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48章

第48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冲撞 鬼医狂妃:邪女逆天 法医枭妃:邪王宠妻无度 嫡女庶命 吃干抹净不留渣 天命帝女:邪尊追妻路漫漫 农家萌妃初长成 男神,你别跑! 不怀好意 温西易存

辛思忠诧异道:“这是为何?”

冯褒忠惦记着儿子,心情不好,不愿过多解释,说道:“这个,一时半会的和你也说不明白。”就道,“你不是要卖茶砖吗?我买些。好年头的时候,喝惯了茶,上瘾了。去年以来,兵荒马乱,家里的存货喝没了。”

就叮嘱道:“我家也做过这生意,知道行价,虽说现在年头不好,这货缺,我可以多出些价钱,但你也不要漫天要价。”

辛思忠问事情问到了紧要处,如何会轻易放过?当下说道:“老丈,我是个好刨根问底的人,碰上想不明白的事,就会整日思想,觉都睡不着。老丈若是能把这道理给我说明白,这口袋茶砖我可以白送给你。”

冯褒忠疑惑道:“你不是失了商队,只剩下这口袋茶砖做本钱了吗?若是白给了我,你如何生活?”

辛思忠知道自己一时急切说走了嘴,当下干笑笑道:“不瞒老丈,我是遭了蒙古人抢劫,可余下的货物也有许多,都在巩昌府的客栈里。

北边去不成了,只好在这周围一带贩卖。怕一次带的货物多了,引得坏人动了心思不安全。是以,才编了些谎话欺蒙老丈,老丈莫要见怪。”

冯褒忠听了点点头,这个他能够理解。

辛思忠又道:“这点茶砖,与我来说,不值得什么。今日见老丈乃是有见识的人,交老丈这么个朋友,倒比做生意要紧的多了。还望老丈赐教!”

冯褒忠摆摆手笑道:“你这汉子也真有意思,专爱打听些不相干的事情。也罢,就说与你听听。”

当下言道:“顺军就算是良心发现,分与百姓粮食,可这粮食摊到每家每户,一户能得多少?再说,这分的粮食总有吃完的时候吧?百姓吃完了粮食,再去哪里淘弄?总不成再指望着顺军发慈悲,再分粮食吧?

顺军有多少粮食啊?他们也要吃饭。无非就是指望占了大明的粮食用来哄骗百姓。大明的粮食也有用完的时候,都用完了咋办?还不得抢老百姓的。”

辛思忠不由点头,闯王的军队就是一直这么干的。

占了城市就分官府的粮食,官府的粮食用完了,就抢大户的,大户没有了,就只有问百姓要了。

最近闯王的军队闹的名声不好,也与此有关。

见辛思忠点头认可,冯褒忠得意起来,往下说道:“新军不这么干。人家制定法令,减租减息,让老百姓感觉到,只要肯出力气,往后的生活就不愁,就能吃上饭。

你说,老百姓是要那一时救急的粮食好,还是一辈子都能吃上饭好?当然百姓向着新军了。”

新军制定的律法,辛思忠早就看过,可他心里只有打仗,竟然没往深里去想这些法令有什么用处,甚至觉得新军的这些法令不够好,说来归去,还是要老百姓交租子。直接把地主给宰了,把他的地和家产分给穷人不就完了?

今日冯褒忠一席话,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百姓过日子,图的是长远。

你今天来把地主的资财给分了,明天你走了怎么办?

地主也不都是坏透了气没人理的秦桧,人家也有亲朋故旧,人家也会反抗你。

你来了,人家躲起来避开你;你走了,人家还是会把属于自己的东西从穷人那里要回去,里外里百姓跟着你闹腾一阵,什么也捞不着。

那百姓怎么办?要么脑袋别在裤腰上跟着你造反,参加闯军,要么就是躲得你远远的,省得把自己的东家给得罪了。

闯王闹这些年,总是让明军追得满世界乱跑,最惨的时候身边连二十个人都不到,关键原因,就是忽略了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

还有,就是不能通过自己制定合理的法令来管理、巩固自己占领过的地方。

你恨地主,富人,就把他们都杀了,可是地主富人也不全都是坏人,好多都是靠自己几代人的努力才富裕起来,才有了那么多地。

你就是把这些人的地和财产都分给百姓,百姓得到了心里也会觉得有愧,也不踏实。

再加之你的军队满世界跑,不能留下来帮助百姓保住到手的胜利果实,百姓焉敢真的去要别人的东西?

在他们心里,那是违犯大明律例的,要杀头的!

这么看,新军制定的律法是讲道理的,符合实际情况,可以执行下去的,也就怪不得百姓愿意帮助新军了。

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第100章 鱼水一家

辛思忠是个善于思考的将领,很快就明白了新军虽然人数少却能够生存下去的道理。

当下对冯褒忠道:“老丈果然是明白人,你这一说我果然就茅塞顿开了。”

冯褒忠却笑了道:“我刚说了个头你就明白了?你明白个毬啊,此只是其一也。”

“哦?”辛思忠不由吃惊道,“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

冯褒忠道:“当然还有,而且还有许多呢!”

辛思忠急切道:“老丈可说来听听。这口袋茶砖就送与老丈,算做交朋友了。”

冯褒忠接着说道:“新军军纪严明,对百姓亲切。在他们的头领心里,百姓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故而,他们中的每一个士卒,都要这么做。就是借老百姓的一根线头都要归还,损坏了要照价赔偿。

住在你家里,吃饭交饭钱,大娘、大伯的叫着你,尊着你,把你家的院落给你打扫的干干净净,不管水源有多远,临走都把你家的水缸给你打的满满的。

缺柴火了,上山下岭的替你把柴火弄来,堆得整整齐齐。凡是能帮你干的,不用你说,都会替你干好。

你说,这样的军队,老百姓能不喜爱吗?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呀!就连我这被减了租子的地主,心里也没了怨气,真心盼着他们能打败顺军,占领陇中全境啊。”

辛思忠此刻心灵受到的震动是无以言表的,在他心里,他也想着要参加这样一支军队啊。

自己打了半辈子仗,为啥?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再像原先那样受人欺负吗?他倒是没人敢欺负了,可他家乡的父老乡亲,过得反而更加不如以前了。

冯褒忠打开了话匣子就有些止不住,接着往下说道:“咱为啥知道新军这么多事?是人家宣传的。虽说闯王那军师李岩会编儿歌,把闯王说成了一朵花,可比起人家新军来,那可就差的远了。”

辛思忠在闯王的军队里,最佩服的就是这位李公子了。

虽说这人出身官宦,可是心里装着百姓。

闯王军队所有的律法,都是李公子制定的。没有李公子劝说闯王对百姓好,闯王焉能有今天?

听说新军比李岩还厉害,他不由注意起来,“哦”了一声,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冯褒忠。

冯褒忠道:“人家梁夫人不仅把新军的律法编成信天游、歌子,还挨个堡寨的派来宣抚队,宣传自己军队打仗的目的,教百姓识字,传唱这些歌子,让大家都知道跟着他们走的好处。

咱为啥知道新军纪律好?人家有首歌子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把军队要遵守的纪律都唱到歌子里了,朗朗上口,连百姓都会传唱。

所以,当兵的犯没犯梁夫人的纪律,百姓都能知道。

梁夫人讲,这叫百姓监督。

咱新军就是给百姓打天下的军队,就是百姓的子弟兵,百姓就得替她看好军队呀。

宣抚队教百姓如何搞选举,选出自己的当家人,如何打游击,对付来犯的土匪和顺军,如何把好的种地办法推广到每一个农人,好多好多啊。百姓和宣抚队就跟一家人一样!

明朝如狼似虎的大老爷和官家人咱见过多了,哪有这么对待百姓的?千古未闻啊!

梁夫人还讲,她也是穷人家里出来的孩子。

往后,这穷人和富人一概平等,富人不能欺压穷人,穷人也不能不讲理,打压富人。大家靠着新军的律法,人人平等。

唉,我活到五十多岁,终于知道什么叫天下大同了。人家新军,果然是天下大同啊!”

辛思忠插话问道:“你见过梁夫人?”

冯褒忠笑了,自豪地道:“当然见过,连那位阿依古丽夫人我也见过。”

就说道:“咱堡子跟新军晚,好多事情都没做好,梁夫人不放心。

前一阵子,领了队伍来帮着挖地道,修寨墙。

梁夫人和阿依古丽夫人就住在我家里,一口一个大伯的叫着我。

我说,夫人你叫我大伯,我岂不折寿啊?实在受不起呀!

梁夫人言道,大伯你不可如此想,这天下人都是两条胳膊两条腿,只是造化不同,干不一样的事情,可从本来面目讲,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

只要肯努力,穷人也能变富人,白丁也可以做大将。

你听听,多开通,说到我心里去了。

我有这份家业,也不是生来就有,那也是从上辈子几代人吃苦受罪,一点点积攒下的呀。我倒数上三代还不一样是穷人?

梁夫人就道,老伯你说的对着呢,就因为咱也有吃苦的经历,咱们也得体贴穷人,不能让他们再像咱以前一样,遭受不公正的欺压,让大家都看到,只要肯出力气,就有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你听听,人家一下就把我这减租子心里不顺的气给捋顺了,这才叫本事!

那阿依古丽夫人亲自下厨做饭,住完了要走,亲兵把我家里收拾干净,跟她们没来过一样。住宿、吃饭,照价给钱,一分银子都不差。这样的官家,你哪里寻去?”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