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我第一次见他这样(1 / 1)
转眼已是冬日,我已渐渐习惯了宫廷生活。虽被派往延嘉宫,李湛却待我甚好,也并无大的忧虑。心中并没有对于权力的争夺,也并没有如其他宫女那般,一心只想飞上枝头,倒也活得轻松自在。
雪后几日,我如常回到安乐宫请安,来到正殿,只有皇后与张女御两人。皇后神采飞扬,边饮早茶便看着什么书稿,见此情景,我便笑着问道:“奴婢给皇后娘娘请安,看您今日格外舒心惬意呢。”
“看着孩子们进步,做母亲的自然高兴。”
皇后只这样说,我却仍是不甚明白,一旁张女御笑着解释:“娘娘想昨夜命众皇子和公主赋咏雪诗,这便是诗稿了。”
皇后微笑着点点头,让张女御把昨日的诗稿给我看看。
第一篇是李濯的。他用笔有力,墨色浓重,字迹真真算不上工整,铺天盖地,倒有几分王者的霸气。
观猎(1)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第二篇是李湛的。他的字迹亦称不上工整,但比哥哥李濯来说淡雅了些。
雪夜(2)
冷壁寒灯焰欲收,卅年身计一狐裘。
雪花似掌难遮恨,风力如刀不断愁。
鸢攫高楼仍拉摺,鼠争深穴正啁啾。
残年大有拚身处,美酒盈船共拍浮。
第三篇是李潜的。他字体饱满有力,浓而不黑,与两位哥哥相比简直是珍品。
对雪(3)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第四篇字迹工整大方,一看便知出自女子之手。
冬韵(4)
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我有些奇怪,第四篇是何人的咏雪诗呢?恰在此时,殿外传来了宫女的通报声:“娘娘,张小姐到了。”皇后放下早茶,喜不自禁地朗声道:“快请她进来。”
片刻,走进一位身着粉衣的小姐。她身材高挑,眉清目秀,嘴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其姿态之优雅从容,仿佛每走一步,脚下都有一朵花在盛开。她的气度与宛妤有几分相似,但她们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位张小姐的气质来自于绝对高贵的家庭,大家闺秀的修养与优渥的生活。
“渊瑾给皇后娘娘请安,愿娘娘玉体康泰,长乐无极。”
皇后面色略有惊叹,继而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快起来,赐座。”
早有宫女上来为渊瑾小姐脱去外面的披风,她身姿优雅、缓缓地坐了下来。宫女上茶。皇后看着这一切,暗暗地欣赏着,就连一向从容淡定的张女御,也流露出笑容。
“想不到才短短的半年,渊瑾竟出落得更加水灵了。”
“娘娘谬赞了,小女哪里如此优秀。”
“本来这雪天是不该叫你过来的,可是看到你写的咏雪诗,又想看看你。”
“娘娘召小女进宫,是小女的福分。”
“近日可曾见过湛儿?”
“这两个月来并不曾见过。”
皇后轻轻拉起了渊瑾小姐的手,柔声道:“瑾儿,这皇亲国戚里,你和湛儿最为要好,你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也了解他的脾气禀性。你知道他自小便不好读书,沉迷于声色犬马,本宫作为母后,训斥他的话他也不听,你常在他身边,一定要多多提点他才是啊。”
“是,娘娘。”渊瑾小姐回答大方得体,“小女一直把湛儿当成是自己的弟弟,他做的有何不妥之处,我一定会让他改正的。”
“好,你去延嘉宫玩吧。”皇后拍了拍她的手。
渊瑾小姐起身再次行礼,披上披风准备离开安乐宫。皇后最后补充道:“瑾儿,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辜负本宫对你的期望。”
渊瑾小姐回身,深深地看了一眼皇后,旋即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张渊瑾,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真正意义上的大家闺秀。见到渊瑾,我才明白,这世界上有一种美丽,来自富贵,来自从内到外的自信。而这种气质,是我不曾也永远不可能拥有的。
我回到延嘉宫,本以为渊瑾小姐已经来了很久,不想她也是刚到。见到渊瑾的李湛说不出的高兴,这还是我第一次见他这样。不知怎么,我感觉心里有些微微的酸涩。
“空蝉,快给小姐倒茶。”
李湛吩咐我,同时又十分亲热地让渊瑾坐下。我感觉他们果真像姐弟一样那么亲密无间,无话不谈。
“小九,你好像又长高了。”
“是吗?真的呀!”
“你当然不觉得,可是我们好久没见了,我自然能看出来。”
“渊瑾,听说城东开了一家棋社,是真的吗?”
“你说的想必是墨林棋社罢,到那儿去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呢。”
李湛便抓住了渊瑾的手,撒娇道:“下次我也要去,你一定要带我去啊。”
“你怎么整天就是想着玩,好好读书才是正道。”渊瑾默默地将他的手推开,忽然看到了我,便问道:“这个宫女怎么我以前不曾见过?”
我一慌,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李湛看了看我,笑答:“她是母后派来照顾我的。”
“你叫什么?”渊瑾问道。
我望着她那双美丽的眸子,轻轻说:“奴婢成空蝉。”
“空蝉?”渊瑾笑了,明眸皓齿,“真是好名字。”
------题外话------
(1)出自王维《观猎》。
(2)出自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3)出自杜甫《对雪》。
(4)出自翁森《四时读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