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只能擦肩而过(1 / 1)
秦铮在街上颇为失意地走着。他心中烦乱,却无从向人诉说。
脑海中全是那丫头的影子。从初次相见到朝夕相处,一幕幕场景不停地闪现。最后定格在陆雪晴向他辞行的一幕上。那平静的面容,客气的话语,像一根细细的鞭子,抽得他心里隐隐作痛。
因了陆雪晴遭逢人生巨变的缘故,他没有急于向陆雪晴表白,以免被她视为趁人之危,只是用心地照顾她。但他的心意连李婶和丁嫂都看得出来,他就不信那丫头毫无所觉。所以他决定再等等。
可他今日等来的却是她说要走了,且是那样的无情。
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甚至想过要陪她一起走。可听她今日的话语里,竟是把他撇在一边,不再需要了。这让一向踌躇满志的他第一次有了挫败的感觉,但却没有撼动他的誓言:除了他,没人能够娶她!
唉,他叹口气。还真是个磨人的丫头。
秦铮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了一圈,收拾了一番苦恼心情之后,感觉舒服了很多,便折返身往回走。刚走了几步,就见迎面来了一个男子。那男子相貌尚可,只是面颊上一块胎记让人看着不甚舒服。那男子看到他,似是怔了一下,随即迅速又从容地与他擦肩而过。
秦铮并未在意,继续前行。没走出多远,就听身后一声吼:“死小子现在才出来,老子都等急了知道吗?”
秦铮回过头去,只见方才过去那男子被一人拦住,那男子似是认识拦住他的人,说了句“老人家,是您哪。”声音不是很大,秦铮却听得清楚。不由一愣:这声音怎么有点像女子似的雌雄莫辨呀。再看那背影,竟有那么一丝熟悉。可那面容他确实不识。只见他们说了几句话之后,那男子就跟着拦住他的人走了。从后看去,竟是个满头银发之人,年纪当是不小了。
秦铮不以为意,只当自己想多了,转身大步离去。
等他回到老宅,看门的老李叫道:“少爷,您可回来了,堡主和夫人都等了半天了。”
“爹娘来了?什么时候来的?”秦铮吃了一惊。
“快一个时辰了。您赶紧去吧。”
秦铮一听正是自己刚出门不久。他出门的时候没走大门,是以家人都不知他出去。他疾步来到正堂,一眼看到坐在正中的父母,扬声喊道:“爹、娘。”
易凤莲一见儿子回来了,从座椅上站起来:“铮儿,给我过来。”
秦铮快步走过去,跟父母见了礼。他笑道:“大老远的,你们怎么来了?”
“哼!”易凤莲瞪他一眼,“这京城有什么东西把你的魂儿钩住了吧?来了就不想回了。那几个小子一说,我就知道你准有事。所以我和你爹就来了,到底看看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秦铁英脸色倒还和善:“我和你娘不放心,便来看看。幸亏前几年买了这处宅子,来了便有个落脚的地儿,没想到却给你提供方便了。”
秦铮立刻明白他爹说得是什么,便也大方承认:“你们见过她了?”
“见过了。”易凤莲还是没有好脸色。
“那,爹娘觉得她怎么样?”秦铮满脸期待地看着爹娘。
“怎么样?”易凤莲气道,“她是什么人你不知道吗?”
“知道。”秦铮老实回答。
“那你还......”
“好了,你先别急着责怪他。”秦铁英拦住易凤莲,“铮儿,你为什么要和一个受通缉的女子扯上关系?说说你的想法。”
秦铮镇定地看着父亲道:“爹,她并没犯什么事,从始至终,她才是最受伤害的人。”说完,便简略向爹娘述说了陆雪晴的遭遇。
秦铁英听得连连点头,易凤莲则惊愕地睁大了眼睛说道:“照你这么说,她确实够可怜的。可是铮儿,甭管对错,这帽子已经扣她头上,事情就不会那么简单了。你还是跟我们回去吧,好多世家小姐都在等着你呢。”
秦铮摇摇头,“爹、娘,我已起誓,非她不娶。”
秦铁英道:“可听她的意思是想离开这里。若她对你无意,你又该如何?”
“我就一直等到她对我有意那天。”
“可你却不能老呆在这里不回秦家堡。”
“我带她一同回去。”
秦铁英没话了。他看看妻子,易凤莲接道:“铮儿,你的婚事在北五省那可是大事。如果被人知道你娶了个钦犯为妻,那可就惹大麻烦了。”
“铮儿可以不要那些面子上的事儿,只要和她平淡相守,两情相悦,便足矣。”
易凤莲张了张嘴,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秦铁英叹了口气,“把她叫来,爹要当面听听她的意思。”
秦铮忙道:“不可。她母亲过世不久,伤也刚好,身体尚未恢复,还是等等再说吧。”
“可你却要即刻跟我们回秦家堡。如果不问清楚,你让她以什么身份跟我们回去?”秦铁英不悦道。
“那好吧。”秦铮见父亲说得有理,也不好再反驳,便让阿明去请陆雪晴。阿明答应着去了。
不一会儿儿,阿明匆匆跑进来,将手里一张纸递给秦铮,“少爷,陆姑娘不在。”
“什么?”
秦铮大惊,急忙看向那张纸,秦铁英夫妇也吃惊地站了起来,看着儿子。只见秦铮看完那张纸,面沉似水,将纸扔给阿明,拔步便往外走。易凤莲急道:“铮儿你去哪儿?”
“她走了,我去找她。”秦铮扔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
秦铁英夫妇走过来,拿过那张纸看了看,易凤莲叹了口气:“唉,还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姑娘。知道会连累铮儿,便自己走了。长得还那么美,也难怪儿子那么痴情了。”
秦铁英面色凝重:“她定是早存了离去之意。看来,她对铮儿并非无情。只是既然走了,要想找到她怕是不易。”
“要是铮儿一片痴心真付了流水,那可怎么办?瞧他那个认真劲儿,发誓非他不娶,那我这孙子何时才能抱上呀!”易凤莲忍不住抱怨起来。
正在秦铁英夫妇相对唏嘘之际,一队官兵冲进老宅,吓得老李赶忙跑去禀告秦铁英。
秦铁英夫妇急忙出来,向领头的官差拱手道:“这位官爷,不知来此有何贵干?”
那官差扬扬手中公文倨傲道:“奉府尹大人之命搜查钦犯。有人报官说你们这儿神神秘秘,可疑的很,故前来搜查。若抗命不尊,既时查办。”
秦铁英将手里陆雪晴写得那张纸暗暗收好,陪笑道:“既是公事,在下自当配合。来呀,将各房门打开,请官爷查看。”
官差们跟着阿明等挨个房间搜查了一遍,就连柴房、厨房、茅厕也不放过,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见他们悻悻地回来。秦铁英忙迎上去:“官爷,可有要找之人?”
“哼!”官差瞪他一眼,“算你们走运。若真窝藏了钦犯,便是死罪。咦,你不是本地人吧?”
秦铁英忙道:“在下乃沧州人氏,因和京城几个铺子常有生意来往,故而购买了此处宅院,以便来京城有个落脚处。平日也不大常来,和街坊邻里生疏了些,这才生出误会。却劳官爷空跑一趟。这个您拿着,给兄弟们买碗酒喝,聊表在下的歉意。”说着,将一块十两纹银塞在那头儿的手中。
那头儿会意,立时紧紧握住了银子。咳了一声道:“原来是个外地生意人,怪不得他们不认识,那便跟钦犯毫无关联,走吧!”带领着一队人呼啦啦地走了。
易凤莲长长松了口气:“这丫头走得可真是时候,不然得有大麻烦了。”
秦铁英沉着脸,命老李关好门,和妻子进屋,静静等待着去寻找陆雪晴的秦铮。
秦铮匆匆在街上走着,不停地询问着路人有没有见过一个左颊下有一块胎记的男子。他终于明白了,那男子为何见了他神色有异,说话为何会是那种声音,背影为何有一丝熟悉,只因为那男子是陆雪晴乔装改扮的!
找了半日功夫,秦铮一无所获。他知道,陆雪晴定是跟那拦路的老者走了。可那老者是谁,他们会去哪里?秦铮无法知道。只能一脸失落地回到陶府老宅。
秦铁英夫妇看秦铮一人回来,心中雪亮。易凤莲赶忙过去拉起儿子的手,秦铁英则道:“铮儿,若是有缘,你们定会再见。今日官差已来搜查过,你不宜再久留于此。再者,五年一度的北五省武林大会就快到了,得早作准备。咱们明日就回秦家堡吧。”
易凤莲也附和道:“是啊,都出来这么久了,还是早回去得好。”早把她要在京城住几天的话忘一边了。
秦铮看看爹娘那期待的眼神,当即点头:“好,明日便回秦家堡。”秦铁英夫妇欣慰地笑了。
次日,秦铮和父母收拾完毕,在几个家人的送别声中,离开了陶府老宅,离开了让他情潮初动的京城。他策马奔驰着,任耳边风声呼啸。他俊逸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心中默念:晴儿,原来你早知我对你的一片心意呢。傻丫头,等着我,我会找到你,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