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此情可待成追忆 > 15 第 6 章

15 第 6 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皇上请答应 假戏真婚:首席男神领回家/假婚真爱:霸道首席溺宠妻 [综]死神来了 韩娱龙哥家的小助理 舌尖上的男神 [主圣斗士+东邦]茫茫烟水路 握在手中,流失指缝 医女冷妃 娇妻撩人:总裁你别追 婚痒

第6章 灯下寂寞,脚下孤独

2010年,五月。

临近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舒亦晴的厌学情绪到达了顶点。

她突然变得像宋莉雪一样沉默寡言。在这样的理科班,学习成绩差,就等于不被老师重视,不被同学崇拜。她就像一粒漂浮的尘埃,平庸且透明。

谢玉虹发觉后,当机立断的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把舒亦晴从学校接回了家,向老师请假一周。舒亦晴稀里糊涂的接受着妈妈的安排,同时在舒哲各种小心谨慎的措辞下,舒亦晴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当她知道父母用“急性角膜炎”的借口来请假的时候,还心生佩服,且无限感动。虽然可笑,但在很多关心的朋友、老师面前,她的父母帮她筑起了一座贴心的围墙,小心翼翼的呵护舒亦晴已经脆弱如薄纱的自尊心。没有闲言碎语、没有竞争排名、没有疯狂考试的一周时间,舒亦晴平静祥和的呆在家,谢玉虹做拿手的糖醋排骨给她吃,还叫她去弹弹钢琴、解解闷。

就像偷出来的一个假期,舒亦晴重振斗志,认真复习。

返回学校的第一天,参加一次理综模考。值得欣慰的是,她终于上了两百。“重男轻女”的物理老师还当着全班的面,特意表扬一番,说什么生病了还能考出好成绩,你们好好学习学习。舒亦晴心里是愧疚的,又是喜悦的。

总算是能面对自己的父母了。她要努力,不能让父母失望。

理科就是疯狂做题,文科就是时局分析。舒亦晴真是羡慕夏岚没有那么多的题目要去完成,她后来想去找夏岚聊天,都没有时间了,她还有一堆做不完的数理化。

偶然烦闷,抽空在寝室里写上两笔,对着白纸吐苦水,也是孤独。

班级里的男生们都后劲十足,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反超舒亦晴的成绩排名。在承受这些异军突起时,舒亦晴会完全忘记高谨辰。

她的生活,有了更重要的目标。

终于到了雨水丰沛的六月,高考那天是应景的大雨天气。

伴着淅沥沥的雨声,完成了理综最后一道大题,舒亦晴坐在考场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接着,无比仔细的检查准考证号,把条形码贴得像长在纸上一样整齐。她带着眼镜,凑在试卷前,把所有答题卡都谨慎、均匀的填满。

落笔,望向窗外。雨水把树木洗成绿姑娘,清丽悠扬。

她独自走出了考场,高考不同中考,大家都不在一个考点。她是真的见到了为了考分而痛哭流涕的女生,却见不到她的老师和同学们。舒亦晴突然很想念,他们的陈老大。

而这一次,等待舒亦晴的是谢玉虹焦灼的身影,以及舒哲镇定的表情。

“哎呀,晴儿,来,让妈妈抱抱!”谢玉虹终于看到舒亦晴,然后第一时间给她拥抱。

谢玉虹的怀抱温暖无比,舒亦晴看到她的笑容,似乎并不关心她的成绩,而是希望她释放出压力,享受快乐。

亲爱的妈妈,非常感谢,好想说,真的非常爱你。

“行喽,考完喽。好好玩吧!”舒哲站在后面,终于展开了一个充满肯定和满意的笑容。

舒亦晴知道,她所有的苦,都能在父母的拥抱和笑容里化作动力,催她向前。

最压抑的时候,会疯狂计划着高考后的生活。真的结束高考,反而茫然若失。

不想用酒精去强迫自己忘记,好像真的多么的刻苦铭心一样。舒亦晴没有参加那些循环不停、大大小小的聚会,她不想去经历那种折磨:分明看到了一些初中同学,却唯独看不到高谨辰,而她又对实验高的理科班,没有任何怀念。

舒亦晴仅仅是小小的期待过,或许某次文科班的聚会能因为施皓铭在,而看到高谨辰。最后,她也只是期待和猜测,并没有联系过夏岚。

哪怕多几次,主动一点,舒亦晴也不至于固步自封。

她就是呆在家里,弹弹琴,看看书。耐心的等待录取通知书。

最后,颜婷婷非要拖她去旅游,在婷婷和“二赵”的三面攻势下,舒亦晴答应了新马泰三国游。

心里特别心疼的宋莉雪,她把所有舒亦晴送她的本子和笔,都原封不动的小心保存着,真如舒亦晴猜想的一样,要带回远方的家。在宿舍里收拾行李的时候,舒亦晴抱着宋莉雪哭,她就是这么容易感伤。在宋莉雪临行前,还硬拖着她去家里吃了一顿谢玉虹的糖醋排骨。宋莉雪吃着吃着就笑了,说,还好你现在才让我尝阿姨的手艺。在谢玉虹和舒哲都不明原因的好奇下,她们俩放声大笑起来。

高三毕业之旅,舒亦晴当作特意留给夏岚和施皓铭的一个二人世界。启程前,就给夏岚短信报告着行程,旅行中给夏岚描述着沿途的风光。

舒亦晴在外面潇洒玩乐,而夏岚正经历着她人生里最大的动荡。

夏岚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上外,生生因父亲的不舍而阻断,最后与施皓铭忍痛分手。失联且避而不见,夏岚那时候应该是恨透了自己,恨透了残忍的现实。

施皓铭气急败坏,就是赌气非胡乱报了上海的大学。他那时还不相信夏岚是真的再也不会去上海了。

而舒亦晴从自己的那次生日聚会后,就再无高谨辰的消息。本来高谨辰的消息只会来自于施皓铭,他与夏岚断了联系,舒亦晴也就跟施皓铭,自然而然的没了联系。

经过了深谷一样的高三,高谨辰已经不让舒亦晴那么伤痛了。从新马泰旅游回来,她晒黑了好多,现在惆怅的是要用这张脸去认识大学的新同学。

舒亦晴知道宋莉雪考上了北交,婷婷去了经贸学院,“二赵”终于分开了,一个去了南京,一个去天津,至于李欣菲,留在了本城,据说读了经济。

舒亦晴好像突然间,又看见了陈老大,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前,给大家抄写歌词: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大学入学报到前,谢玉虹和舒哲纷纷请假一周,打算把去广州当做送别之旅。

第一次到广州,完全不适应那种潮湿与闷热。谢玉虹给每人备了一张湿毛巾,舒哲热极了就会直接放在脑袋顶上。

为了亚运会,整座城市都被装扮得分外靓丽,高耸的广州塔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新地标。舒亦晴跟父母走在花城广场的林荫道上,兴奋的左顾右盼,她是那么期待她的新生活。拍照,再拍照,她几乎要跟每一座高楼大厦合影,特别是广州塔 。舒亦晴跟父母在最佳视角上,配合着广州塔直冲云霄的那股气势,拍下全家福。

舒亦晴人生的新征程,就此正式起航。不辜负父母,不辜负自己。

大学里气氛轻松随意多了,新宿舍是四人间,依然有父母忙前忙后。舒哲让舒亦晴自己动手整理内务,像要检验她高中的自立能力。

那天,她站在宿舍楼道里,望着已经走到楼下的父母。看见三步一回望的舒哲,以及眼眶微红的谢玉虹,舒亦晴强扯出一个灿烂的大笑,极力开心的挥着手。

“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会好好的!”

谢玉虹就用那块小小的湿毛巾挥了挥,舒亦晴再看下去肯定会泪奔。所以她开心的,蹦蹦跳跳的转身,然后躲在衣柜前,默默抹眼泪。

真的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了。新的道路就在前方,她踽踽独行。

舒亦晴在自己的涂鸦本里写——

我有一双严父慈母,我应该感到巨大的幸福。

感谢爸爸,因为你第一次当父亲,所以你用略显生疏,但全力以赴的爱,教会我明辨是非;感谢妈妈,用你的宠爱惯坏了我的几个小习惯。冬天舍不得我碰冷水,夏天看不惯我穿牛仔裤,怕我长痱子。

感谢你们,让我来到这个精彩的世界。

扣上了笔盖,舒亦晴泣不成声。原来泪水应该交给深爱的父母。

成长本身就是孤独的。舒亦晴想起陈老大说过,学习,就是要能忍受台灯下的寂寞。那同理,生活,就是要忍受脚下的孤独。

舒亦晴不妥协,宁折不屈。她就是简爱,追求独立自强,有尊严的爱。

舍友里有三人是本地人,她们热情友好,只是每当她们交流时,都会使用粤语。舒亦晴就会晾在一边,一副呆傻。语言是个奇怪的东西,会让人直接的感知这座城市的气息。特别是在在广州,你不论如何也得听懂几句。

这个城市并不排外,不比上海,这点舒亦晴很庆幸。

刚开学没多久,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被抽去当自愿者。舒亦晴俨然失去了对集体活动的热情。更习惯了一个人吃饭、逛街,因此陪伴她的,更多是书籍和歌曲。

她似乎成为了宋莉雪的模样,沉默寡言,处处谨小慎微。

努力熟悉这座城市,学着喝煲汤、吃甜品。没事跟舍友逛逛街,发现随处都是批发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就如当初随意幻想的,她真的见识到了大都市的世面。

然而,她还是会偶尔的,仅仅是偶尔的想起高谨辰。

那时候,舒亦晴不能接受,为什么歌坛里永远唱的是苦情歌?刘若英唱“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梁静茹唱“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

舒亦晴难熬的时候,拒绝听情歌,可是革命□□里也有《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于是,回忆又开始翻江倒海、扑面而来。

所以,或许不是舒亦晴非执着不忘,而是身边总有勾起回忆的事物。

舒亦晴依然保留着写作的习惯,倒是到了大学,她给自己买了本很薄很小的本子,无聊时的凌乱涂鸦,也都是说服自己,放下过去,忘记那个人。

生活就是无巧不成书。舒亦晴的大学同班同学里,有一个和高谨辰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男生,他也长得高高的,干干净净的。

一个月的高强度军训后,正巧碰上他的生日。新同学们可算是找到一个完美的狂欢,既能促进友谊,又能舒缓军训的劳累。可是,这样的一举两得,让舒亦晴神伤。

被舍友硬拖着参加,坐在草坪上,举目望去都是兴奋激动的面孔,只有舒亦晴呆愣而怅然。暮色已近,昏暗的光线里,舒亦晴只看到了这个男生,高瘦的身影。

从高中的牢笼里解脱出来的他们,是那么的恣意、纵情。终于结束了,大声祝贺着生日快乐!舒亦晴在心里默默的说一遍给高瑾辰听,虽然他听不到。

她是有多么的不争气,就那天晚上就躲在被子里哭,她哭她的青春没有结局,哭她和高谨辰的分别,潦草又仓促。

她从被窝里爬起来,在舍友们都酣甜入睡的时候,拿出纸笔,给高谨辰写信。

写永远不会寄,也寄不出去的信。

目 录
新书推荐: 娘娘高嫁当日,五个权臣拦花轿 厨神也要做作业[美食] 不可名状的路人甲 于他怀中轻颤 冒充太傅寡嫂后,他硬要兼祧两房 [足球]马尔蒂尼与主席的闺女 区区小权想让我告白 重生七零过好日子 物价疯贬,她做恶毒女配日入千元 神奇留子在纽约摆摊算命[千禧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