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后记(1 / 1)
后记弗莱堡人有句话,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住在弗莱堡的人,另一种是想住在弗莱堡的人。
而
“弗莱堡”这个名字在德语中的含义——正是
“自由之堡”。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最初是试图从两个立场上进行表达:同盟国和轴心国,前者表现在被德军倾轧的犹太人,后者则是德军,并集中通过两位主角体现——你当然也可以将二者笼统地称为正与邪,但这正是本人,作为作者在这篇文里试图修正的。
战争,不管以何种理由,一旦展开,就绝无正义可言。写作过程,也是了解二战、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过程。
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一列列的士兵从面前走过——也许是苏联的,也许是德意志的。
有个声音再说:他们有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姐姐,弟弟,他们有妻子、孩子、同事、朋友、情人,他们甚至会有同性的恋人。
而他们之中,就包含着这场战役中阵亡的两百万人(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并不准确)。
对于本文,对于从后人的视角以研究或者只是好奇的目光去审视这些历史的人,他们仅仅是作为整体的存在。
可是,对于他们的亲人、爱人,他们一定都是绝无仅有,无法复制的那一个吧。
想到士兵们回家时,他们的妻子能从灰头土脸的队伍里一下子找到自己家那个
“亲爱的”,便忽然之间感到一种冲动。在为历史的宏伟叙事所震撼和感动的同时,有了一种想跳进那些小人物之中的冲动。
他们是历史的洪流中被裹携着身不由己顺流而下的枯叶、枝杈、泥沙;他们在推拒中始终无法自持。
但是,同为一个小人物,若干年后,也感受到了他们留下的某种讯息。
然后想为他们说点什么啊。
《他是我朋友》6 后记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