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楔子(1 / 1)
新人羲和带着新文《飞云冉冉》前来报道啦,本文慢热,前文种种伏笔,留待后文矛盾纠结,羲和承诺笔耕不辍,请各位亲多多支持,不吝赐教鞠躬话说天下大势,自东汉以来,群雄割据,魏蜀吴三足鼎立,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氏灭曹魏,建立西晋。
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东吴,自此统一全国。公元三世纪,经历了八王之乱(1)的大晋帝国已是烽烟四起,中原大地经历短暂的统一后,又陷入一片狼藉。
篡权者东海王司马越于洛阳毒死傀儡惠帝,软禁皇后羊献容,另立豫章王司马炽,是为怀帝,改元永嘉。
司马氏昏聩懦弱,又内斗不休,而周边胡人却趁晋国内乱迅速崛起。其中,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刘渊在故乡左国城建立了汉国。
309年,即永嘉元年,一股以汲桑,石勒为首的羯人反晋势力偷袭邺城,守将司马腾弃城逃跑,被石勒劫杀。
汲桑攻破邺城,纵火焚烧晋帝行宫和曹操的铜雀台,大火连烧数十天。
晋朝掌权者东海王越派兖州刺史苟晞清剿匪乱。汲桑,石勒与苟晞在平阳展开了三十多场拉锯战,终攻不破。
是年7月,东海王越驻兵官渡以支援苟晞,拖住汲桑石勒部队右翼,苟晞趁机发动拼死一击。
汲桑抵挡不住,大败十几里。苟晞向汲桑大营发动突袭,连续攻破九道大营,危机之时,石勒冲破重重包围,从后方赶来,救汲桑一命。
经此役,汲桑石勒主力损失殆尽,二人商议前往并州投奔刘渊。半路遇晋军袭击,汲桑死于乱军之中。
而此刻晋军营帐中,东海王司马越立在案旁,烛火映得他的脸晦暗不明,他出神的看着案上的一幅画,画上是个女子,清丽绝伦,衣带飘逸,正拈了一朵花,巧笑着。
题跋为
“晚香玉人归”(1)八王之乱:晋武帝司马炎病逝后,继位的晋惠帝痴呆低能。
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
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
“八王之乱”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