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初见(一)(1 / 1)
2007年8月31日,人生第一次离开家乡,便去了几千里之外的城市——吉林。
我拒绝了父母的陪同,理由是“我已经过了十八了,是个成年人。”
至今犹记得和程一的初次见面,可谓印象深刻。
我拎着一只大个儿行李箱终于活着爬上了四楼,初来乍到不清楚方位,先从左边开始摸索。刚拐弯儿,从水房冒出来一个裸体——也没□□,一身比基尼装束的女子,还是省布料的那种。我低头从她身边溜过,继续左顾右盼。
大概是看我有些鬼鬼祟祟,她跟了过来,一闪身到我前面,“嘿,新来的吧,找哪个门儿?”
我尽可能目光不落在她的肉体上,低着头答道,“429。”
“靠,这么巧,室友啊!”她说完没等我回话,极其自然地接过我的行李,“跟我来。”
走在她后面,终于可以明目张胆地“偷窥”。不得不承认,她身材很好,没有多余的肉,也不觉得单薄。纤腰,翘臀,四肢修长;略带藕粉色的皮肤,像是扑了粉底又涂了浅浅的胭脂。
程一后来解释说,她那天刚逛街回来,燥热难耐随意冲了个凉。就被我看到了那豪放的一幕。
推门而入时地上蹲着一个女子,正在拆包裹。
程一一边穿上睡衣,一边朝我努嘴,“妞儿,这是你另一个室友。虽然在颜值上跟我是没法儿相提并论的,但一定有她过人之处,只是目前为止我也还没发现。”
不久我们就知道了,那“过人之处”,是智商。
清晨抬起头对我微笑,那笑容看起来很敷衍,像是明星跟粉丝互动时的握手。
熟悉以后发现,她也可以笑得张狂,笑得热烈,笑得肆无忌惮,但多数人都只能得到这样敷衍的笑容。
我这才看清程一的脸。她的五官精致到像是专业作图二十年的设计师画出来的,组合在那一张脸上更是达到了某种黄金比例,有一种压迫性的美感。
当清晨打开那个巨型包裹时,程一嫌弃地揪起一双加厚羽绒手套,又瞅瞅其余的御寒装备,不屑道,“丫我们是在东北,又不是在北极,你让企鹅情何以堪。”
清晨慢条斯理地回道,“企鹅在南极。”
我实在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两个月后,程一就后悔她说的话了。我们没有企鹅的脂肪,也没有北极熊的绒毛,对我们来说,这儿的寒冷,已超越极地的水准了。
后来我们知道,那个寄包裹的人,是路力。
2号铺一直空着,还缺一个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推迟了报道。
那天是下午第一节课,英语听力。
录音机孜孜不倦地叫着,我们昏昏沉沉地听着。午后的时光总是慵懒的。直到一声清脆的“报告”,我们寻声望向教室门,一抹清凉的,淡雅的,纤尘不染的绿。
而就是这浅浅的青柠檬色,让所有的艳红,炫蓝,纯白,酷黑,都黯然失色。花容月貌,国色天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所有这些辞令,都不够形容我看到她那一刻的惊愕。我甚至想到一句不合时宜的诗句,“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那是莫丽,我们最后一个室友。
莫丽的美和程一的美是截然不同的。程一是一支火红的玫瑰,热烈,张扬,给人以势不可挡的视觉冲击。莫丽是一朵纯白的栀子,含蓄,温婉,由内向外散发着圣洁不可冒犯的气质。
多少年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莫丽的出场。没有丝毫浮夸的装扮,却不容任何人忽视。
下课后,程一主动上前打招呼。好看的姑娘总是招人喜欢的。
“你好,我叫汪程一,你的室友,之一,嘿嘿。”
女孩羞涩地笑了笑,“你好,我叫莫丽。”
“晚上一起吃饭吧,我给你介绍另外两个室友。”
“嗯,好的。”
程一心满意足地回到座位上,同时不忘对我和清晨抛一个意味深长的媚眼。
那天晚饭我们很礼貌地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静静地吃饭。只有程一,像被困孤岛十几年终于见到活人一般情绪激昂喋喋不休地问了一堆问题。
“你家是哪儿的”,“谁陪你过来的”,“你高考多少分”,“你有哥哥吗”……
莫丽一一给她解答,有几个问题我看出她有点为难,但还是避重就轻地回应了。
于是,我跟清晨都快吃完了,她俩的饭几乎没动。
程一还在叽叽喳喳地说着,清晨实在看不下去了,夹了一个鱼丸塞她嘴里,看向莫丽,“你别理她,她刚从局子里放出来。”程一哀怨地瞪她,不过可算消停了。
回到宿舍,莫丽的行李箱孤零零地站在过道上。先入为主的我们意兴盎然地看她收拾行李。
莫丽打开那个巨大的行李箱,将衣物一件一件整理出来。
女生之间相熟的原因,总是简单得丧心病狂。比如喜欢同一个人的歌,用同一个牌子的卫生棉,看同一本小说……
所以,当我看见她也有一张王菲的碟,当程一看见她也用七度空间,当清晨看见她也有一本wuthering heights,陌生与疏离在顷刻化为乌有,仿佛我们已相识许多年,而今翻山越岭,是为赴一场盛大的重逢……
程一突然问,“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报道呀?”
也许是错觉,我看见背对着我们细细擦着书架的莫丽,震颤了一下,反应慢了一拍,声音也有些闪躲,“哦,那个,我很晚才收到通知书,没买到票,所以,所以就晚了。”
许久以后回想这一幕,我在脑海里填补莫丽当时的表情……
“原来如此,”程一自顾自地点头。“那个明天就周末了,你们有什么安排没有?”
我们异口同声,“没有。”
“正好!我们去逛街吧。我登机的时候瓶瓶罐罐不让过安检,都丢掉了,得斥巨资重新置办化妆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