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1 / 1)
好像是上次那个摄影展,那个叫陈西的摄影师,让人印象深刻。王剑飞换了好几个角度观察,从岗哨旁斜过去的角度,景像真的非常像陈西的那张照片,特别是落日余晖的时刻。他奇怪的是,陈西怎么登得上这座小岛?东南亚的小海岛相似的很多,陈西如果是在别处拍到,也不是没可能。
南部边境。
林亦凡率众伏身在草丛中,一场伏击战即将打响。
枪声响起,一枪一个,干倒一片。林亦凡派人断后,以防敌人留有一手,从左方或后方突击过来。
这时,却收到上级命令,让林亦凡率兵果断全歼敌人,一个不留。
林亦凡内心疑惑,这场伏击是为了那个重要线人,怎么会是全歼不留活口?
又收到情报说,这群敌人是恐怖组织敢死队的人肉炸弹,就这一群,不会有支援。
有些线报就是无间道,那些卧底虽然身在敌营,但敌营放出的信号也未必是真的,有时可能故意模糊视线,放出假线索,战争中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上级再一次命令,命伏击小分队集中所有力量,五分钟内歼灭敌人,坚决不放一个人肉炸弹入关。林亦凡凭多年的警觉,汇报说左翼可能遭遇突击,必须派人防卫。
上级强硬地打断:“若时间拖长了,敌人后方发觉,采取下一步计划,你负得起责任吗?情报非常可靠,左翼突击是敌人的烟雾弹!”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林亦凡只能率众顽强打击。
果然不出林亦凡所料,一支敌对份子从左翼包超上来,来势凶猛,似乎这支才是敌人预伏的真正具有对抗力量的武装队伍。
真正的困难才降临,真正的战斗才开始,要命的是上级已下了错误的命令,当你发现是个错误,一切已无法挽回,在枪炮无眼的战场上,子弹穿过脑袋只要一秒钟。
好在林亦凡坚持自已的判断,临时紧急调遣了一支小队前去应战,稍稍拖延那队从左翼包超上来的敌对份子。这边的小分队已完美地干掉了正面突击的全部。左翼那边遭遇强势,林亦凡率部赶去支援。
一抹熟悉的身影从远处掠过,这场伏击战已演变成一场遭遇战。
王剑飞拿枪的姿势,林亦凡真的太熟了,这个动作他们练习了成百上千遍,已深深地记在肌肉里。
本来可以一枪爆头的,他却打在了胳膊上。见身边的人挂彩,林亦凡想不了那么多,只有迅速打退敌人,才能阻止与王剑飞对决沙场。
这股力量并不是由王剑飞指挥,他也只是其中一员,这倒好办了。
这支队伍不知是何目的?来势汹汹,却无心恋战。
子弹嗖嗖地从头顶上飞过,林亦凡这边挂彩的又多了几个,也许是正面力量被全歼,这支队伍需要保存实力,也许是惧怕解放军这边又来后援部队,大打了一阵后,疯狂往后撤退。
上级指示:不追赶,立即收队。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