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当抓贼的开始包庇贼(1 / 1)
余发现在这本杂记中,暴露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更是坚定了余藏好这本书的念头,千万不能让定安长公主偷了去。
现在对于定安长公主的行为,已经没人能管得了了,也就刑部尚书可以约束一点。不过好在定安长公主只是爱玩,没有完成过严重的后果,绥义帝也就放任了。
说实话,绥义帝也是心大,定安长公主不知道偷了多少回他的东西,他也没什么反应。之前定安长公主偷了他的私印,他淡定地又拿出一个备用的,没有什么影响。只是一直和刑部尚书作对的人莫名坐了五天牢。
现在京中官员和皇室已经找到了窍门,家里重要的东西找不到了,告诉刑部尚书一声,多半就能回来了。
定安长公主在江湖中也是有名号的,神偷梁上燕的徒弟梁上鹊。十年前第一次作案就偷了北冥楼的北冥剑,楼主的随身佩剑。还留下纸条,写着“三日后奉还,梁上鹊”。
正当大家疑惑梁上鹊是谁时,北冥楼主收到了梁上燕的信:“小徒顽劣,还望莫怪,所盗之物定当奉还。”
果真,三日后北冥剑回到了楼主手中,但没人看见梁上鹊的身影。从此,梁上鹊名声大震。呵呵,这事其实是姜皇后,也就是梁上燕干的。
那时候,定安长公主想成名很久了,但是姜皇后认为她还需要再练一年,然后定安长公主就不高兴了。
姜皇后没办法,问她:“你只要出名就行?”
“对!”定安长公主答道,“出了名我就安心的再练一年。”
“好吧,你等着。”
然后姜皇后就出了京城,干了上述事件。回来后,定安长公主果然沉下心练习,功夫上升很快。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于是梁上鹊就在江湖众人战战兢兢地防备中消失了一年。当大家觉得可以放松时,梁上鹊又干了一票。而这次,梁上鹊成功继承了师父的“炫耀”。
传言梁上燕喜欢当着众人的面逃走,既藐视了对手,又表现了自己技艺的高超。其实就是小意外不断,拖延了逃跑的脚步。
梁上鹊第一次单干,多少有些生疏,所以在众人面前现身了。也是于此,大家才知道梁上鹊是女的。
定安长公主并不缺钱,所以偷盗什么的只是个人乐趣,除了每年在江湖上出现一下,其余时间就是在京城里玩了。京城里的人就此苦不堪言,尤其是先皇退位后,更是没人管得了她了。
这种日子直到刑部尚书上任,才有了一点点改善。刑部尚书武功高强,又精通律法,为人也很公正。他和大理寺卿是好友,有空闲时也会帮着大理寺处理一些事情。
那天去大理寺,刑部尚书正好碰见诉苦的失主,这是他第一次遭遇定安长公主的案子。刑部尚书向来不在意所谓的身份权势,于是便去找了定安长公主。
几番对话,刑部尚书说得定安长公主非要用武力解决这件事,理所当然,定安长公主打不过刑部尚书,老实地交出了偷的东西。
当刑部尚书去交还时,在场的人都震惊了。头一回啊!头一回有人能在定安长公主手里提前拿回失物啊!于是,刑部尚书的人气一路飙升,直逼安相。
不过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定安长公主都将目标定在刑部尚书身上。那些日子,她只偷刑部尚书的东西。
那时候,余也很是欣赏刑部尚书啊,妥妥地拉走了定安长公主所有的精力。京城里的贵族都十分感谢他的无私奉献,余以为这也是刑部尚书人气上涨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就是梁上鹊职业生涯的低谷。定安长公主第一次想偷刑部尚书的钱袋,本来她觉得以她实力,这次目标是小意思,所以没怎么重视,直接上了。然后,失败了。
定安长公主抛着钱袋走进小巷子,打开一看,里面是石头。尤其是转身看到了远处的刑部尚书在笑,定安长公主很生气,直接把手里的石头砸向他。刑部尚书躲过去了,定安长公主记仇了。
之后更是几经交手,两人均有赢有输。就在这几次偷和防中,刑部尚书看上了定安长公主。于是刑部尚书开始设了一个局。
真心可怕啊,真心可怕。最可怕的不是刑部尚书设了局引诱定安长公主入坑,而是京城所有人都乐于帮助刑部尚书。其中,绥义帝帮的最欢,啧啧,这妹妹卖的。
余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定安长公主从到处惹祸的公主,变成了陷入相思的小女人。当然京城众人纷纷表示喜闻乐见,绥义帝上朝的时候都不小心笑出了声。
哼,愚蠢的人们,长公主怎么都是长公主,现在是为情所困,暂时熄了玩心。等和刑部尚书定情,她肯定会察觉到这场局,到时候……
就这样,在旁观者的放任下,在参与者的帮助下,在绥义帝的赐婚下,刑部尚书和定安长公主终成眷属。
而他们婚后,京城众人的心是崩溃的。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定安长公主嫁给刑部尚书后,有了约束,应该不会再偷了才对啊!要偷也去偷那些江湖人的嘛!何必继续祸害长公主你家乡的父老啊!
哼,机智的我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对,才不是穆远帆那厮提醒的。
定安长公主喜欢刑部尚书,所以即便知道自己被算计了,也不会找他报复,更不会偷刑部尚书家里的东西,因为那也是她家。那么,长公主惨遭算计的委屈向谁发泄呢?当然是当初帮忙的人。
于是,当定安长公主度过了新婚期,京城中就小事不断了。
比如谁谁谁家的草纸被偷光了。
比如某年长的人少年时的情书被示众。
比如某人的小金库不见了。
比如绥义帝带着宫外女人的东西进了皇后娘娘的寝宫,然后又在宫外站了一宿。
……
都不是什么大事,想申诉都没有地方能接。想报复回去吧,又惹不起。只能自己忍着,或在同病相怜的人身上找找乐子。
而至于刑部尚书,开始了宠媳妇儿的路线。这也就意味着,他会对定安长公主不过分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就是说,京城的美梦结束了。
这种水深火热的生活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大家习惯并且死心了以后,会发现别有一番乐趣。
余很喜欢现在的京城啊,前提是定安长公主不整到余头上。瞧瞧这勃勃生机,瞧瞧这欢乐的氛围,这才是我大洛的都城。
+++信息时代的洛朝+++
百官群——
礼部尚书:@刑部尚书
礼部尚书:在么?在么?在么?
叶相: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御史大夫:咦?难得看见礼部尚书这么失态啊。
太史令:哟,尾巴被人踩了?
礼部尚书:上官拓你说什么呢!
太史令:你找刑部尚书?怎么了?
礼部尚书:(T_T)被偷了。
刑部尚书:不好意思,我刚看见。
礼部尚书:啊,你来了!
刑部尚书:什么东西被偷了啊?
礼部尚书:菜谱啊,媳妇儿送我的菜谱啊。
御史大夫:诶?梁老板的菜谱!
安相:有点想看看。
太史令:有点想尝尝。
御史大夫:我也想!我饿了……
安相:那我做饭给你吃啊。
御史大夫:好啊好啊~
叶相:工作群,注意点啊。
礼部尚书:我在说正事!你们怎么秀起恩爱了!
刑部尚书:你继续说,我看着呢。
礼部尚书:我觉得菜谱可能是定安长公主拿的。
太史令:定安长公主拿菜谱干什么?她对这个不感兴趣吧。
礼部尚书:没这么简单……
太史令:哦?
礼部尚书:那不是单纯的菜谱,而是隐含的情书。梁老板写给我的。(*/ω\*)
太史令:啧啧,会玩儿,当真会玩儿。
叶相:老夫果然老了啊。
刑部尚书:那长公主大概想偷的是情书,没想到同时是个菜谱。
礼部尚书:所以可以还回来么?
刑部尚书:我试试吧。
礼部尚书:太感谢了~
太史令:情书啊,幸亏我没写过这玩意儿。
户部尚书:不过我这里有你小时候的“诗作”。
太史令:!!!!!!!
太史令:穆远帆!快烧掉!
户部尚书:不要,闲暇时看看,多有趣。
刑部尚书:那个……礼部尚书,长公主明天给你送回去。
礼部尚书:啊!太感谢了!
刑部尚书:不客气,还有上官大人……
太史令:……我有种不祥的预感。
刑部尚书:刚才长公主在我身后,那个“诗作”的事,她都看见了……
太史令:……
太史令:啊啊啊!!!
太史令:穆远帆!快烧掉!快!!!
户部尚书:不要。刑部尚书,如果被偷了,记得让长公主看完还给我。
刑部尚书:这个没问题。
太史令:你们!你们!
太史令:你们等着!我要在史书里黑死你们!
梁上鹊出现那年姜皇后和定安长公主的对话——
定安长公主:父后,我要出师!
姜锦风:你还嫩着呢。
定安长公主:我不管!
姜锦风:再练一年,我可不想你以后掉我面子。
定安长公主:父皇都说我练的不错了,我都能偷到他的东西了。
姜锦风:我也能偷到,这不算什么。
定安长公主:……父后!
姜锦风:你父皇是让你,不信你偷我试试。
定安长公主:我怎么可能偷到你的。
姜锦风:所以说,你功夫还不到家。若是出去偷失败了,多丢人。
定安长公主:可是我等不了了!
姜锦风:为什么?
定安长公主:父后,我今年十六了!
姜锦风:十六啊,还小着呢。
定安长公主:不小了!父后成名时才十五。
姜锦风:……原来你在意这个。
定安长公主:没错!
姜锦风:我那时候是混混,你这时候是公主,不一样。
定安长公主:江湖上的人又不知道我是公主。
姜锦风:是不是梁上鹊今年成名你就好好给我再练一年?
定安长公主:这样也行。
姜锦风:那好,你等着,我出城一趟。
定安长公主:干什么去?
姜锦风:当枪手。
微博——
刑部尚书V:又一波失物招领,有丢东西的人明早到刑部认领。我只能帮你们到这了。
评论区
路人甲:噗,尚书大人不容易啊。
路人乙:尚书大人已经很好了,我们要知足。
路人丙:仿佛看见明天的刑部门庭若市。
路人丁:决定明天去看看有没有我丢的。
路人戊:京城好热闹啊~
路人己:唉,这不是热闹,这是命苦。
……
礼部尚书V:大概有我的。
太史令V:打算去看热闹,每次都有新惊喜。
定安长公主V:便宜你们了!
安相V:嗯,我也去看看。
御史大夫V:那我也要去!
刑部尚书V:你们把刑部当成什么了?!
定安长公主V:太史令幼年之作,过会儿删,要保存赶快啊。〔图片〕
评论区
路人甲:已保存!
路人乙:太史令大人还挺有文艺细胞,哈哈哈?
路人丙:值得珍藏!
路人丁:看到了大人们可爱的一面。
路人戊:哈哈哈哈,值了!
……
太史令V:生无可恋。
户部尚书V 回复太史令V:要坚强!
太史令V 回复户部尚书V:都怪你!
户部尚书V 回复太史令V:嗯,怪我。
太史令V 回复户部尚书V:嘤嘤嘤。
定安长公主V:秀恩爱。
礼部尚书V:叫你说我,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