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来自异世的编织技艺(1 / 1)
黎槿穿越到异世,一直生活在最北方的阿古国。转眼,七年的时间过去了。黎槿对这个时代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这里不同于中国古代的任何一个朝代,部分文化有一致的地方却不完全一样。
黎槿所在的异世大陆大致分为三个国家。从北到南依次为阿古国、大盛国和南浩国。
大盛国和南浩国的文字与中国古代的繁体字大体一样,读法也一样。至于阿古国语言,和前世蒙古族语言类似。为了通商阿古人大都懂一些大盛语,平日阿古国人都是两种语言混着说。
所以,即便黎槿刚来的时候听不懂阿古语,用类似大盛语言的汉语也是不妨碍沟通的。
阿古国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匈奴,蒙古部落,属于草原游牧文化。
美丽的古纳河贯穿于阿古国和中部的大盛国。阿古国不仅拥有广袤的草原,也有茂密的森林。森林位于草原偏西部,森林和南北走向的阿尔山将整个草原分为东大西小两部分。
阿古国对外自称一国,内里却早已分崩离析。经过上一任首领争夺战,三王子巴拉战胜了大王子赤那占据了东部草原,赤那则被逼到了西部草原。中部森林居住着神秘不与外界交流的乌部落。
黎槿和娜仁一家住在三王子巴拉统治的东部草原,也许是黎槿来到的时机好,并没有经历过首领争夺战,这七年过得平和稳定。
可是,了解了情况的黎槿却忍不住隐隐担忧。之前听说,曾因为干旱,在牧草枯萎的年份,无法生活的阿古国人也曾当过马背上的剽窃者,袭击过大盛的种田人。
对中国古代历史有所了解的话,便会知道古代匈奴这样一个民族有着怎样的性子。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的草原文化,每年随季节逐水草而居,过着来回游荡的日子。如果遇到灾年,便无法生活。环境影响性格。他们马背上的生活就只剩下两件事:扬鞭放牧、挥刀杀戮。前者是物质需要,后者是精神追求。
阿古国所处的环境和历史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半奴隶半封建社会的阶段。加上大盛、阿古和南浩国,三国之间曾经也发生过几次大大小小的战争。黎槿忍不住担忧未来可能也会打仗,到时候怕是不会安稳的。可是对于一个普通的女子来说,也没有什么办法,慢慢地平静的生活模糊了她的这种感觉。
日子一天天过去,黎槿对乌日娜一家的感情越来越深。当时黎槿被救,乌日娜还未怀孕,娜仁出生后可以说是黎槿看着长大的,所以对黎槿特别亲近。
现代没有去过草原的黎槿虽然热爱草原,也喜欢听蒙古族的歌曲,偶尔也会教娜仁和乌达木一些前世听到的曲子。两个小家伙都很喜欢。
除此之外,前世的幼师专业毕业的黎槿除了看孩子,在有很多羊群的草原,还能用上的就是自学的编织能力了。
在前世,对于八零后还好,因为小时候受到母亲等老一辈人的影响,多数见过也算是了解这种手艺。即使后来机器编织取代了手工编织,也还是有不少手工编织爱好者。
黎槿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门劳作课居然也教过几次织毛衣。等到长大,商场里却几乎寻不到毛线的身影了。不得不说很是令人遗憾。
黎槿一般在网上学习编织,买毛线几乎只能网购。不过黎槿相信,凡是喜欢美、欣赏美的人,也一定会喜欢这项手艺,定不会让手工编织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当时阿古人对羊毛的利用大致都是制作羊毛毡,虽然也从大盛国用棉花纺线织布的技术中摸索出一些利用羊毛纺线编织的方法。不过,也只是简单的经纬线交错织成一个个平整没有什么花纹的毯子。黎槿在前世看过很多各国的花样,比如经典的爱尔兰拼花,花样精美,构思巧妙。
通常,编织一般用钩针勾花,棒针织毛衣。技术熟练且有巧思的编织能手,在熟练掌握编织的基本方法和针法后,可以随意组合排列设计出不同的花样。棒针、钩针针法也可以运用在同一件作品中,从衣服,家居用品,到玩偶都可以织出来。
黎槿手艺不错,可是当时年龄太小,也不能一时全部施展。只能暗自寻机会。一时想出个羊毛纺线;一时发明出一套棒针、钩针。编织的花样也是装着慢慢摸索出来的。
近来黎槿给乌日娜织了一条毯子,是用钩针钩的一朵朵向日葵花朵拼接而成的。天冷,为了增加厚度达到保暖的功效,采用的是粗线。线是用很简易的木质纺锤自己纺的。钩针棒针也是木质的,是查干巴日根据黎槿描述的样子用匕首削出来的。
另外,为了增加毯子的弹性,钩的是立体的花瓣,成品虽然没有向日葵的黄色和咖色,只是最朴素原始的米色,却也惊艳了娜仁一家。
娜仁特别喜欢黎槿织的毛毯,每天小娜仁都会在毯子上滚来滚去,一直夸赞毯子“像羊奶一样美,像云朵一样柔软。”
娜仁在听说黎槿本领不止这些,还答应给自己织个像山丹花一样的红色大衣。每日都期盼早日能穿上美丽的衣服。
要织一件红色的大衣,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需要会染色。黎槿会编织,染色却不在行。好在乌日娜知道几种颜色的染法。黎槿也跟着学了几手,不过大多还是乌日娜动手染的。
把毛线染成红色需要用一种叫“红蓝花”的植物。“红蓝花”与前世的“红蓝花”一样。
有传说称,中国古代的匈奴人用这种产自焉支山的“红蓝花”做成可以涂抹在脸上的红色颜料;这种颜料也因为产于焉支山并由阏氏首先使用而得名,中国“胭脂”一词也就是这么来的。阿古国的“红蓝花”也叫“红蓝花”,胭脂却叫做“红粉”,简单易懂却少了一种柔美的意味。
“红蓝花”在草原上随处可见。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捣去黄汁,便可制成红色的颜料了。
知道今日乌日娜染出了红色的毛线。娜仁兴奋地把黎槿从河边叫了回来。
黎槿看看手中的红色毛线,笑着对娜仁说:“不要着急,阿可赤一定给你织一件最漂亮的大衣!”
娜仁开心地搂住黎槿的胳膊兴奋地大喊大叫。
这次,黎槿打算用棒针给小娜仁织一件浮雕花大衣。浮雕花并不难,只是利用反正针的手法使得同一平面的毛衣呈现出浮雕般的立体效果。整个花型选用高低不齐、错落有致的带叶小花丛。款式则选择现代对称的连帽开衫,袖子和下摆呈扇形散开。另外,配小姑娘毛绒球是不可缺少的。帽子下和腰带上可各配上两个米色本色毛线球,必定可爱。
听完黎槿的描述,娜仁兴奋的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还把远处放牧的小乌达木叫过来一起看黎槿开工。
黎槿笑笑“这又是一对青梅竹马么?”
娜仁个子不高,用料少,也织的快,差不多一个月,大衣就织好了。
小姑娘一身火红,衣摆和袖口的花丛相互呼应,立体的仿佛草原上盛开的花朵。下摆露出一些米色的长袍恰巧与胸前腰间的米色毛球相配;脚蹬一双卡其色牛皮短靴。
黎槿心想这不一活脱脱的现代萌系小姑娘么,只是头发更长,不过这样也更加可爱了。
兴奋的小娜仁狠狠地在黎槿脸上亲了一口,一会儿朝额赤格查干巴日显摆,一会儿向额客乌日娜撒娇,这会儿又跑去和乌达木一起到河边放牧去了。
“小瑾,你这手艺可以当咱们部落的专属制衣了,到时候肯定有很多勇猛的小伙子喜欢你……”
乌日娜和查干巴日都希望黎槿可以有更好的出路,只是黎槿顾虑太多,一直没有让太多人知道她的能力,这也多亏了娜仁一家的毡帐离部落群有段距离。
草原很大,乌日娜一家专门给首领放牧,牛羊都有;一直独自居住在部落群五六里地之外。娜仁一家、黎槿、乌达木,分住三个毡帐,不过粘人的娜仁偶尔也会跑到黎槿的毡帐里和她挤着睡。
至于要不要通过自己的手艺得到首领的赏识,还不好下决定。
黎槿根据模糊的记忆推测这具身体很可能是大盛人。即便阿古人现在不计较,等到打仗的时候,保不齐会受到牵连。部落这三王子巴拉应该不是个简单的人,不然也不会抢了大王子的王位。再没有想好未来道路之前,黎槿决定暂时按兵不动。
日子一如既往,黎槿织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乌达木、乌日娜和查干巴日也穿上了黎槿亲手编织的各种大衣。向日葵毛毯也织了几条。
某日,另一个为首领放牧、名叫图兰的男人在拜访查干巴日的时候,看到黎槿织的毛毯,硬是拿了很多羊毛换了一条去。
黎槿也担心过,不过转头一想“纸是包不住火的”顺其自然就好,等传到首领耳朵里,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
可意外总是让人猝不及防,逼着你改变原本的步伐。之前与黎槿交换毛毯的图兰,为了讨好首领,第二天就将毛毯献给了首领。
巴拉大汗大喜,他怎么说也是堂堂阿古国的首领,却也没见过大盛还是阿古有这么美丽的毛毯,于是询问其来历,知道是被乌日娜一家收养的黎槿织的。
巴拉暗想这黎槿虽为大盛人,却也可用。拉过来当他首领阏氏的专属制衣,一来可以讨好媳妇儿;二来可以教族人编织大量的毛毯卖与大盛,也是个赚钱的好方法。
黎槿暴露了,这比她预想的早了很多。当然这不是什么坏事,但也不是什么喜事。黎槿还没想好其中的利弊,就要进入虎穴。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伴君夫人也如伴虎一样差不了多少。好在自己也不是什么天香国色,怎么也不可能发生被首领看上,再与阏氏争风吃醋这样狗血的宫斗戏码吧。如此一想,黎槿才放下心来,等待着被首领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