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二十六章:夜半惊梦血光起(1 / 1)
第二十六章:夜半惊梦血光起
黑暗无边,人山人海,拥挤着吵闹着奔向一个地方,各种各样的表情出现在人们的脸上,李治茫然的看着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他们要去那里?要做什么?迷茫的随着人潮的方向涌动,想看看原因所在,知道一个高台出现在眼前,李治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来观看他人被斩首的。
但是砍头有什么好看的,除了一片血腥还有什么,看着他人死亡很好嘛?李治很疑惑,以前遇到血腥的场合他都会绕着走,可是此刻纵是想要离开此地身体却不听从他的指挥,继续的向前方走去,只是越向前心中越是恐慌,其中还伴着深深的愁绪哀伤,为什么会如此呢?李治不明白,只好继续向砍头台走,想找到其中的缘由。
此时砍头台上已经有一人被押上来,人群又一阵沸腾,李治睁大眼努力的想要看看那人的长相,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都看不清那人是谁,只是隐隐的感觉那个人很熟悉,自己应该在哪里见过,而且那个人对自己应该也很重要,用力的思考还是想不出来,目光却是再也无法从那个人身影上转开,鼻尖也莫名的开始酸涩起来。
突然躁动喧哗人群一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在沉寂了片刻后有刺耳的一个声音响起:吴王李恪,涉嫌谋反,经查属实证据确凿,不忠不义不仁,罪无可恕,判其斩首之刑,即时执行,不得有误,行刑吧,别误了时间。
闻言李治脑中一片空白,刚刚怎么也看不清的人立刻变得清晰无比,甚至能看到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那个人不正是李恪吗?他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被砍头?混乱的思绪怎么也理不出一个头,李治只知道看着台上的李恪,自己也将随着他堕入无底的深渊。
恍然间李治发现李恪朝着他的方向看来,应该是再看自己,李恪的嘴动了动,明明没有出现发出任何的声音,李治却听懂了他说的什么,“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待到李恪说完台上的刽子手举起了刀。
不要!你不能杀他!李治失态般大声的喊出,然而却没有任何人听到他的声音,想跑到台上阻止无奈身体就像被固定住了一样动也不能动,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他什么也做不了,不要,他不要李恪死,他还没有来得及对李恪说出自己的心意,说他要与他在一起,所以李恪不能死,可没有人听到也没有人看到他,李治心如刀绞,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把刀慢慢的落下。
眼前出现一片血光,腥红的颜色,好似天地都要被染红,李治愣在原地,心变得空荡荡的,所有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消失不见,唯余下那个血色的头颅和头颅上那双不瞑目的眼睛,那双眼睛紧紧的看着李治所在的位置,无声的控诉着,指责着……
额头溢出密密的汗水,眼中也有液体流出,李治恍然的从梦魇中惊醒,看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才发现原来刚刚是在做梦,渐渐的从梦中回答现实,劫后重生一样,抚着床沿大口大口的喘着气,还好,那只是一场梦不是现实。
擦掉额上汗水,李治瘫软的坐在床上,回想起刚刚的梦境,那梦中应该是历史上李恪的结局,因为房遗爱谋反事件,被长孙无忌陷害被判死刑,带着不甘带着不满带着冤屈,就这样的告别了人世,人生就此落下帷幕。
只是刚刚的梦境太过真实了,真实的让他以为那就是真的,尤其是目睹李恪死亡时那种无能为力的无奈,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脑中又浮现出李恪在梦中的那个眼神,李治闭上眼睛摸着胸口,这里似乎还在隐隐的痛着,用力的把那一幕排除脑海,不愿意再去想,因为那是他无法承受的痛苦。
历史上李恪是在永徽四年处死的,离现在也没有多长时间,突然李治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困境中,自从他来到唐朝到现在,历史没有出现一丝的偏移,一切还是照着原来的方向发展,那么万一他改变不了历史该怎么办?那么李恪就要真的被处死吗?
不!李治极力的否定自己,不会的,他一定不会让那样的事情发生,他一定要改变历史,改变李恪的结局,他要让李恪好好的,让李恪登上皇位,让李恪受到万人的敬仰。可是为何越是这样告诉自己他越就开始不确定?自己真的能够改变历史吗?自己有那个能力吗?作为一个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的浮游他又能做得了什么?梦中的那种无能为力再一次出现,如果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恪被命运的齿轮绞碎又该如何?想到此,绝望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该如何?该如何呢?如陷入了死胡同一样,没有一条路可走,李治找不到答案找不到出路,但是他却知道那种在梦中体会过的失去的痛苦他不想在一次体会,不能让梦变成现实,只要如此让他付出任何的代价都可以。
突然李治非常想见到李恪,想看看他是不是还好好的,看看他在做什么,想让李恪随时随刻的在自己的视线中,这样才能让他放下一点点心,这个念头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给了现在死路中的李治一条出路,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见李恪。匆忙的穿了件衣服,李治不顾张文诧异的目光和叫声奔出了东宫,一路跑去吴王府。
在浓厚的夜色中将近奔跑了一个多小时,天色破晓时李治终于到达了吴王府,迫切的敲开门就向着李恪的房间奔去,没有敲门直接闯入了李恪的房中,急切的寻找着李恪的身影,在看到惊醒的李恪后露出了一抹微笑,没有断头台,没有血腥,没有头颅,他安然无恙没有事,这样真好,还能看到他,而后还未来得及说句话,李治如同用尽全部的力气也没有了支撑的信念,骤然的倒在了地上。
“九弟”被偌大的声响从睡梦中惊醒,看清来人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反应,面前之人就无任何征兆的倒下,李恪的心猛然的悬起,急忙下床抱起地上人向外喊人去找御医。
在触摸到李治的瞬间,李恪才发现李治竟然只穿了一件单衣,而且已经湿透,他的身上也全部都是汗水,这是什么情况?在寒冷的冬日,穿着单衣竟然会一身汗水,李治又为什么突然在这个时间来找他,究竟出了什么事?
静静的凝视着怀中的容颜,一个有一个猜测出现,有一个一个的被否定,最终决定让李治来给他答案。回想起李治在他面前倒下的情景,李恪眸中出现沉痛之色,他无法形容那种心情,但是他知道自己绝对不想再经历一次。
等待御医的时间漫长的让李恪几乎失去了耐心,终于御医姗姗来迟,在李恪阴沉的目光注视下为李治把脉,战战兢兢说出了李治昏倒的原因,“吴王殿下,太子殿下并无大碍。会昏倒是因为近来没有歇息好,再加上剧烈的运动导致的,只需要休息几日便好,臣这就开一副方子去给太子殿下煎药”御医逃命一样急忙的出去,因为李恪的目光太吓人了,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吴王殿下有这样的一面呢?
“去吧”李恪摆摆手让他退下,转头看向李治,没有歇息好,剧烈的运动,这是什么原因?李恪注视着床上的人,李治好像瘦了也憔悴了一些,没有歇息好是因为自己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吗?而剧烈的运动?难道说他是从宫中一路跑来的,再看看李治满身的汗水,他更加的肯定自己的猜测,可是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如此不顾一切的来找自己?难道是宫中有事情发生?李恪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测,若是有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突然李恪想起李治在昏倒时的那抹微笑,带着欣喜和释然,好像是恍然开朗笑容,难道是说李治想通了两人之间的事情,不在逃避了?应该是这样吧,不然李治不会送上门来找他,若是李治要拒绝自己他躲开自己还来不及呢,这个猜测让李恪心情大好。等李治醒来一定要问清楚,九弟啊,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李恪默默的注视着李治,轻轻的抚上他的脸庞,纵然如此,可是九弟你怎么能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你不知道那样会让我心疼吗,李恪觉得李治一定是上天给他的劫难,为他欢喜为他忧,他的每一个举动都牵连着自己的心,不过这个劫难他却甘之若饴,此生不悔。小心翼翼的把李治抱起,在他额上落下一吻,让人准备热水来为他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