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和亲风波(三)(1 / 1)
第二十二章:和亲风波(三)
三天三夜过去了,短短三天,对于某些人来说如同度日如年。
赵浩然每天以酒为伴;皇帝也是唉声叹气;杨云溪则是每天来到旖旎殿门口,守在门口一刻也不曾离去。
杨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心里也说不出的难受。
赵诗婷依然没日没夜的抄佛经,悉数将饭菜倒入湖中喂鱼……
次日清晨,一连几天的好天气今天突然就变了,虽然还是像往常一样寒冷,可今日却冷的出奇。环儿准备好了热水,一路向殿内走去,这出去才一会,回到殿内后,感觉外面不是一般的冷,如同在冰窖里走了一圈似得。
环儿又来到她寝宫门口:“公主,公主。”门外的环儿叫了几声也没听到里面有人回答自己,便推开门进去,来到卧房。
脚刚踏进来,却看到赵却诗婷已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环儿大惊,马上跑上前去,将她抱起,然后冲着外面大叫:“来人,快来人啊!公主昏倒了,快来人啊!”
一直在外面不曾离开的杨云溪听到里面环儿说公主昏倒了,也不顾侍卫的阻挡,冲了进去。
环儿半抱着赵诗婷,想把她抱起来,这时,看到杨云溪冲了进来,一时之间,如同有了主心骨,哭着道:“杨公子,公主她……”
杨云溪大步上前接过环儿抱着的赵诗婷,急吩咐:“环儿,快去请太医。”说完,将她抱了起来放回床上。
环儿应了一声“是”匆匆走了。
看着床上的人儿脸色苍白无血色,全身发热,口中一直喊着自己的名字。而且一直抓着他的的手,就好像知道是杨云溪一般,怎么都不放,别提有多心疼了。
杨云溪单手接过环儿递来的手巾,来回给她在额头上轻轻擦拭着。
不一会的功夫,去请太医的小喜子便回来了。而且皇上、太医,太后也都来了。杨云溪只好从她身旁离开,可赵诗婷依旧不放,死死的抓着他的手不让他离开。无奈,皇上示意他陪着她。
太医给她号了一会脉,发现她气少息促,心音低钝,周身发热。又伸手去翻了翻她的眼皮,只见她眼中有些许血丝,应该是不眠不休造成的。
这时,昏迷中的赵诗婷可能是很难受,一手紧抓着杨云溪的手,一手扯了扯自己的衣襟,梦呓:“师兄……师兄,婷儿不想嫁……你带我离开。我要离开……”
梦中,赵诗婷紧紧抓着林允之,让他带着她离开。她看不清林允之的神情,只感觉他一直看着自己,只是不言语。过了一会,她好像听到杨云溪的声音,她听到他一直在呼唤她。
“云溪哥哥……”梦中的赵诗婷轻吟一声,好像又想起什么似得,身子蓦地一僵,一直抓着杨云溪的手突然放开,紧蹙眉头,呜咽道:“不,我不能走,不能走。”她的声音越来越小,还摇晃着脑袋,眼角也沁出晶莹的泪珠,“我要是走了,和亲怎么办?不能走,不能走……”许是极力隐忍着,她低声啜泣着,那瘦小的肩膀也一抽一抽。
杨云溪呼吸一窒,伸手拭去她眼角的泪水。这是他见她第二次哭,还是在梦中,顿时心痛欲绝,鼻子一酸,眼泪差点也掉出来了。
看着赵诗婷情绪激动了起来,太医立即让杨云溪将赵诗婷平卧,并用手指掐压她的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过了一会,又取出银针,针刺合谷,足三里等穴位。片刻过后,她终于安静了下来。
太医收了银针,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回禀皇上、太后,公主这是虚脱,公主这几天应该是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加上悲伤过度才导致的虚脱,看样子是实在撑不住了倒在地上这才受了风寒。”
坐在床边的杨云溪心里本来就难受的紧,现在听到自己心爱的人不吃不喝也休息,心疼的无法言喻,却是无奈:“皇上,婷儿已经这样了,还要将她下嫁到番邦吗?”
皇上蹙眉看着他不语,他还能说什么呢?
杨云溪又道:“难道皇上还没看出来,她不想嫁吗?她只是不想皇上您为难。”
从她刚才的梦呓中不难听出,她想离开。而她口中的师兄,一定是她最信任,也是最依赖的的人,否则她不会让他带她离开。
“放肆!”坐在一旁的太后一掌拍在桌子上,怒道:“还有尊卑之分吗?”
“母后不要说了,云溪说的对,如果婷儿没回来呢?她自小就离开了,现在刚回来却要让她承受着与自己意中人分开下嫁到番邦。这些本与她无关,为什么要让她承受这些?难道母后看不出婷儿讨厌皇宫的生活。如果让她背离心爱之人去嫁给一个妻妾成群的人,她会受得了吗?”皇帝微微扬起头,看向自己的母后,义正言辞的开口:“母后,儿臣想好了,儿臣要取消和亲。”
太后大惊,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这样说:“旭儿,一旦开战,有多少百姓又要遭殃?这些年边关好不容易安静下来,如果只因她一人,又将重燃战火,这是你想看到的吗?”
“母后!”皇帝加重了语气,不悦的开口:“婷儿已经这样了,您让她怎么成亲?”
太后斩钉截铁的道:“婚期延后,皇儿,生在帝王之家,又有多少事是自己能做主的。”
“母后,大宋好歹也是一个大国,与安南这种小国开战,吃亏的是他们自己,至于和亲的事儿臣自有主张,儿臣送母后回去吧!云溪,好好照顾婷儿。”言罢,皇帝不顾太后那愤怒的神情,搀扶着太后出了旖旎殿……
昏睡了两日,赵诗婷终于清醒了过来,只是醒来没多久,又睡着了,太医也只是说她身体太虚弱,养几天便可。
杨母也进宫来看了看她,见她没醒,呆了一会,便回去了。而杨云溪为了方便照看她,便在原来赵浩然居住过的鸿德殿里住了下来。
御膳房
“李公公,麻烦你帮我看着这包东西一下,我去一下茅房马上回来。”御膳房的太监小安子捂着肚子,一副急不可耐的把一小包东西塞进他的手里转身就要走。
李公公不明所以,一把将他抓住,疑惑的看了一下那一小包东西,道:“小安子,这是什么东西!还用我帮你看着?”
小安子做贼似的往四下看去,快速吐出三个字:“曼陀、罗。”
李公公大惊,险些没把药包扔出去,一下子捂住嘴,压低声音:“小安子,你不要命了,你要这曼陀、罗作甚?这可是毒药。”
小安子此时急得脸都变形了,急忙道:“李公公莫慌,同我住一起的小太监不小心摔坏了腿,听说这个可以镇痛,所以他托人从宫外捎了些,不跟你说了,我先走了。”言罢急匆匆的撒腿就跑。
看着跑开的小太监,李公公摇头笑了一下:“这小安子还挺重义气。”
正在这时,外面有一个小太监大叫道:“李公公,你过来一下,外面有人找你。”
“真是的,那么多事。”李公公细声细气的开口,然后将药放在灶台上快步走了过去。
熬好了鸡汤,准备来熬药的杨云溪这时又回来打算继续熬药,刚走近,就发现药罐旁除了自己的包药旁好像又多出一包。
杨云溪喃喃自语:“看来真的是忙晕了。”摇摇头笑了笑将药一同放进药罐里正准备拿去熬。刚走两步,就听到有人喊自己:“杨公子,我来煎吧!”这时一旁的另一个太监走了过来,将他手中的药罐接了过去:“这种活杨公子也做不好,还是奴才帮您吧!”
“那麻烦你了。”杨云溪感激的看了他一眼,看来自己人缘还是不错。
那小太监憨厚一笑,有些腼腆的道:“不麻烦,小人这条命还是公主救的,再说只是熬熬药,算不得什么。”
杨云溪也不想多说,道了声谢就走了。
回到旖旎殿,还未曾进入殿内,就见环儿轻轻的走了出来。经过这件事后,赵诗婷就很容易受惊,哪怕是走路比平常稍微重一些她都能惊醒了。看着做贼般走出来的环儿,杨云溪低声道:“环儿,公主还没睡醒吗?”
环儿点点头,低声道:“公子刚走一会公主就醒了,只是很快又睡了。”
杨云溪交代了她一些事情后,就进了卧室,来到床边,看到她睡得那么沉,还是轻声将她唤醒。
被唤醒的赵诗婷明显惊了一下,睁开眼看到是杨云溪,松了口气,道:“云溪哥哥,怎么是你?”说完微微抬头看了看外面。
“看什么呢?”杨云溪将她扶起半抱着靠在床上,道:“这两天我一直都在,只不过你身体太虚弱,大多时间都在睡觉。”
赵诗婷错愕的道:“一直都在?”
杨云溪将桌子上的素粥端了过来,道:“怎么?”
赵诗婷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她上次也只是去给杨母祝寿,结果流言满天飞。这次,他留在宫中照顾她,她恐怕再也不用出门了。
赵诗婷叹了口气,低下头,惆怅的道:“难道云溪哥哥还嫌我的名声不够坏?”如今,他们这种关系,算什么?自己,即将成为他人妇。
“说什么胡话?”杨云溪将素粥递给她,道:“婷儿莫要多想,这次不会再有人说什么了。皇上已经打算赐婚了。”
“什么?”赵诗婷闻言,手一抖,差一点就打翻了手中的素粥:“赐婚?什么赐婚?”
“哎!”杨云溪叹了口气,生怕她听完他的话后又一时激动打翻了碗,就从赵诗婷手中接过碗,道:“自然是给我们赐婚。不过要等安南王回来,取消了你们和亲后,再下旨赐婚。”
赵诗婷这次没有激动,重新接过他手中的碗,慢条斯理的喝了碗里的素粥。喝完粥后,又喝了一点鸡汤,杨云溪这才把这几天发生的事告诉她。
赵诗婷昏迷的第二天早朝,皇上就提出了要取消纤纤公主的和亲之事,另外,还要给杨云溪二人赐婚。那些元老级的朝臣自然极力反对。说这一旦取消和亲,安南王要是挥兵中原怎么办?
皇上似乎早已想好对策,只说公主身体极差,如今旧疾复发,不宜远嫁他乡。另外,宫里公主众多,另外挑一位公主便是。
旧疾复发?众大臣还能说什么?虽然皇上封锁了消息,可这些大臣也不是傻子。公主是否有旧疾还不好说。可这旧疾早不发,晚不发,偏偏这个时候复发,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位公主不愿意嫁。
不过,只要和亲没有取消,这些大臣也不想干预皇家的事。
赵诗婷听了一会,面沉似水,道:“若是安南王不依呢?”
杨云溪闻言,沉默了片刻:“桥到船头自然直,婷儿不必考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