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探索·发现之考古·中国 > 第41章

第41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我的美味爱情公式 妖后沉浮录 清穿孝昭仁皇后(系统) 勾搭与被勾搭 就这样遇见你 我的男友有空间 [刀剑乱舞+K]刃之所向 哥哥,同居吧 双界大神[电竞] 晴爱无限

王巍:“因为我们知道,距今五千五到五千,五千二三百年到五千年左右吧,在全世界相当广阔的范围内,有一个这个气候的变化,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学术界管它叫降温事件。实际上不是一个事件,是一个时期,降温的时期,这个时期呢,这个温度降低,就可能是不是对当地的这种,农业啊,产生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大家都知道,农业,当时尤其是史前的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如果气候的这种,比较大的变化,可能对当时的农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有的学者,从红山人崇拜龙的习俗分析,在红山文化晚期,这里的气候除了变冷以外,还受到了严重的旱灾的威胁。

对此,邵国田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红山文化晚期发生的崇拜危机,才真正导致了红山文化的衰落。

邵国田:“2001的时候,我们在清理,这个草帽山,这个积石冢和祭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现在在博物馆呢,已经,当时清理的四个这个,四个这个女神的头像,但是每一件女神像都打碎了,尤其像现在我们戴冠的那个女神像吧,她是(被)打碎以后,把这个个冠,扔到一边,把这个脸部呢,又埋在一块,好像当时人埋进去的,这就说明在,这个给我们提示一个这样的现象,就是说,在红山文化的晚期,恐怕有一次,好像信任危机似的,就是说崇拜危机。”

邵国田推测,在红山文化的晚期,祭祀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然而,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他们的保护神却无能为力,于是,红山人在极度失望情绪的支使之下,亲手打碎了他们曾经膜拜的偶像。

也有人说是战争造成了红山文化的衰落,他们认为,如果把红山文化晚期出现的部落联盟看成初级国家,那么,组成这个初级国家里的许多个部落,为了财产和利益,难免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就有发生武力争斗的可能。

5000年以前,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墓里的主人,为什么只剩下一个头颅和一只手臂?根据这种现象,有的专家推测,在遥远的红山时期,曾经发生过残酷的厮杀。

当战争到来的时候,作为敌人的一方,往往会毁坏另一方的精神信仰,于是,女神头像就成了被破坏的目标。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凤

当气温下降、寒冷与干旱、伴随着战争袭来之际,红山人会不会被迫离开他们生存的家园而大举南下呢?

田广林:“这种可能是完全有的,从历史时期,这个人口的大部分流动来看,几乎每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的发生,总是和这个环境气候的波动,密切相关,在大范围内呢,气候变冷了,那么北方民族呢,就要向南,向比较温暖的地区流动,那环境气候呢,比方发生向暖的方向波动时候,这人就回来了,又回到北方,这样导致这个,中国古代的人口呢,一南一北这样移动呢。这个挪动,就是中国啊,农耕区和游牧区这个界限的,南北摆动一个最基本的原因。”

那么,红山人又是到那里去了呢?

据专家研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记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可以与之对应。于是,有人把考古发现与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推测,红山人,是应黄帝的邀请而南下。

史书记载,黄帝平定蚩尤之乱,曾经得到女魃的帮助,有人认为:古史所说的女魃,正是“红山王国”的大军。

这支进入中原的先民,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回到北方,而是在中原一带流动,大概在尧的时代迁至商丘,为商朝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这种说法似乎得到了印证,1976年的冬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安阳市郊的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中,发掘了商王朝第22位君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墓葬。

妇好墓中出土的器物众多,但是引起人们兴趣的,还是随葬的商代玉雕龙。考古界普遍认为,商代的玉雕龙,具有红山文化玉雕龙的特性,据此,有的学者认为,红山文化是商文化的祖先。

在中国史前时代,对玉的崇拜,除了红山文化以外,还有生活在距今5300—4200年前良渚文化的先民们,良渚人生活的地域在江浙一带。虽然与红山人生活的区域相隔千里,但在玉器上却有着共性。

有人推测,正是红山人向中原的迁徙,才造成了长江下游地区文化面貌的急剧变化,并融入了红山文化崇玉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良渚文化。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认为,红山文化不仅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5000年以前就传播到了海外,并影响了东北亚地区。

然而,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当今天的人们面对5000年以前红山文化的时候,仍然有许多困惑和未解之谜。

据专家推测:红山文化晚期,红山人的人口应该有数万之众,但是,到现在为止,所发现的只是在积石冢里少数显赫人物的墓地。

红山文化首次出现的玉人

那些众多的普通红山人的墓葬却淼无踪迹,他们死后埋在那里呢?

红山玉器是红山文化最突出的标志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东北地区玉器的典范,然而,它所蕴藏的内涵和奥秘,至今人们还无法完全破译和解读。

创造了积石冢、女神庙、大型祭坛的红山人,为什么在进入文明的门槛以后突然衰落?造成红山文化走向低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仍然是笼罩在红山文化上的神秘面纱。对此,严文明先生持这样的观点:

严文明:“我说它(红山文化)没有消亡,我最多可以讲,它走向低谷。这个文化它有时候有高潮,有低潮,它是一起一伏的,在这个后头呢,可能稍微(出现低潮),就在这个周围地区啊,它走向低谷,但中原地区起来了。那么为什么说,那些文化没有消亡呢,我们只要以后,我们再往后面看一看,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红山文化的地方是燕国,这个良渚文化的地方是吴越,这个湖北这个地方是楚,都是大国啊 ,它这大国也不是随便就起来的,它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就在这个时候。所以我说这些文化,它没有消灭,它只是稍微走向低谷了,以后它又起来了,成为整个中国华夏文明的一个广泛的基础。”

2004年,红山文化命名将近半个世纪,这一年的春天,牛河梁遗址16地点发掘项目,成功入选了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6地点的中心大墓是迄今为止,在牛河梁发掘的规模最大的墓葬之一,同时,它也是营造最为费工的一座墓葬。大墓凿山体而建,石穴长3·9米,宽3·1米,深约5米。死者随葬的玉器有五件,其中,首次出土的玉凤和玉人,再一次引起世人对红山文化的热切关注。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shukuai.com---书快电子书论坛整理

附:书快电子书论坛 http://www.shukuai.com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