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1)
国军早就放弃源城的想法,所以不会给予支援。
沈谦行这个时候最遗憾的大概就是身为地下党,虽是源城盛名远播的沈三爷,却天天活在提心吊胆中,多少年没能与父亲和继母心平气和的面对面,享一享承欢膝下之乐,也没能去抱一抱多哄哄自己那个如今才十多岁的四弟,也没能跟大哥和二哥表一表兄弟之情。
他的一颗心除了给祖国就只给了薛铭,直到举起枪自杀的那一刻,他所有亲人的脸在脑海中一一划过,最后停留在眼前的,依旧是薛铭饱含星辰,敛尽了世间光彩的双眼。
遗书传到了沈府的时候,许多字迹已经被斑斑血迹遮死看不真切了,可刘氏发现信封底部还有一个非常小的信封,上面仔细分辨能看出写着“吾友怀然亲启”。
沈谦行到最后都拜托了许老板代替自己向组织道歉,为了一己私情不顾党交付的信任,今生有幸同袍,只愿来生再无瓜葛。
沈谦行......死了?
那个动不动就以身体不舒服,心情烦闷,或者闲来无事等理由喊他去府上唱堂会,却关起门来传递完组织的命令和获取的情报,就热热闹闹打成一团,甚至想方设法坑他点儿钱财的那一个沈谦行,还曾说过终有一日要披袍上马斩定乾坤。
他居然,就这么死了?
许老板踉跄了几步,握着信的手越攥越紧,这浑人居然还说让把他迁出沈家祠堂,另寻地方与薛铭共立牌位。要知道战场上牺牲的人,多半是寻不回尸骨的,只能留下那么一个空空的牌位让活着的人念想。
许老板在自家院中指天大骂沈谦行罔顾人伦纲纪,以为自己一死了之,留下这多少难题交给他许怀然,身为第六军最高将领,举枪自杀不说,还妄想连带着薛铭一起,要永远背负大逆不道之名。
他破口大骂的声音引来了仆人的疑惑,和管家犹豫着的轻声询问。许老板没有回答,只是像骂累了一样停了下来,大口大口的喘着气,最终一个气结,扶住了管家的手,猛地弯腰吐出一大口鲜血。
他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孤立无援的感觉,哪怕为了革命以戏子的身份辗转于世,他也总觉得身后是有人的,猛然间,可以称得上为生死之交的人不见了,未做到戎马一生,就已殉命于战场。可他还得孤身一人在这人世间奋战。
终究还是古来征战几人还。
许老板意识已经开始恍惚,管家手忙脚乱的把许老板半抱在怀里扶进屋去,也不忘喊仆人赶紧去请大夫。
而那张被鲜血沾染大半的遗书就轻飘飘的落在地上,被跑出府的小丫头踩上了乌黑的鞋印,只隐隐约约露出几个字,是沈谦行最后的一次呐喊,却也和他许怀然无关。
此生何以谓风尘,长君故,人殊途④。
许笙仿佛在短短的一个夜晚,把这么多人的爱恨情仇经历了一遍。国军当时放弃源城不是一天两天的想法,更别提一个长轻河,就如同1942年的河南饥荒,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居然想要弃城,把灾情和灾民转手丢给日本人。
沈谦行早就明白,他与薛铭是无法信守诺言的,他们两个早就注定了皆不能善终,不得长寿。在战场上与日本人面对面,也算是为了薛铭,全力一搏。只因生于乱世,我们的生命都是属于这个国家,而不单单属于自己的家⑤。
春秋只记载要事,那些说了的做了的,隐埋在心间的,无关风尘,也无关爱恨。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只待我死后,终会有人再替我踏出这玉门关。
作者有话要说: ①不知道民国时期具体的身高说法,查阅了资料,版本各不相同并且大相径庭,所以暂用清代量衣尺标准,一尺35.5厘米,一寸约3.3厘米,五尺三寸约1米87。
②亭本是小茶棚。于宋随游人渐多而改建为茶亭。1601年,知县廖同春倡修改建,并取“还惺转念,一觉即是”之义,易名为“觉亭”,意在醒世之迷愚者。古人取字方法很多,其中有一方法是取与名相近之义,“谦行”一名本意是取“谦卑自省,人之步趋也”,与醒世之迷愚者也算是相通。
③1938年11月13日,长沙文夕大火,详情请百度一下。因为跟衡阳保卫战一样,过程十分复杂。
④具体出处不明,应该就是个古风的原创句子,大意是“这一辈子为什么会过得这么漂泊孤苦呢,是因为喜欢的人不在身边,两个人在不同的世界,再也不能在一起了。”
⑤《伪装者》台词。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shukuai.com--- 书快电子书论坛【靳惜何夕】整理
附:书快电子书论坛 http://www.shukuai.com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