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妍娘定亲(1 / 1)
虞娘很喜欢上地域课,教西北地域的夫子是个西北汉子,却长得又黑又短,修着一排一字胡,倒是有点滑稽。
仇夫子讲话也带着浓重地方言腔,据说他之前一直在西北边关做向导,西北这片地域里,就没有他不熟悉的地方。西北三郡,乃是军事要地,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共十余个国家。
这里矿产丰富,山脉众多,地形复杂,地域广袤。
这一年的时间都要跟西北这片地域图耗上了。
虞娘为了多了解一些这里的风土民情,跑到洛蕴斋去淘书。因为这些书别的地方不一定有,也不是大众都需要的,因而没有拓版印刷,都是些个人手写的孤本。虽不贵重也不是大家所写但是价格就是不便宜。
虞娘无法,只得拼命接画插画的活儿。也把用月下山人的名所画的画书放在洛蕴斋寄卖。那些画书都是虞娘闲余时间所画的,内容真是丰富多样,有什么表哥表妹的,什么小狐仙与书生的,什么阎王与女鬼的,什么王公小姐与落魄书生的,什么女大王与书生的,什么女伶与富家公子的等等。虞娘都是卖三两一本,不讲价。没想到在这洛山脚下倒是十分抢手,也是因为洛山上下的书院极多,还都是些学生,正是活泼好奇的年纪,自然更喜欢这类画书了。
因为私下接的活多了,虞娘总是利用一切时间多画一张是一张了。
住处的小几上也摆满了颜色,下午一下学就跑到洛蕴斋里一画就是快到关院门的时辰了。姜嫄总是捉不到她人去哪里了,明貅也是奇怪,一下学拉都拉不住,真是脚下生风啊。
转眼就要到夏休了,七月八月都在家里渡过。
休假之前,明貅请了丁彻,姜嫄,海蘅,尤虞,徐泗娘,柳长恭,沈鲤,俞文渊,在山下的荷香斋一起吃饭。
明貅早早就打发丁彻在荷香斋订了一间包厢,点了十个人的饭菜,特意点了虞娘爱吃的荷香鸡。这道荷香鸡可是荷香斋的特色,一天只限量二十只,一般开门没多久基本上就订光了。
明貅要了上好的果子酿,酒味不浓,果香四溢,最适合这帮屁大的小毛孩们喝。
沈鲤提议光喝酒无趣,划拳太俗,吟诗作对太雅。不如猜谜,如何猜谜呢?
沈鲤说:“我们每个人不都是随身带着荷包吗?我们轮着猜一个人的荷包,如果猜对了,那么荷包的主人就喝一杯,猜对的人可以让荷包主人做任意一件事情,如果荷包主人不愿意做就喝酒三杯。如果猜对的人不愿意问问题就可以拿走荷包里的物件。猜错的人第一人罚酒一杯,第二人罚酒两杯,以此类推直到猜对为止。超过八杯都没有人猜对的话,那么荷包主人以后猜错可以免一次酒。你们都觉得怎么样?”
大家都拍手叫好,一致决定从沈鲤开始,顺时针继续。
只见沈鲤拿出一个满绣胖头鱼的红色荷包,很是精细,用金线做了鱼须,尾巴上还缀着玉珠。姜嫄看过后咋舌,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苍青色的半旧荷包,瞬间觉得自己更像个爷们了。
一般来说,荷包里放着的不外乎什么清口糖,口脂,香料,银钱,小镜子之类的。顺时针过去,分别是姜嫄,尤虞,徐泗娘,明貅,丁彻,俞文渊,柳长恭,海蘅。
姜嫄猜是银子,没猜对罚酒一杯。
尤虞猜对了,说是玉的物件。结果正是个玉麒麟。尤虞不会去讨要这么个贵重的物件,就只好对沈鲤说,“你给我们唱一个”
姜嫄没忍住笑了出来,拍着虞娘说道:“原来你这么损,虽然阿鲤能说会道的,但是天生就是个音痴,哈哈哈”
沈鲤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闷着头喝了三杯酒,笑道:“自己挖了个坑然后自己先跳下去了”
姜嫄的破荷包往桌上一扔,虞娘自然知道,“还是个弹弓吧”
姜嫄气急,喝了一杯。虞娘也没为难姜嫄,对她说,“阿元给舞个剑吧”
姜嫄也不扭捏,拿起随身的短剑就行云流水地舞了一小段。柳长恭还用筷子打击碗碟给姜嫄伴奏。
虞娘是个十二品莲台的荷包,灰扑扑的,就样式上比姜嫄的破荷包好一点。到明貅才猜对,众人都惊奇了,连虞娘的好友姜嫄与同住一起的徐泗娘都没猜对。荷包里装的是一把松子。
明貅也没让虞娘做什么,抓了一把松子就开始嗑。虞娘心疼,抓着明貅的袖子说,“你能给我留一半吗?”
明貅笑,“我再给你买就是了”
徐泗娘的是口脂,丁彻就猜到了。
明貅的天青色的六角荷包,谁也没猜到里面是什么。明貅说:“如果我不要那个特权的话,能不能不打开我的荷包?”
众人当然不同意了,他们都觉得明貅在作假,不可能猜不到。
虞娘猜的飞刀,因她与明貅就隔着徐泗娘而已,就一把夺过那个荷包,打开一看居然是两个海棠花色的银馃子。
其他人都没觉得有什么稀罕的,只有虞娘脸红了。暗骂,这个蠢货,怎么还留着。
虽然果子酿酒味不重,但好歹也是酒,经不住他们像水一样地灌。不多时,好多人都醉了。
散席后,大家都歪歪斜斜你推我桑地回书院去了。
徐泗娘自去找白家大爷不提,虞娘也不忙着回住处。拐到一条小路,穿过一片竹林,倚在墙根处等着明貅来自投罗网。
明貅自己住甲等房昭文馆,带着小院子的那种。故在路口与丁彻,俞文渊等人话别后,就歪歪歪地进了巷子。虞娘站在阴影里,明貅自然是没看见,虞娘一下就把明貅按在墙上,说:“呆货,把银馃子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