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水中望月(1 / 1)
不管怎么说,娄昙月的计划都没成功,反而让她和二皇子更扯不清了。在离开云清寺的最后几日,她再没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回到丞相府后只能暗自生闷气。
时间过的飞快,黎槿偶尔会想起沙威,但忙碌的日子没法让她想太多。从云清寺一回来就加紧赶织公主的嫁衣。
不知不觉来到大盛快三个月,眼看着巴拉大汗快到,黎槿也终于将嫁衣织好了。宫中的御用制衣也将黎槿要求的白色丝绸内衫做好送了过来。
哪怕盛安公主再不喜欢嫁给巴拉大汗,再不希望嫁衣织得太快,在看到黎槿织好的嫁衣后,也高兴地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只见,盛安公主一身淡粉色,内里是白色绸衫只露一段白底绣粉花的领口;外穿一件粉色斜襟中厚毛线织衣,织衣简洁中带着精致,下摆处织有大小不同的浮雕花,取桃花样式;外罩一件大拖尾长衣。整件嫁衣最华丽的地方就体现在这件外衫上,外衫是用极细的仿现代马海毛织成的拼花衣,同样采用桃花样式间用网格连接,上零散坠有珍珠大小的同色毛线小球与同样大小的珍珠错落有致地布满整件长衫。
为了搭配衣服,黎槿还细心地钩了几朵桃花发饰以及丝绸和勾花拼接的粉色盖头,外加相配的勾花围巾和手套。
盛安公主一身打扮起来,既华丽又带着仙气。别的季节想要穿的美很简单,轻纱和丝绸都能做出及其美丽的衣服。冬天却是这里所有女性最不喜欢的季节,每日只能穿着臃肿的内放棉花外包绸缎的衣服,美感差了很多。
不得不说,黎槿用毛线织的衣服既满足了人们保暖的需求,还满足了女人对美的追求。而且重要的是在这里,这样的织衣就是独一无二的。
一旁服侍的宫女看到后,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心里对黎槿很是佩服。
盛安公主特别喜欢这件嫁衣,暂时让她忘记了“和亲”这件不开心的事。因为确实满意,就先赏了一根金簪给黎槿。至于公主答应赏赐的金银制的钩针棒针针,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到,需要时间找工匠制作的。
黎槿的心放了下来。一心等着沙威回来,就可以回家了。她想乌日娜一家了。
过了几日,黎槿突然被告知,巴拉大汗之前允诺的聘礼和人马已经到齐,第二日盛安公主就要去阿古国和亲了,黎槿可以一起回去。但是巴拉大汗和沙威因为一些原因只能在边境等他们。去阿古国的路上则由二皇子盛丰尧护送。
黎槿有些疑惑,却也没多想。只是有些不好意思,之前答应给俞诗函和文心悦织件东西,可是时间不允许。她只能留书一封让人帮忙送去了兵部尚书的府上。另外公主允诺的金银钩针和棒针还没有做好。黎槿也就不想了,毕竟她也不是为了这样的赏赐而来的。
第二日,黎槿和留下阿古国士兵在皇宫外等候盛安公主。
盛安公主出来的时候,大家全部震撼了。二皇子骑在高头大马上先出来,然后是八百送亲,后跟着一架及其华丽的马车,马车很大,上装饰着粉色纱帐,盛安公主坐在里面,却是没人能看得见。
旁边跟着八个盛装打扮的媒婆,后面紧接着跟着的是一百个陪嫁丫鬟和一百个奴才。最后长长的就是抬着嫁妆的送亲队伍了。这真是公主待遇,何止是八千送亲,两万也有。真真算得上是“十里红妆”了。
黎槿和阿古国士兵跟在队伍的后面。这名扬整个大盛的送亲队伍就出发了。
一路上,黎槿坐在马车里,隐隐有些不安。总觉得有什么地方很奇怪,却找不到原因。比如,为什么巴拉大汗说好了却没有来盛京亲自迎接盛安公主,沙威也没有回来甚至没有捎口信。黎槿问了几个阿古国士兵却也都不知道。
另外,盛安公主一路上,都没有召见她,当然,也许是因为作为新嫁娘不能这么做,可是依盛安公主的性格应该不会这样啊。
想不出原因,黎槿只能在马车上随意织些小物,想着马上就要见到沙威了,先织了一副手套,想着要回家了,又给娜仁和乌达木织了个小熊猫玩偶。
这日,和亲队伍到了阿古国边境。二皇子让大家暂时休整,计划当日过境。
黎槿因为在队伍的最后,只能看着远远的国境线对面黑压压的一群人,猜想应该是巴拉大汗和沙威的迎亲队伍吧,心下高兴了起来,就要见到沙威了么?
他们这和前世正常的男女朋友太不像了。没有直接表白的话语,只是交换了信物,甚至刚确定心意,就分开了。
长长的和亲队伍走了很久,终于到了阿古国的地界。由于队伍太长,黎槿还是没有看到巴拉大汗和沙威的身影。他们在和亲队伍的最前面走着。
不知道为什么离部落群越近,黎槿心里就越不安。到达部落群的时候正是夜晚。黎槿跳下马车深呼一口气,刚想活动一下筋骨。就被一个黑影一掌劈晕,然后失去了意识。
黎槿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在一个陌生的毡帐里,回想了一下发生了什么事,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不是被绑架了吧?可是又不像,自己的双脚可以活动,只是双手被反绑着啊,而且周围一个人都没有。
黎槿笨拙地跳下床靠在床沿将绑在手腕的麻绳向床沿蹭去,费了好大力气,麻绳终于断了。
黎槿走到门口轻推了下门,门是锁着的,又将耳朵附上去,听了听,外面居然没有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管怎么样先出去再说,黎槿看看周围,什么可以用的工具都没有。突然灵机一动,她随身带着盛安公主之前赏赐的金发簪,正好可以用。好在是蒙古包都是用羊毛毡搭建而成的,黎槿用发簪使劲在羊毛毡上划。不知道过了多久,黎槿终于将毡帐划出一个洞来,正好可以供她钻出去。
黎槿出来看到外面的景象愣住了,还是夜晚,应该自己昏迷的时间不长,想想将自己绑来的人估计对自己也没什么恶意,不然不会连个看守的人都没有留。
草原上迷路是很正常的,到处都是长得一模一样的草地,白天都分不清楚方向,别说晚上了。好在阿古人和前世的蒙古人一样,也使用了类似于敖包的方法做标识。
阿古人会在不同的地方堆一个很大的石堆上面插着树干,树干上留有方向的标记,还挂着很多彩色的布条。
黎槿顺着古纳河,看着敖包慢慢地摸索着往回赶,黑夜的草原是很危险的。黎槿很担心被草原狼盯上,可是这样的情况,她不得不往回赶。如果这时候能有匹马就好了。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黎槿远远地看到有一匹马跑了过来,黎槿赶紧迎上去一看,马一身黑色鬃毛,额头上有一簇白色的火焰形的标记。黎槿心想:“这不是查干巴日放的马么?而且是那匹头马—朗日,它怎么跑出来了?”仔细一看马身上居然有血,黎槿心下一凉。
“难道、难道是乌日娜她们出事了么?”
黎槿翻身一跃上马,轻抚朗日的鬃毛:“乖,朗日,带我回部落。”
朗日看起来很焦躁,一直不愿挪动步伐,黎槿安抚了许久,朗日终于一个转身,向部落群冲去。
黎槿心跳得很快,她恍惚地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了“你们千万不要有事!千万不要有事……”
秋季的草原已经很冷,寒风冽冽,黎槿和朗日逆着风飞快地跑去,在离部落群不远处,朗日停下不再向前。黎槿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
“这、这就是打仗么?”满眼得尸体、鲜血以及无数长刀短剑打斗的人。看着如人间炼狱一般的场景,黎槿眼泪模糊了双眼,她不现实的希望这只是自己的一场梦,却不由得跳下马,向前走去。
她看到一个曾经见过却不相熟的小男孩趴在地上,只有三四岁大的样子,小小的身躯满是血迹,周围全是她认识、不认识的阿古族人。
黎槿抱起那个孩子,用袖子擦了擦他满是鲜血的脸,心里涌起无限的悲哀。心下一紧“乌日娜她们怎么样了?还有沙威呢?”
眼前的场景让黎槿无法思考太多。轻轻放下小男孩,黎槿慌忙向记忆中的方向跑去。人们早已乱做一团,险险避过几个刀身,还没到乌日娜家。远处就传来尖锐的呼喊声。
“额客!额客,救我!阿可赤!”
黎槿一惊,这个声音是娜仁!眼前的一幕让她肝胆俱裂。娜仁正在被一个虎背熊腰的男人侵犯着,惨白的小脸布满了鲜血和泪水,衣服早已被撕碎扔在一边。
黎槿难过地哭了起来,她捡起旁边掉落的一把刀,想也没想就砍了过去。刚刚还在驰骋兽欲的男人倒了下去,黎槿害怕的浑身发抖,刀掉落在地,从没杀过人的黎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杀人了。
一旁的娜仁还在凄厉的哭着。黎槿回过神来慌忙脱下衣服将娜仁裹住抱起来,娜仁像个破布娃娃一样,眼神没有焦距,只是嘴里一直念着:“额客,额赤格都死了!额客,额赤格都死了!”黎槿更是心碎摸着娜仁散乱的头发:“娜仁,娜仁,阿可赤来了,你别怕!”
娜仁一动不动放佛看不到任何人,嘴里还在念着:“乌达木也死了,乌达木也死了……”
黎槿僵住了,她好不容易拥有的家人啊!黎槿愤怒地就想拿刀和那些人拼命。可是,娜仁怎么办?
周围的杀戮依然进行着,情况危急,黎槿哪怕再难过,也只能将理智拉回。必须带娜仁离开这里,黎槿抱着她就向远处的朗日跑去,朗日很有灵性,一直在原地等着。
黎槿东躲西躲,在被砍伤了一条腿后,终于幸运地跑到了朗日身边,先将娜仁扶上马背自己也爬上去将娜仁护在怀里,朗日像箭一样冲了出去。
深夜的草原,两人一马撒下一路的血迹。天边的明星照不亮黎槿心中的阴霾,呼啸的狂风吹不散黎槿心中的痛楚。黎槿终于忍不住大吼一声:“这是为什么!”眼泪却像决堤的洪水再也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