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她永远不会再爱其他人了(1 / 1)
春意渐深,许久没有出城的我和李濯决定去京郊的月山走走。
马车奔驰在一望无际的绿野,繁华竞艳,云舒天朗,这么好的天气,我不由微微一笑,放下窗帘。
“感觉这个冬天格外漫长呢,好在总算过去了。”我是真的高兴,路上就吃了两次点心,“过些日子我再去看看花砚,她一个人在清凉寺,一定很寂寞。”
李濯近来心情也很好,笑道:“是啊,如今天气暖了,去清凉寺的人也渐渐多了,你去看看也好。”
“听说十殿下感染了风寒,不知道最近怎么样了?”
李濯笑道:“不碍事,他身子向来强健,不会因为一点小风寒就倒下的,放心吧。”
下了马车才发现,山上却不像山下那么暖和,登山路上平添了几分寒意。一路上只有鸣鼓与菊丽跟着,伺候着我们喝了半壶热酒。李濯看我穿的少,又怕我受了风寒,又让菊丽为我加了一件棉外衫,将我紧紧拥在怀里。
我们慢慢爬着山,倒偶然能遇见别的爬山的人。看来天气暖了,人们也到底都想出来走走。
爬到半山腰,有个漱泠亭,我们便决定在这儿坐坐。
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便问李濯道:“对了,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去年我还在安乐宫时,看到璇姐姐的房间里放着一件男子的战袍,而且提起这事,璇姐姐总是有些闪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谁知,他听完后竟沉默了许久,才笑道:“这是八年前的事情了,当年宫里一度沸沸扬扬,只是现在很少有人提他了。你想听吗?”
“恩。”我用力点点头。
“张女御是已故的张尚书的女儿,张尚书当年在父亲刚登基立后时为母后出过很多力,因此张尚书临终前母后就把十岁的璇姐姐接进了宫。后来张尚书的妻子也去世了,一大家子人就这么散了,璇姐姐也就长住在了宫中。后来,乔贵妃一派得宠,他们却对此很有意见。乔贵妃说将璇姐姐养在宫里不合适,母后只好把璇姐姐送到本家亲戚家,钟硕就是那家的四公子。就在那时他们产生了感情,可是后来乔贵妃失宠,新人楚昭仪又没什么家世背景,母后就又将璇姐姐接回了宫。高中武状元的钟硕请求皇后把璇姐姐嫁给他,岂料母后竟不同意。”
“为什么?”我插一句嘴。
“因为母后想培植自己家族的势力,当然不能让外甥娶一个在朝中没有任何地位的璇姐姐啊。后来边境发生叛乱,母后建议父皇派钟硕去镇压。母后本意是想让他俩分开一段时间,也许就死心了呢。没想到年纪轻轻的钟硕竟然为国捐躯了。”
“啊?死了?!”
听了李濯的讲述,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他歪着头笑问我:“怎么?很意外吗?”
我点点头,一脸悲戚的神色:“是啊,谁能想到璇姐姐竟有这么一段悲伤的往事呢。”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经历,他们深埋在心底不是因为忘记,而是曾经伤得太深。”
“那我问你,皇后娘娘亲手把一对有情人拆散,就不感到愧疚吗?还有,璇姐姐为什么还要跟在她身边?”
他笑笑,眼眶有些湿润。
“其实,我三哥李恒一直都很喜欢璇姐姐,母后因为一直对郭贵妃一派有所忌惮,所以装作不知道。钟硕死后,母后觉得对璇姐姐有很大的亏欠,所以主动提出要给她和三哥做媒。聪明如璇姐姐怎能不知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坚决拒绝了这门亲事。她对母后说,她并不怨恨,还会像往常那样服侍母后,只是,除了钟硕,她永远不会再爱其他人了。”
遂王?
我大吃一惊。在宫里三年,从来没看出遂王对璇姐姐的心思。
“可怜的张女御,那件战袍,也许是她最后的念想了吧。”
李濯只静静听着,一时无言,半晌才道:“宫里面,这样的事再正常不过了。说到这个,我倒想起一件陈年旧事。”
“莫不是与徐内侍有关?”我问他。
“你怎么知道?”他有些惊讶。
“是我的直觉。”
李濯半晌才道:“是与徐内侍和琼妃有关。”
“琼妃?”
这下,我真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李晔幽幽道:“宫内许多人都知晓此事,却都三缄其口,因为这犯了宫中大忌。毕竟……内侍爱恋皇妃,于情于理,都不是什么值得津津乐道的事。”
我更加震惊,只听他又接着道:“琼妃娘娘本名隋丽染,是礼部侍郎的独生女儿。据说当年徐内侍与琼妃青梅竹马,感情甚笃,只因琼妃母家一心想攀高枝,才将她送入郡王府,也就是我父皇——当时还只是一名郡王的身边,成为良娣。出身贫寒的徐内侍一心恋着丽染,便自请入府,成为了一名内侍。后来丽染一步步从良娣,到婕妤,直到封妃,徐内侍始终不离不弃,默默守护在她身边。后来……据传闻说,琼妃被我母后害死于去往洛阳的路上,徐内侍却仍然没有丝毫埋怨,只是,听闻他常常独自一人在长生殿静坐。”
长生殿?我心里一动,那正是我与檀月第一次遇见徐内侍的地方。
“想不到,徐内侍竟有如此凄恻的一段往事……”最初的震惊过后,只剩下了扼腕叹息。
生于帝皇家,或者说,身在帝皇家,到底有多少隐痛?如今我成为陵王侧妃,也不得不卷入这些纷争之中,这是踏上自己的征途么?
想要离开长安的念头,越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