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父子相逢认不成(1 / 1)
曹生国下马望空拜谢。
然后,
上马回营与司仁和丙显二公计议申文省抚按。
一面又架起云梯,架起炮,连夜攻打。
直到半月,
贼军无粮,遂夜开南门而脱逃。
逃出不上二里,便遇上丙参将引兵拦住。
这时的贼兵已经饿了好几天,□□无心恋战。
队伍一下子就慌忙杂乱,最终尽皆被擒。
游击司仁入城安民,将乔段江和玉智和尚以及女眷李江琳等共十七人,都押上了囚车,解往省上去。
然后,大排筵宴,犒赏三军。
省抚按题名上本,几天后旨意下:
全部斩剐于西市示众。
司仁,丙显,曹生国等入京升赏!
正应验了那天憨山和尚诗上的一句:
得意须防着赭衣!
只是这句诗当时乔段江一时没看懂啥子意思,玉智和尚又因一时疏忽没有悟出来,还以为是吉兆。
今日之着赭色衣,可见数已前定矣,惟至人先知之也!
曹生国回庄省亲。
遂将上项事细细与母亲说了一遍。
曹如姬说道:
既然朝廷命你入京受职,也是你建功一场,你可放心前去就是,只是你富贵虽有,但你却命薄不能保终,如若有权贵来引诱你入党,切不可陷身匪类啊!就是以后你图不义之富贵,亦千万不可说出我来,如若京中遇上有个姓张的家亲问到我,就说我已死很久了,只说你是三母舅曹宝基之子,不行,就早早抽身回来吧!免得我成天挂念,媳妇儿你就不必带去了,留她与我作伴嘛!
曹生国领命,与母亲洒泪拜别而去。
三四天后,
曹生国与司仁和丙显二公一同入京。
先到兵部里过堂,与科道衙门参谒毕。
张伟忠就知道了,先具眷生名帖来拜曹生国,两人相见坐下。
张伟忠问道:
亲家是那一位的令郎呢?
曹生国说道:
先君曹宝基!
张伟忠说道:
哦!原来是三哥的令郎嗦!青年伟器,了不得,不得了,建此大功,可敬可羡啊!有一位四令姑母曹如姬孀居多年,不知现在咋样了,可安好?
曹生国说道:
好久就已去世了!
张伟忠惊了一下,又叹息了一回。
问道:
她曾生了个令郎的嘛!现在咋样了呢?
曹生国说道:
也死了!
张伟忠呆了半晌,遂说道:
若论亲家的功,就只好授你个外卫所之职吧!此等官职清茶一杯,就是淡,且为人所轻,但又必须要放个京职才好,明天我就同兄去拜见刘公,他也是咱家府上的至亲,如能得他的力,留你在厂里就好了,明早奉候同去吧!
说毕遂别去。
次早,
曹生国回拜,张伟忠留饭。
饭后说道:
刚好今天刘公在私宅,我便同兄过去一见吧!
二人来到刘公府,张伟忠先进去。
不多时,
就让长班出来,请他到后厅相见。
张伟忠引曹生国拜于堂下。
刘公公答了个半礼说道:
亲家不需这么客气行此大礼,还是随便些吧!
曹生国拜毕,扯椅安坐,大鹏上坐,张伟忠与曹生国东西列坐。
大鹏问道:
亲家是三舅的令郎,令尊去世久了,令堂万福,安好吧?
曹生国说道:
老母多病!
大鹏说道:
你四令姑母曹如姬去世有几年了?
曹生国说道:
有四五年了!
刘公公听了垂泪不止,说道:
这是咱不才,负她太甚呵!她在九泉之下,必恨我的,亲家可曾受职否?
曹生国说道:
昨天已过了部,尚未具题。
张伟忠说道:
论功也就只好授他个外卫所千户,毕竟是在京衙门方成体面,爹爹何不发个帖留在衙里?
刘公公依允,让人去说了,一面待饭。
饭罢,
刘公公说道:
咱有事要进去,以后外边若有人问亲家,只说是咱的外甥就行了!
二人答应,别了出去。
曹生国这时才知道自己就是这个刘大鹏之子。
心中甚是不解:
为何母亲要再三再四叫自己不要认他呢?
想道:
或者我原本就是三母舅曹宝基之子,承继过来的也未可知。
但又不敢明言。
这也是刘大鹏亏心短行,以致父子相逢,亦不相认,一生从此灭天伦。
不日,
兵部奉旨。
曹生国授为锦衣卫指挥佥士,司仁授为登莱镇总兵,丙显授为松江总兵,剩余者计功升赏有差职,各人谢恩辞朝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