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大明风月 > 第三百零三章 山月人归音容里

第三百零三章 山月人归音容里(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仙行无疆 [综]被圈养的反派BOSS 铂金贵族在梅林时代 福尔摩斯先生 快穿之完美命运 朕的前夫是太尉 醉青缃 女孩子与女孩子的恋爱故事 邻居每天都蹭饭gl 鸡飞狗跳

眼见三人目光纷纷转向自己,让他甚是绝望,傻傻地看着三人,现场一下陷入了沉默。

李太后早看出了儿子的心思,轻轻一笑,正想替儿子说一句:“要不今天就到这儿吧。”

可是,大明既尊儒家为国本,就必须讲礼仪纲常。现在第三轮还差了一首,无论如何是不能结束的。正在为难中,却见儿子主动站了起来,用了一种异常悲愤的腔调,说了一句:“古诗词,朕已经诵不出来了。倒是有一首白话的诗,不知各位想听不想听?”

“白话?”此语一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所有人都惊着了。

这还是头一回听说白话诗歌!

不过,话说回来,经过两宋和元后,明时的白话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特别是经历了元曲的锤炼,其间已有很多类似现代剧本的小折子,大量采用半白话半言的字。随着的盛行,到了明代,白话已经开始大行其道,抢占主流。

故有人总结中华化史即是“诗经、楚辞、先秦散、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从简单的字音到华丽骈词藻,到多样化的诗词曲调,最后又回归白话,构成了一卷几千年灿烂光辉的中华化发展史。

当这时的白话,语言更直接,更完善,也更丰富,已经很接近现代语言了。

所以大家虽惊诧,但也很快释。皇上一贯推陈出新,什么“鲇鱼效应”、“头脑风暴”等等,这些词汇听都没听过,既他要背诵白话诗,就让他背诵好了,且听听其中有什么新论。

李太后当是支持儿子的,本来就担心他下不来台,现在有了白话诗词这根救命稻草,就赶紧让他用吧。

“好!我儿请诵!我等洗耳恭听!”为娘的护子心切,当即下了懿旨。

张、冯二人也急忙附和:“对对对!皇上请讲!诗词接续中,白话诗歌虽前所未有,但也可算是一项创新!”

朱翊钧的脸红了红,先端起酒盏来喝了一口,算是将这份尴尬遮掩过去,后抑扬顿挫地诵念起来。

《山月》。现代。无名氏。

我曾踏月而来,

只因你在山中。

山风拂发,拂颈,拂裸露的肩膀。

折桂枝前行,

而月光衣我以华裳。

月光衣我以华裳

林间有新绿,

似我青春摸样。

青春透明如醇酒,

可饮,可尽,可别离。

但我们多少物换星移的韶华,

却总不能将它忘记。

更不能忘记的,

是那一轮月。

照了长城,

照了洞庭,

而又在那夜,

照进山林。

从此,悲哀米分碎,

化作无数音容笑貌。

在那些夜里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