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东宫救驾受赏(1 / 1)
刘大鹏终日同众人行乐,不觉光阴迅速。
转眼风光又是一年,早已冬残春至,又是除夕。
但见:
残照收寒,三阳初转。
已换年华,处处笙歌鼎沸。
会佳宴坐列仙娃,玉觥满泛。
且自醉流霞,试看取千门爆竹,岁火交加。
众内官有家者,都回私宅度岁,有事的都在宫中执役,惟有刘大鹏独自无聊,思念母亲存亡未保,妻子生死若何,心中闷闷不乐,倒在床上悲伤了一会,竟和衣睡去。
猛听得有人唤道:
快起来看门!
睁开眼却不见人,翻身又睡去了。
少顷,
忽又听得有人叫道:
刘监,这是啥子时候了,你还睡么?还不快去救驾!
刘大鹏猛然惊醒跳起身来,冒冒失失的走出门去了。
也不见有啥子动静,绝无人影。
遂定了定神,带上门去火房里找杯茶吃。
刚走下台阶,就听得宫门外乒乓劈劈之声,忙出去一看,迎面就见一个彪形壮汉,正手持一根粗棍,乱打进来。
刘大鹏吃了一惊,想要去拦阻他时,无奈手无器械,慌得又往里边去。
那壮汉见到了他,随后就打了进来。
刘大鹏忙奔到仪杖架上拿了一把钺斧,上前挡住。
那壮汉一棍子就打了过来,“嘭”,把刘大鹏手中的鉞斧就如折葱一般,打成两三截,手都震得疼,忙转身就往殿上跑。
那壮汉仍追来打到殿上,刘大鹏慌了,忙提起迎面的挡屏来打他,虽没有打得他,却也拦住了他那股强悍的劲。
只见那壮汉的脚步退了两步,跟着又打了上来。
刘大鹏没处躲藏,那壮汉早又打到了他的身边,慌乱里无处躲,只得提起一把交椅来抵住他。
那壮汉力大棍重,一棍打来就把椅子打得粉碎,却被椅子上的铜钉钉住了棍,急切难开。
二人你扯我拉,都不肯放松。
那壮汉力大,刘大鹏见势头不好,就连交椅用力一推,把那壮汉推了一跤,倒在地上。
刘大鹏正要去夺他的棍,那壮汉又跳起身来。
正在危急之际,外面来了四五个伙计,拿着棍棒迎了上来。
那壮汉便转身迎敌。
刘大鹏忙抽身下殿到班房里,便拿了根棍子来,见众人渐渐抵敌不住。
便大叫道:
你们快去传人来,等我来拿此贼!
遂挺着棍迎了上去,这一场好斗。
但见:
两条龙竞宝,一对虎争食。
两条龙竞宝,万千鳞甲总施张。
一对虎争食,无数爪牙多快利。
两条龙竞宝,翻翻覆覆。
一对虎争食,往往来来。
两条龙竞宝,为云作雨助威灵。
一对虎争食,撼树摇林施猛烈。
龙战败血见玄黄,虎争伤精凝弹石。
龙争虎斗难分解,竞宝争食两不开。
二人战了多时,
刘大鹏原本就不会使棍,况且那壮汉又拼死的打来,他一人咋个抵敌得住。
正是圣天子百灵暗护。
二人又斗了一会,渐渐刘大鹏就招架不住了。
忽听得外面喊声大起,锦衣卫官校领着百余人,手持兵器,拥进宫来。
那壮汉见了,手慌脚乱起来,棍法也乱了,被刘大鹏偷空就是一棍子打倒在地上。
众校尉冲上前去按住,捆起就押至午门外候旨,旨下,让法司严讯!
太子也十分危惧,立即去乾清宫问安。
各宫人差役等都脸色愁容,恐圣怒难测,纵然圣上恩宽,各监门人役等也说不清要问罪。
傍晚,
小爷回来下辇。
众人见天颜和悦,王三林忙唤随身的小黄门来问。
黄门说道:
皇爷震怒,问当时监门的干啥子去了,咋个就容许人打进来了呢?小爷伏地不敢回答,这时,中宫娘娘说了一句,今天是除夕,想是都去耽搁了会吧!也不要怕成这样子,回去将那不在职的打他几棍子算了吧!只是那撒野打砸的壮汉叫外宫审问来回话,到底是咋回事!皇爷又说,小人都让打进宫来,岂不惊坏了孩子们?这人不必说,定该死了!只是这监门的也是该要治罪的!娘娘又说,那大汉敢于持棍打入禁城,定不是善良之辈,门上那几个人,咋个拦得住?遂对小爷说,你起来莫怕,皇爷这才息了些怒,赐小爷坐下,吃了茶,又说了半天话,小爷才要起身时,娘娘又吩咐了一句,让传与外官,叫他们速问讯了来,说这事也不可乱冤枉了人,然后,小爷才放了心去了。
正说间,
就有中宫已让女官赐酒来与东宫压惊,又宣旨慰劳。
正是雷霆之下,如若不是圣母在内调停,这事不知要贻害多少人哩!
东宫领旨后,遂让王三林查问当时门口不在职的各打了六十棍,对刘大鹏赏元宝二锭,并赐衣币酒馔,众人都向刘大鹏称贺。
次日,
百官朝贺毕,又朝贺东宫。
太子又传旨说道:
昨天奉母后懿旨,叫法司速审问拟定回奏,不许乱冤枉人!
法司领旨。
过了初二天即会同严审。
元宵后题本:
审得罪犯吴国福,大兴县人,素患疯癫,发作时好喜持棍打人,四邻皆受其害,本是被妻子锁禁在家的,因除夕,其妻有事在外,未曾防备,被他挣断铁绳,持棍逃出,没想到会打入皇城,误闯进东宫,并无其他事情,亦无主使。
次日,
圣旨下来说道:
吴国福虽系疯癫,但持棍打入东宫,岂无一人见证?该法司再行严讯,毋得放纵!
法司奉旨,又提出吴国福来细审,并加以重刑,最终便招出是勋戚李国泰,内相林保勇和朱成鹏主使,里面有三十六个头儿,商议三四年了,欲托红封教李霖宝做龙华会,以便从中举事,又说正月初二封吴国福为吴真人,教他们使棍,到黄花山去又撞见了马三道和李守才,林保勇和朱成鹏都说来的好,遂结伴同到石寺小庵堂内院里吃茶,然后,就吩咐吴国福这事,让他明天就去吧!里面有老公公会与他一根重棍。
次日离山后,林公公骑着马,吴国福就跟他走到一个大宅子内,有朱成鹏公公与他吃过饭,便叫他先去冲一趟子,然后,就领他从厚载门进入,又说他力大,让他进去后,遇见一个就打死一个,闯进宫去,如若能够一棍子将太子打死,便送与他土地,让他吃不完穿不完,富贵受用,还有大好处哩!当时就还送给了他红封印票,吴国福招认说人还多哩!
众官听了,都各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遂令将吴国福收监,立即到邓江公公家,告以审问吴国福之事,又将供词呈上,原来这邓江是结连王贵妃的人。
看毕,
便屏退左右,将座位移近,对他附耳说道:
此事有关宫禁,不可轻动,皇上护局哩!必定不肯认这本题目的,不然,岂不反与储君不便。
又计议了一会,
邓公说道:
干脆先将林保勇和朱成鹏这两个太监出来质审,探探皇上之意,看可肯不肯,那时再处理。
说罢,
法司辞去,果然就题了一本由吴国福招岀太监林保勇和朱成鹏主使,乞发岀二人对理。
上本后就被留住不发,刑科又催了一本上去,遂方下道:
吴国福既系疯癫,何以要冤枉太监?该部再严审定拟具奏。
法司见不传出二人来,又去找邓江公公计议。
邓公公说道:
从这里就可以知圣意矣!你们速去拟罪处决为妙!只需将口词调改作疯癫口气具奏。
这时,
太子又传令催速审结,毋得停留滋事。
到后来,
又访听说那两个太监已被王贵妃打死了。
法司遂不敢迟延了,竟将吴国福拟了凌迟,其妻疏于防守,拟流。
题本上去,奉旨依拟。
不日,
遂提出吴国福来。
只见他以手拍地说道:
你们伙同做的事,如今事败了,他们为什么都不问罪,只教我独死?
监斩官根本就不听他的,押赴市曹,典刑示众。
此后,
那些科道都闻此风信,立马转变方向,便你一本我一本,都说吴国福擅敢打入东宫,必非疯癫,定有主使人,分明就是妖书在与他挺立,系同一线索,同一性质,无非欲谋害东宫,又有劾相邓江放纵罪人,其中不无情弊,甚至词中还说皇上不真慈爱。
神宗见了,天威震怒。
即刻传齐文武大臣九卿科道入乾清宫面谕。
众官齐集阙下,到巳牌时,司礼监传百官进宫来。
其时,神宗已久不设朝,就是辅臣也是难以得见,众官此时得瞻天表,不胜之喜。
众官班齐。
司礼监请皇上临御,其时正是慈圣皇太后之丧,几筳都未撤去。
只见皇上素服立在几筳东首西向,皇太子与二皇孙都立于几筵西首东向,稍下一肩,众官行五拜三叩首礼。
神宗面谕说道:
吴国福之事,朕开始惊骇特甚,后来法司奏系疯癫,朕又叫法司勘问,追他主使之人,后法司覆本道又不是疯癫,并无其它原故,朕思此也并非是件美事,不可使之闻于天下,故决定将吴国福速速处决,昨天又见科道官本说系妖书挺立,同一线索,同一性质,妖书一事,因朕空害了许多无辜,查过去查过来,究竟还是没有查出个实据来,朕因鉴前事,恐这事又冤枉了许多无辜,因此,要速结案,科道等竟然因此事怪怨于朕以不慈之名,不肯深究查明,今太子与二贤孙都在此,且太子素常仁孝恭俭,朕不胜爱惜,前天就恐惊了他父子,随即朕就差派人去宽慰,中宫又让人去抚慰了几次,二贤孙今皆成立,读书写字,日有进益,朕爱之如掌珠,今各位爱卿忽以这些不当言词怪怨于朕,使天下闻之让朕如何当主?
遂执二贤孙手与众臣看个场面。
在场众臣见二皇孙丰厚庄重,一个个是隐隐君王像,堂堂帝王容,仪容多厚重,行动现真龙。
圣谕才华。
正在这时,忽从班列中走岀一人面奏道:
父真慈则子真孝,乞陛下不必疑神弄鬼,颠来倒去的折腾臣民,浮词遮饰的搞些场面与臣民们看,陛下不折腾,臣民就不会自己折腾自己,只祈求陛下真爱滂流,臣民俱会真心均仰!
皇上听了瞬时天颜震怒,喝问:
这是何人?如此大胆无理!
众官看时,乃是西蜀之道的御史卫子。
皇上立即令拿下!
这时,锦衣卫官不敢入宫,因此,喊了半天,也没人答应。
天颜更怒,旋令太监将其押赴工正司重打问罪。
众官叩头俯伏,不敢言语,驾起,各官退出,仍传旨赐辅臣酒饭。
各官退至朝房,相与私议,皇上本久不临朝,今天召对,本是个千载一时,正好要对皇上从容讽谏的,没想到却被那西蜀的书生真言所激,就任性使横成这形状,大家嗟叹不已。
法司将卫子拟绞监候,后来光宗登位,方才赦免,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