚,没有这些地头蛇土司,门也没有。
天色就在三个人各怀鬼胎,惴惴不安里渐渐黑下来。
他们一天基本没顾上吃饭,现在肚子里咕咕乱叫,早就饿了。但这决定命运的生死关头,谁又有心思吃的下饭?
不一会,院子里有了动静,似乎有人来了。
第118章 更大危险
院子里有了动静,大家出屋门看,却是那叫梁安国的护卫营统领,站在院子当中喊道:
“我家大将军素行仁义,视朋友有难如自己有难,不顾自身安危,不远千里驰援,为的是当初一句朋友之诺!
而你等却不念我家大将军生死之情,陷朋友于危难而见死不救。尔等情何以堪?
你们当中,自认为还是我家大将军朋友的,请站出来,跟我去见我家大将军,说明白为何如此对待我家大将军。“说罢问道,“有敢去的吗?”
这分明和指着鲁胤昌鼻子骂娘没甚区别,鲁胤昌如何受得了?
他快步走到梁安国跟前道:“说我呢吧?我这就与你去见王烁,要杀要剐,全都由他,不必如此反反复复折腾我等!”
祁廷谏怕鲁胤昌火爆性子,去了和王烁谈崩了大家都跟着倒霉,欲上前拦阻,却被胡琏器暗暗拽住袖子拦下了。
人家是为朋友来的,是王烁朋友的,也只有鲁胤昌一人,别人去恐怕更没有用处,弄不好,惹得那位爷更生气,真把大家都宰了,那可冤死了。
好赖大家也是来投降的,投降还给杀了,那还不冤?
鲁胤昌跟着梁安国来到王烁的住处,进了门,却见王烁独自坐在屋里,面前矮桌子上摆着几盆做好的菜,也就是些是山里的野物。
一盆碳火刚刚加了新碳,冒完了烟从屋外端进来,放在矮桌子一旁,桌上的菜还没有动。
鲁胤昌来的路上憋了一肚子气。
他是做错了,当时就算一个土兵没有,也不该听祁廷谏的,应该独自冲出城去,和王烁共生死。
可即便是他做错了,王烁也不该这么折腾,反复折磨他的良心,该怎样处置,给句痛快的不就完了?
他哪里知道,梁敏就是要反反复复折磨这些人的良心,让他们永远记得,他们都欠着王烁一条命。
将来王烁不与他们计较,饶过他们,他们应该感激他,无论王烁做出怎样的决定,他们也应该为欠着的这条命,听从他的安排。
梁敏小小年纪,没见过多少世面,竟然可以想得如此深远,当真不容易。
于王烁内心来说,不愿意这么做,这有点过于小人了,特别是对鲁胤昌。
鲁胤昌和他是朋友,对朋友这样,不是王烁的做人原则。
但于现代经历了的沧桑,以及他阅读过的许多历史,都告诉他,梁敏是对的。
成大事者必有手段,更不可心软。否则,害人害己。
虽然心里不愿意如此做,但看梁敏一副处心积虑的样子,他也不忍心拒绝她的主意,怕伤了她的一番热情。
见鲁胤昌进屋,王烁并没有起身,待鲁胤昌觉得尴尬了,方才淡淡说道:“鲁兄过来坐吧。”
见他一副爱理不理的架势,鲁胤昌不由心里又有气,但还是因为自己犯错在先,不便发作,站在原地没动。
半天他说道:“我知道你怪我没有出城帮你。可是,你也应该想想,我鲁胤昌是见死不救的人吗?我如果有出城的能力,我会不去和你共生死吗?”
说完这些,他反而心里踏实了,接着道:“反正,事情已经这样了,多说无益,你要杀要剐随便吧!”
王烁装出一脸讶然问道:“鲁兄这是从何说起?”接着就道,“我没有要怪罪鲁兄的意思啊?我当然知道,鲁兄不能出城救我,定是有不能出来的理由,难道我还信不过鲁兄你的为人么?”
鲁胤昌往前走几步,狐疑地看他,然后问道:“那你即不见我等,又不放我等回去,究竟何意?”
王烁一脸恍然,接着就笑了,指了指矮桌对面的凳子,示意他坐下来说。
既然都见了面了,鲁胤昌也就再无那么多的顾虑,索性大马金刀地往凳子上一座,看王烁到底想干什么。
王烁从矮桌上一个乘着热水的瓦盆里,拿出酒壶,酒壶里的酒已经烫热。
他给鲁胤昌面前的酒盏里倒满热酒,接着也把自己面前的酒盏倒满,又把酒壶放回瓦盆里去。
倒完酒,王烁说道:“其实,我什么意思也没有,只是顾不上和鲁兄见面。”
顾不上?仗都打完了,有心思抱着女人在马上兜风,对我等视而不见,还顾不上,谁信啊?鲁胤昌当然不信,却听王烁接着说道:“鲁文彬已经全军覆没了,但这仅仅是开始,更大的危险在后面。”
鲁胤昌不由一愣,西宁还有什么危险?他不由狐疑地看向王烁。
第119章 耍点手腕
王烁微微一笑,脸色平静,往下说道:“贺锦已经占领兰州,正在向甘凉进军,马爌和林日端从甘州不战而逃。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肃州也会失陷。
如果贺锦知道鲁文彬已经被我消灭,在他平定甘肃二州之后,必定会前来攻打西宁,消灭我。
他本来就有十万精兵,平定甘肃之后,加上收拢的甘肃明军和受他鼓动裹挟的百姓,少说兵力也会增加到二十万!
我目下只有两万多人,如何能够抵御二十万顺军?从战场上回来以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心情烦乱却是至今毫无头绪。故此,冷落了鲁兄,请鲁兄莫怪。”
这倒是个可以说得过去的理由。
鲁文彬仍旧半信半疑,看着他冷冷的笑了,问道:“果真如此?那为何你的手下却在责问我们见死不救?而且,叫我来见你,也是说明了要我向你解释这事。这个你如何说?”
王烁脸色不悦,看他一眼道:“我在城下与贼兵性命相搏,而你们却站在城上只顾看着,要说我的部下对你们没有怨言,你信吗?至于我找你来,却并非要你解释。
我刚才言道,鲁兄不是见死不救的人,并没有说谎。手下人心里不痛快,传话故意歪曲我的意思,这个鲁兄也该理解。
我可以原谅鲁兄,因为鲁兄不是西宁卫主将,做不得主,也因为我知道鲁兄不是见死不救之人。”
鲁胤昌让他说的没了词,不言语了。
王烁接着说道:“要说我对别人没有怨言,那也是假话。他们手里还有五千余士卒,却不出城来支援我,我不可能不生气。”
鲁胤昌待要解释,王烁没让他插言,继续说道:“鲁兄不是主将,调不动士卒,看着我陷入危险又无能为力,心下定然不会好受。若是我俩换个位置,我也是这样。所以,我不怪你。”
一番话说到鲁胤昌心里,鲁胤昌是又感激又羞愧,当下说道:“兄弟,别说了。我手下土兵半月厮杀,早拼光了,剩下的都是祁廷谏的兵。可是,就算我指挥不动别人,我一个人也应该杀出来,和你共生死才对。”
说罢,鲁胤昌端起面前的酒盏冲王烁一举道:“是哥哥不对,这盏酒,算是哥哥向你赔罪了,日后若是兄弟有用到哥哥的地方,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说罢一饮而尽。
王烁就等他这句话,也陪着他把酒喝了,又将酒盏倒满,然后说道:“咱们弟兄的事就此揭过,就再也不提了。至于别人,那得看他们自己的态度,若是觉得我好欺负,或者觉得还有能力与我一战,那就试试!”
鲁胤昌就替祁廷谏解释,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说与王烁知道,然后道:“他为一己之利穷算计,确实不对,但他尽力守城,宁死不降鲁文彬,也是有功劳的,此次又主动前来献城,兄弟当不与他计较,放他一马才是。”
王烁沉吟一下道:“原本,我是要治这帮人见死不救之罪的,既然鲁兄话说出口了,弟不能不给兄长面子。只要他们真心归顺我,我也就不追究了。”
王烁达到了目的,当然就不追究了,还给了鲁胤昌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事情就是这样,你亏欠着别人,别人越是表示理解你,不怪罪你,你心里就越过意不去,总想着找机会报答,把欠账还了。
也不知梁敏是如何琢磨透这个道理的,目下的鲁胤昌,正是如此。
他心里暗暗佩服王烁不计小节的大度,也感激他千里驰援的义气,此刻要他做什么,他都不会拒绝了。
接着王烁就把土司的事情放下,说道:“这些事都是小事,我请兄长过来,是要与兄长商量,如何抵御贺锦这件大事,还望兄长帮我。”
此刻,鲁胤昌当然会尽心竭力来帮助王烁了。
要抵御贺锦,首先得有兵。
如何招募新兵,如何让新兵快速具备战斗力,赶在贺锦到来之前形成可以与之一战的实力?这些才是王烁找鲁胤昌过来的目的。
梁敏的主意,就是要他先把鲁胤昌从那帮人里摘出来,靠兄弟之情笼络住他,通过他这个知情人,了解西宁和这帮土司的底细。
从解放战争的历史中,不难看出,伟人的思想,是依据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首先制定了适合这个实际情况的政策,取得了民众拥护,才会建立起一支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无往不胜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