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知性改进论 > 译者序言(四)

译者序言(四)(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四十女人的网络情势 做强做久做自己 吸血新娘 诡镯 The Host(宿主英文版) 法则异界之召唤 腹黑王爷下堂妃:我不倾城谁倾城 我是杨九妹 爱的网恢恢 谢谢你替我暖床

对于斯宾诺莎哲学思想的解释,成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重要战场。

谢林和黑格尔从右边去歪曲斯宾诺莎,把他说成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先驱。

法国唯物主义者和费尔巴哈继承了斯宾诺莎的无神论和唯物论思想。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斯宾诺莎学者,如帕洛克(Pollook)在他著名的《斯宾诺莎的生平及其哲学》(1880年伦敦版)一书中,虽然承认斯宾诺莎认为第一性的原理是

“自然的统一性与齐一性”(136页)但又说

“斯宾诺莎不惟不忽视神学,而且提供神学以新的热情”(第166页)。

而以新黑格尔主义的宗教哲学家著称的约翰·开尔德(JohnCaird),在其所著《斯宾诺莎》一书(1888年伦敦版)中否认斯宾诺莎的实体或自然是物质性的,而把它曲解成

“精神性的统一”,并且于解释《知性改进论》时把这书的社会的伦理的倾向说成是在寻求

“精神的安息”。而最近出版的英国著名斯宾诺莎专家的阿钦(Joachim),在他所著《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注释》(1940年,牛津出版社,共231页)一书中,除对斯宾诺莎的《知性改进论》予以烦琐破碎的冗长注解,在某些章节和字句的翻译与校勘解释略有帮助外,还自称其有时利用英国一个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鲍桑凯(Bosanquet)的思想来解释书中的某些段落。

这也足见在斯宾诺莎的研究中插红旗、进行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斗争的迫切需要了。

当笔者在解放前初译出《知性改进论》以《致知篇》的书名出版时(194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除了写了一篇译者导言,论

“斯宾诺莎的生平及其学说大旨”外,还于书末印一附录

“论斯宾诺莎的逻辑思想”,对斯宾诺莎的认识论、方法论作了评介。我所以把《知性改进论》意译成《致知篇》,由于那时我认为宋明儒,特别是王阳明,偏重道德方面的致知或致良知,而斯宾诺莎便偏重科学方面的致知或改良知。

把斯宾诺莎和王阳明两人都算做是

“致良知”的哲学家,不过一个偏重道德的致良知,一个偏重科学的致良知罢了。

其实无论科学方面或道德方面,一切的知识或真知都是基于客观反映,没有所谓无中介性的良知。

其次我把斯宾诺莎的方法论的几何学基础及其科学意义,说成是

“从永恒或从神的立脚点以观察事物”的直观法。我又提出:“斯宾诺莎的直观法就是……庄子所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道观法’,也就是朱子所谓‘以天下之理观天下之事’的‘理观法’。”其实是接受了谢林和黑格尔把斯宾诺莎解释成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再次,我在谈斯宾诺莎的逻辑思想时,我强调

“不研究目的、但研究本性”的数学方法是唯一的逻辑方法。我不但看不见数学方法的局限性,看不见有更高等的逻辑方法——辩证法。

并且还进一步把斯宾诺莎所谓

“据界说以思维”的几何学方法,与康德从认识方法

“依原则而认知”相联系和比较。这就是我过去对于斯宾诺莎的研究和解释的特点或缺点。

在本篇评介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中的方法论和认识论里,我企图(1)指出他的方法论与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尔的《方法谈》的历史继承关系。

(2)指出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唯物主义实质,及其与几何学的密切关系。

(3)我试图肯定他的学说的唯物主义方面,而批评了他的方法与内容相矛盾的形而上学性。

对于《知性改进论》书中的主要思想,我试图依据原书加以客观介绍。

虽然问题和缺点还很多,希望可以有助于广大读者达到比较客观和正确的了解。

目 录
新书推荐: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苗疆诡案:法医女帝的修罗场 八零娇女带娃随军,冷面硬汉哄不停 毫无存在感的我混在惊悚游戏 重生女躲病娇?我直接驯他当狗! 五福临门之柴氏贵妃 出狱后,我成了绝世强龙! 纳川棺 我出马遇到的那些事儿 入狱三年,归来仍是大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