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1)
化解人际冲突
在生活中,无论我们怎样小心谨慎,与自己周围的朋友、同事、客户等等,总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发生一些激烈的冲突,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双方发生冲突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化解这些人际冲突,使我们双方能够尽快地从束缚、冲突中解脱出来,为更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心理策略1: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有时候,人们之间的一些人际冲突都是因为双方没有赢得足够尊重的缘故。一个粗鲁无礼、傲慢自大的人当然不会尊重别人,同样他也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你与这样的人经常在一起的话,那么一场场潜在的冲突迟早是会发生的。
走进店里,他照常和柜台上的营业员打招呼,再到里面去见店主。店主见到他很高兴,笑着欢迎他,并且比平常多订了一倍的货,这个业务员对此十分惊讶,店主指着柜台上一个卖饮料的男孩说:“你是到店里来的推销员唯一会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诉我,如果有什么人值得同其做生意的话,就应该是你。”从此店主成了这个推销员最好的主顾。这个推销员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关心、尊重每一个人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特质。”
下面一些人际交往的不良习惯,会使你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
1推卸责任
你有一本比较好看的小说,同事看到了想借看几天,但是,你却不想借,于是就说:“不好意思,我妻子今晚上要看,不能借给别人了。”这也许能够使你摆脱当时的困境,但同时也会让你看上去仍像个不成熟的孩子。
2不会用非言语手段
例如,你与对方说话的时候,不是不看着对方的眼睛,就是一直盯着对方,这时,你的举动会让对方觉得非常不舒服。
3承诺含糊其词
有人请你上街帮他买点东西,你说:“我今天还不一定上街呢,再说上了街也不一定能买到呀!不过,我还是帮你看看。”结果是对方会感到你很不会做事,令人产生不信任感。
4说话不能兑现
对对方的请求不顾自己实际能力,总是大包大揽,有求必应,结果受你能力所限,很多事情并没有完成,没有给双方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时你说话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你的威信就会下降,以后无论再有什么事情,人们都不愿意找你了。
5说话常凭一时冲动
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深思熟虑之后再说,而是凭一时的情绪,凡事不论大小都提出来,让对方觉得你办事说话太冒失,没有一点选择性,这必然遭到失败。
自我诊断测验
你需要提高赢得别人尊重的能力吗?用“是”或者“否”来回答下面所有问题。
1你会经常尊重别人的意见,永不告诉他是错误的。
2如果你错了,能够迅速地承认。
3同他人交往总是用友善的方法开始。
4尽量不与别人辩论。
5经常站在双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6使对方多说话。
7真诚地尽力用对方的观点看事。
8总是同情对方的愿望和困境。
9总能记住对方的名字。
10约定好的时间,总是准时到达。
答案: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在710个,这说明你是一个比较受人尊重的人。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在46个,说明你只是受部分的人尊重。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在03个,说明只有极个别人尊重你。
下面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得到大家的尊重。
1称呼上要尊重对方
在人际交往中,注意对方的年龄、身份和语言习惯等。如对长辈,要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显得既有礼貌又懂事。
2说话要符合场合
你在朋友的生日聚会或者结婚喜宴上要谈些喜庆的话题,千万不要讲些不吉利或者令人扫兴的话;吃饭时不要谈一些令人作呕的事情,在工作场合不要像在家里一样乱开玩笑。
3按时赴约
你与人约定,就应该准时赴约,不可故意迟到,甚至自行取消约会。如果你实在有事不能准时到达,你可以事先设法通知对方,表示歉意,并另定时间。
4尊重他人的人格
人有出身的贫富,也有地位的高低,但是没有人格上的不平等。因此,你千万不要自认为了不起,以居高临下的眼光看人。与人谈话时不要揭他人的隐私,争论时要对事不对人。
5谈话时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与他人谈话的时候,你不要只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要注意选择双方都熟悉并都感兴趣的话题。当对方谈兴未尽而你已很疲惫的时候,你若想尽快结束话题,可以婉转地暗示一下,打个哈欠或者说你想上卫生间,尽量不要让对方感到难堪。
6记住对方的名字
一般来说,人们总希望别人能记住自己的名字,名字是不同于他人的一种独特的代号,你记住了对方的名字,就是记住了对方。相别多年,你与他人重逢后仍能清楚地记住对方的姓名,对方一定会感到很亲切。如果你称呼别人只是“喂喂”地叫个不停,我想没有人会觉得舒服。
7以谦虚的态度待人
当你做听众的时候,要像自己讲话一样,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专心致志地去理解对方讲话的内容。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应保持礼貌,不要不分场合打断别人的谈话,自己接下去乱发挥一大通。要实事求是地评论人和事,对事不对人,不要任意攻击对方的人品和道德。
我们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牺牲自尊去换取友谊和讨别人的喜欢,只要以自身的言行让人懂得如何待我们就可以赢得足够的尊重了。
心理策略2:坦然接受帮助,
可以化解原来的隔阂
我们大多数人通常认为,只要我们对别人能够真诚、和善,尽量去帮助别人,那么他们就一定会喜欢我们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能够帮助别人固然是好,但是只有在别人也能帮上我们的忙,得到我们充分认可之后,他们才会真正地喜欢我们。
我们要接受别人帮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当我们在某些事情接受朋友或者同事们帮助时,我们往往都会觉得与对方的关系更亲密、更和谐。
当有人寻求我们的帮助时,我们的自我感觉便会被提升,认识到自己对某些事情有控制力,会产生一种独立自主的感觉。我们接受了对方的帮助时,他们同样也会有这种感觉。
小玲,26岁,她是公司里公认的热心人,不管是公司的领导,还是公司里的同事们,只要有事相求,她一定会鼎力相助。但她从来不会给别人增添一点麻烦,有困难就是一个人去解决。时间一长,同事们与小玲来往的次数渐渐减少,而且很少有人找她来帮忙。究其原因,有人告诉她,总是麻烦小玲,时间久了,觉得很难为情,所以以后尽可能不再给她添麻烦了。
下面这些建议有利于你能够真心地接受别人的帮助。
1真心接受别人的帮助
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喜欢自以为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总以为只有自己的想法是最高明的,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你应该很有耐心地把对方的想法仔细听一遍,当你完全听完对方一些具体的想法后,如果通过对方的帮助,很快就会让你摆脱目前的困境,那么你应该真心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即便对方的帮助确实对你没有多大的作用,那也不应该当场拒绝对方,而是应该以最委婉的方式来说明,而不是给对方难堪!
2不要总说“我很忙”
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会感觉要做的事很多。上班时忙,下班时也忙;单位忙,家里也忙。孩子的学习如能自觉些,似乎还能省点事,但自己的学习充电也挺忙,所以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忙”!但是正因为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才需要寻求朋友的帮助。有了朋友的帮助,我们会感受好些,朋友也一样。如果我们经常对朋友推说“我很忙”,那样不但拒绝了朋友的请求,同时也断了自己的后路。
3不做过河拆桥的事
过河拆桥是种小人之举,眼前有利可图,就贪婪地独吞一切,有时是在功成名就以后,随着地位、身价的升高,朋友的帮助在他心目中显得微乎其微,于是把原来朋友架起的桥梁给拆了。殊不知,在亲手拆桥的同时也亲手拆掉了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形象,拆掉了自己的信誉。
4摒弃偏见与猜疑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面对朋友、同事们的帮助时,也会猜疑不已,总是认为他们名为帮助自己,实为有利可图。
能够主动帮助身边的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能够真心地接受别人帮助的人也不见得多么不好。只要我们怀有一颗诚实的心,真心地对待身边的人,真心地接受别人的帮助,也一定是个让人值得依赖的朋友。
心理策略3:即使性格合不来,
也要努力地去适应
我们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必然会有与自己合得来和合不来两种类型的人。在人际关系上经常出问题的人中,多数人都是放弃了这样的努力:没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别人的性格特点,自己不做出任何一点让步,没去努力适应别人,却一味地批评别人“那个人有缺点……”“这个人真是令人讨厌……”这样就不可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得来的人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谁都能做到。可是,如果是性格合不来的或者自己讨厌的人,我们也应该努力地去适应他们,并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才是化解人际冲突的最妙的一招之一。
1王某,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一家软件公司。刚到新公司工作的时候,王某想让同事们喜欢他这个新来的同事,于是他常常会做出一些自我提升的举动,极力向领导和同事们显示他的能干、他的和善……通过这样的积极行动,他的领导和同事们不久就喜欢上了这个新的同事。
2杨某,工作中总觉得自己是部门里能力最强的,所以不把同事放在眼里。不久,他们部门新来一位能力超群的同事,结果杨某和那位新同事的“较量”中总是处于下风,杨某昔日的地位受到了不少的威胁。这时,杨某采取了其他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的地位降低,还不时地向这位新同事取经。时间一长,杨某不但学到了不少新知识,还与这位新同事成为了好朋友。
下面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主动适应面前的人。
1冷静处理问题
当你觉得对方不好应付、很棘手的时候,不要让这个阶段迅速发展成个人感情的好恶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发展到讨厌的阶段,要想变为喜欢是相当困难的。即使认为是性格不合的类型,也不能陷入到讨厌对方的情感之中去。只有停留在只是觉得对方很难与之相处、有些棘手的阶段,才可能冷静地和对方相处。
2多沟通、多交流
无论是谁,都是从觉得与对方合不来的一瞬间开始,进而不知不觉地回避与对方交往的,这样彼此之间的关系永远也得不到好转。你越是觉得与对方合不来,就越需要增加与对方交流沟通的次数,越需要主动了解对方,这样做是为了增进彼此了解。掌握了对方的性格与个性,才能得以消除误会和偏见,进而才会相互信任和理解,达到消除隔阂的目的。
3不要妄加推测
不能从对方的言语表面或者对方的表情、态度、动作等非语言的部分妄加推测,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些人不善于表达情感,属于情感内藏型。通过多接触,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对其有诸多误解,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很可能因而得以好转。
4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有很多人在心里认为:“好极了!”“真棒!”“真漂亮!”但是不善于说出口,也许是认为“即使不说,他也能领会吧”。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说别人就不知道的事情有很多。无论你在心里怎么想,只要没用言语表达出来,自己的心情就永远也不会传达给对方。
5改变视点和着眼点
一开始就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在与对方的交往中自然会看到对方的优点。可是,自己觉得有些不好应付的人,就容易看到他的缺点,这都是受了自己看法和观点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冷静地看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也可以看成是优点,那么发生人际冲突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主动与别人多接触、多沟通,让对方有一个好心情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大秘诀。
心理策略4:即使别人指责错了,
也要从容面对
在生活中,我们遭到别人的指责和抱怨的事可以说是经常碰到的。遭人指责或者抱怨是一件极不愉快的事情,有时会使人觉得很尴尬,尤其是在大庭广众面前受到指责,更是不堪忍受。但从化解人际冲突的角度来讲,无论你遇到哪种情况的指责,都应该从容不迫,对者有则改之,错者加以耐心解释,泰然处之。
麦金莱任美国总统时,因一项人事调动而遭到许多议员政客的强烈指责。在接受代表质询时,一位国会议员脾气暴躁、粗声粗气地给总统一顿难堪的讥骂。但麦金莱却若无其事地一声不吭,听凭这位议员大放厥词,然后用极其委婉的口气说:“你现在怒气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力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愿意详细地解释给你听……”说罢,那位气势汹汹的议员只得羞愧地低下了头。
自我诊断测验
你需要提高从容面对指责的能力吗?用“是”或者“否”来回答下面所有问题。
1当你感到受了伤害的时候,不会当场反击。
2别人和你翻脸时,你听他说完,然后设法使他平静下来,以便你们能开诚布公地谈谈。
3你认为人们应该相互说出真实的思想。
4你的家人不断地就一个问题责骂你,你会发脾气,然后会很快平静下来。
5病人预约后在诊所里候诊,但是你很忙,等了20分钟后,病人向你大吵起来,你会及时向病人道歉。
6排队时有人在你前面加塞,你会拍拍他肩膀,叫他到后边排队去。
7受到指责,特别是在你确实有责任的时候,你总是会认真地倾听。
8面对指责,不管是否赞同,你都会等待听完后再作分辨。
9不会计较对方的态度好坏。
10对方及时亮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答案: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达到了710个,说明你在面对别人指责的时候,有极强的忍耐力,会冷静处理这些问题。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达到了46个,说明你在面对别人指责的时候,有一定的忍耐力。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只有03个,说明你在面对别人指责的时候,没有一点忍耐力,有一点不顺心就会发生冲突。
下面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主动适应面前的人。
1保持冷静
被人指责总是不愉快的,面对使你十分难堪的指责时,要时刻保持冷静,最好暂时能忍耐住,并做出乐于倾听的表示,不管你是否赞同,都要等听完后再作分辩。因对方的一两句刺耳的话,就按捺不住,激动起来,硬碰硬,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将问题搞僵,将主动变为被动。
2让对方亮明观点
有些指责者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往往似是而非,含糊其词,结果使人不知所云。这时,你可向对方提出讲清问题的要求,态度要和气,如“你说我蠢,我究竟蠢在哪里”?或者“我到底干了什么傻事”?以便搞清对方究竟指责和抱怨你什么,让对方及时亮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一策略往往能有效地制止指责者对你的攻击,并能将原来的攻防关系转变为彼此合作、互相尊重的关系,使双方把注意力转向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3消除对方的怒气
受到指责,特别是在你确实有责任的时候,你不妨认真倾听或者表示同意对方对你的看法,不要计较对方的态度好坏,这样,指责完毕,对方气也消了一半。即使当你确信对方的指责纯属无稽之谈时,也要对其表示赞同,或者暂时认为对方的指责是可以理解的。这会使对方无力再对你进行攻击,相反,你却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解释,从而消释对方的怒气,使隔膜、猜疑、埋怨和互不信任的坚冰得以化解。
4平静地给恶意中伤者以回击
也许,大多数指责者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指责别人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有极少数人为了其个人目的而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的。对于这样的寻衅挑战者,应该坚定地表示自己的态度,不能迁就忍耐,更不能宽容而不予回击,但是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以柔克刚。这样,会使你显得更有气魄,更有力量。
不管我们有多聪明,能力有多么强,总会有做错事情,受到别人指责的时候,这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冷静思考,合理处理出现的问题。
心理策略5:拥有健康的人际观是
化解冲突的基础
要想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化解人际冲突,我们就必须要有健康的社交观。如果我们的自身拥有一些不健康的人际观,人际观出现偏误,在与别人交往时会出现不协调,那时我们将面临众多的人际冲突。
自我诊断测验
你拥有一个健康的人际观吗?用“是”或者“否”来回答下面所有问题。
1在无人询问的情况下,你不会主动地向大家表述你对某件事情的看法。
2当有些人评价到自己的一些好朋友的时候,你内心里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比他们更为优秀。
3你手头有一件非常紧急的活儿要赶,这时有一位朋友来找你谈谈心。这时,你会向他解释原因并道歉,约他在另一个时间来畅谈一番。
4在工作中,你轻易不会与同事们开一些很无聊的玩笑。
5在喧闹的一个超市中,你一不小心碰到了一位中年妇女的手提袋,她立即转过来对你又骂又闹。这时,你会首先马上向她道歉,然后指出她骂人是不对的。
6你不会以自己坦率直言、毫不掩饰而自豪。
7电影院里正在演出外国大片,你的邻座一边不停地吸烟,又在不停地与同伴大声评头论足,你十分讨厌。这时,你彬彬有礼,请他们不要再讲,以免影响别人。
8在你日常跟人讲话的过程中,“你特别棒”、“你这个讨厌鬼”、“你都快坏得没办法治了”等字眼出现的频率不高。
9你不喜欢从头到尾、不漏任何细节地讲述一件事情。
10与同伴一起出去用餐或者娱乐,你总是不希望各付各的账,因为你觉得朋友之间不必分得那么清。
答案: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只有达到了710个,说明你拥有一个健康的人际观。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达到了46个,说明你的健康人际观一般。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只有03个,说明你没有一个健康的人际观。
下面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人际观。
1要泛交
广泛而有益的交往,是可以保证个人的安全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对个人心理健康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广泛交往朋友并不等于你可以不加考虑,来者不拒地滥交,因为社交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抛却一定条件的任意交往将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苦恼。
2要主动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社交场合上,许多人不是主动地来进行交往活动,主动去接纳别人,而是被动地等待别人的邀请、接纳。这样的话他们就只能做交往的响应者,而不能做始动者。然而,你必须要明白的是别人不会无缘无故对你感兴趣的。因此,你要想赢得友谊,争取自己的身边有更多的朋友来做伴,想要摆脱孤独的现状,就必须要多主动尝试、主动出击。
3要稳重
稳重的人给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印象就是值得信赖。特别是在某些正规场合,如开会、听报告等,一定要从衣着到言谈举止都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庄重不等于不拘言谈、正襟危坐,也不等于故作姿态、矫揉造作,庄重的含义是举止得体,既不高谈阔论,也不低头私语,而是大大方方、真实自然。
4要选择
交往是有一定条件的,这就需要选择。友谊是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某些时候差异并不妨碍友谊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对方向你表示好感的时候,要以礼相待、坦诚相待,至于以后能否交往下去,顺其自然即可,说不定还能成为朋友呢!所以,交往应该有选择,但是不必事先抱着什么目的,而应该既严谨又豁达。
5要灵活
交往也是一门艺术,当然有技巧的成分,因此要求一定要灵活,不能过分的固执。灵活既表现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也表现出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这就要求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墨守成规,但又不能失去原则。如果不灵活,则这个人会显得很固执、很呆板,让人觉得这个人没有一点生机的样子;如果灵活得过度,则会给人圆滑的印象,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圆滑的人缺乏真诚,是相当令人讨厌的;呆板的人又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很容易与社会格格不入。
6要热情
热情是人人欢迎的个性品质。一个热情的人,在交往中常表现为喜欢、赞美和称颂别人,而不是倾向于厌恶、轻视或者在背后总爱说一些别人的坏话。如果你总是热情待人,那么别人也会以热情回报你。
7要乐观
乐观的人总是积极向上的,就像春天一样给别人带来温暖;乐观的人总是笑对困难,并试图战胜它;乐观的人总是以宽容的目光看待别人,能容忍别人的一些弱点。而自负的人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是高兴时海阔天空讲个痛快,而不顾别人感受的人。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谦虚的人在社交中往往会受到大伙的尊敬,因为和这样的人交往容易拉近心理距离,我们的意见也容易使对方接受。
心理策略6:远离不良交往行为
化解人际冲突的能力强弱,取决于主体、客体和情境三方面的因素。一个人如果在工作场合或者社交场合没有人愿意同他来往、想与他交朋友,那么说明这个人肯定存在许多不良的交往行为,引起了众人的反感。有的人主观上确实很想通过与别人的交往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总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人际关系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化解人际冲突,所以一定要远离不良的交往行为。
下面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远离不良的交往行为。
1不要不管不顾
有的人自认为豪气爽朗,不珍惜朋友的东西,久借不还或者再随便借给第三人;朋友不在家,不打个招呼就将人家的私人物件乱翻一气,还有更甚者带走人家物品……久而久之,朋友就会觉得你没有一点礼貌,为人太粗。青年人常认为:好朋友不分彼此,否则太生分了。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是不允许别人侵犯的。
2不要小气小心眼
有的人心胸狭窄,经常会猜疑别人,很容易就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件小事生闷气,斤斤计较,有时甚至无是生非。别人明明为你做了一件好事,可你却老是从不好的方面去猜疑别人,似乎觉得人家总是别有用心,有利可图。和这种小心眼的人做朋友真是令人劳神和紧张。
不管是什么年代,为人最不应该浪费,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也不能太吝啬。例如,有的同学总爱占朋友的便宜,可自己却是属铁公鸡的一毛不拔。如果总是和这样的人为朋友,那么心理总会难以平衡的,还是离远点好。
3不要犯忌犯俗
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或者有特殊生活经历的人常常会对某些数字、语言、事物、颜色等怀有厌恶、害怕、恐惧等心理,而不愿遇上、使用或者让人随便说。事物中如:中国人对近视眼者送老花镜,送聋子收音机,过生日送白花等等;数字中如:中国人对“4”和“250”、西方对“13”、日本人对“4”和“9”等等。
4要讲信用
不讲信用的人经常会慷慨地答应别人的请求,总是会有求必应的,让求者感激不已。但是很快他就把朋友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当朋友见面问及此事时,他也只是只言片语、轻描淡写,或者再许诺一番。也许你不经心的事对别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会使人感到自己被戏弄了。
5顾及别人的感受
有的人不管朋友工作忙不忙,心情好不好,也不管时间和场合,只顾自己讲个痛快,这样做只会引起对方反感。也有的人遇事固执己见,硬要别人附和,从不考虑别人意见。自己错了也不肯承认,这种交往行为也使人难以接受。
自我诊断测验
你有不良的交往行为吗?用“是”或者“否”来回答下面所有问题。
1不管在什么场合,你的态度总是十分严肃。
2尽量用花言巧语,以博得别人的“好感”。
3经常谈论一些鸡零狗碎的琐事,或者重复一些令人厌烦的空话。
4经常向别人诉苦,包括个人健康问题、经济状况、学习情况等,但对别人的问题却从不感兴趣。
5言语单调,喜怒不形于色,对任何事情都漠然,情绪上毫无反应。
6态度过激,或者语气浮夸粗俗,满口粗言粗语。
7以自我为中心,夸耀个人经历。
8在社交场合中,既不参与别人的活动,亦不主动与人沟通。
答案: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达到3个以上,那么你肯定在别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人物,应该自我检查一下,设法加以改善。
总是强迫别人干他们不愿意干、不能干的事情,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让人过于为难或者下不了台,这是一种霸道和自私自利的表现,也是一种不为别人考虑、不关心、不体谅、不顾后果的不道德行为。如此交往者,都将有害于相互间的关系,导致不良后果。
心理策略7:随和友好待人
在实际生活中,随和的人往往有很多的朋友,和随和的人相处,心情比较愉快和平静,所以他们化解人际冲突的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自我诊断测验
你对别人随和吗?用“是”或者“否”来回答下面所有问题。
1你会愉快地接受每一个得到的邀请。
2一个高中要好的同学来访,他是个白吃白喝的家伙。你会说:“好了,一起吃点吧。”
3在一次同学的聚会上,同学们要你唱首歌或者跳个舞,你会马上兴致勃勃地接受这个要求。
4当你的朋友们遇到麻烦时,你会发现他们来找你帮忙。
5最近一次你的朋友来你家,是因为你觉得与他们合得来,并感到愉快。
6你的一位漂亮女同事要外出旅行,她来征求你对她衣着的看法。你觉得她穿着不合体,你会建议她做些改变。
7在平日里,你结识的新朋友都必须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相处和考验。
8当你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时,你会尽可能友好而礼貌。
9只要他们想来你家,什么时候都行。
10只要你喜欢,你会与远方朋友的频繁联系。
答案: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达到了710个,说明你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达到了46个,说明你的随和程度一般。
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只有03个,说明你不是一个随和的人。
下面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提高对他人随和的程度。
1要与不同性格的人友好相处
每个人都希望和别人相处和谐,可是人与人之间不仅有体貌上的生理差别,还有气质、兴趣、能力和性格等心理上的差异,在处理问题时就很容易发生矛盾,彼此看不惯。所以我们首先要承认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存在,要清醒地认识到每种性格的优点和缺点,多发现对方的优点。
2常常换位看问题
要能够很好地理解别人,能够体验到别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当遇到对方突然向自己发脾气时,不能马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做激烈的争辩。自己先冷静下来,能够以一个平静的心境来分析对方向自己发火的真正原因,是不是自己的确做错了什么,还是对方的心情因为何种原因不好。
3宽容大度
不跟别人斤斤计较,钻牛角尖,从大局出发,不会为一些非原则的小事而大动干戈,破坏双方的关系。不要由于谁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而暴跳如雷,马上“登门拜访”,也不要为谁借了自己几块钱而忘记归还就心存不满,找碴儿平衡。
4顾全别人的面子
在公共场合中,每个人都特别害怕别人认为自己无能。如果你在大家的面前,直截了当地指出对方的缺点,而不顾及对方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环境,即使你批评得非常有道理,对方由于自尊心受到伤害,也会对你有疏远感,甚至会对你有仇恨的想法,这会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所以即使在批评对方时,也要照顾到对方的这种心态,说话婉转含蓄,经常采用间接暗示的批评技巧,这可以使人避免自我否定的恐惧,从而顺利地接受批评。
5勇于承认错误
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有错误和缺点不要紧,只要改正就好。因此,一旦知道自己错了,没有必要去设法掩盖或者找出一些看似合适的理由,这种自欺欺人和不负责任的做法只会影响彼此感情的融洽。只有真诚地进行自我批评,别人才会真诚地接纳你。
6不要与别人过多争论
我们说,如果你想和别人融洽相处,那么你必须学会随和。这并非说你必须赞同别人所说的一切,而是说你不能为争论而争论,让别人的情绪失去平衡。愿意把事情做好的人不愿把时间花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上,这不但影响彼此已建立的友情,也不能解决问题,也不会以此显示你有多么聪明和机警。
随和的人比较热情、合群,为人诚实,也喜欢和别人在一起活动。而不随和的人往往比较孤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殊习惯,使别人难以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