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尘往事(1 / 1)
耳畔有音乐,却是缥缈的;我的脚步似乎有些凌乱,再细瞧,却是游移的……
走在这条细长的小路上,周围起了很大的雾,向前望不到头,向后已是一片空茫。不知道是什么指引着我,不知道这路的尽头通向何方,心内无悲无喜,就如同这白茫的雾气,我只是一个比雾气更实在些的白影,不停的向前,没有眼泪、没有笑容,甚至连对陌生环境的恐惧都没有……
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还要走多久,我不累,可终于开始寂寞。每个人都孤独的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一生都在寻找那个可以和你相扶相倚的心灵慰藉,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没有,有的人觉得自己找到了,最后却发现,一切只是一场笑话。我就是这样的……一场笑话。
可现在,这笑话变得不那么好笑,因为我突然发现,哪怕花费半生找到这样的慰藉,到头来,还是得独自面对,面对死亡。
就如现在,我一个人,走在这条羊肠小道上,走了不知多久,才惊觉自己不过是一介幽魂,不过是一个孤独的影子。
“你要去哪儿?”有声音问我,四处张望,这声音比这空茫的空间更加空洞。
“不知道。”我想哭,但是哭不出来,我的心脏死了,所以我空得难受。
那声音笑了,“那,就顺着它的指引吧。”话音刚落,周围明亮了些,有火把照亮沿路,还是一样望不到头的弯延小路,远处与这火光相融。
火光?不,这分明是红花,花开灿烂、红如鲜血,却没有绿叶,红连成片,照亮了我脚下的幽冥之路。没有风,可它们轻轻扬扬摇摆,就好象在安抚亡者的灵魂,却在不经意间唤醒亡者生前的记忆……
普通人家的孩子是几岁开始过集体生活的?3岁吗?3岁时,他们不得不上幼儿园了。
而我呢?我不记得,从我记事起,就没有家庭的概念;从我记事起,就是很多小伙伴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然后在一个大教室里开饭,吃完饭又在这个教室里上课,上完课还在这个教室里活动。
外面的天空,有时是蓝色的,有时带些灰,有时有缓缓飘移的白云,有时是霞光四射的艳丽……有时,什么都看不见,甚至连小星都不会眨一下眼睛,因为阿姨熄灯了,顺手拉上了窗帘。
从出生,我就生活在这个小院里,小院的角落堆着废弃的课桌椅,花坛里长着几株好象从没有变化的大丽花,长年开着不精神的花苞;小院的大门总是关着,偶尔打开是为了迎接新伙伴,很少送走老朋友;周围的高楼越来越密集,小院越来越破旧,房间永远这么多,可我身边的小伙伴却越来越多……
一直到我离开这里,还是没弄清楚,为什么?为什么世间有那么多父母,经过漫长的十月怀胎,还有痛苦的生育煎熬,终于从自己身上掉下一块肉、生下一个宝宝,然后,裹块破布,衬着夜色,就扔在医院的回廊,或者是,孤儿院的大门口。
我就是这样的……被扔在小院门口。小院是家孤儿园,和我一起成长的孩子,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无一例外,全是孤儿。
孤儿的世界从来都是热闹的,但孤儿的内心却从来都是封闭的。我也一样,直到5岁才肯开口说话,说的第一句话是,“张荷,把你的桔子分一半儿给我。”
然后,众人都吓呆了,因为他们以为我是哑巴;再然后,阿姨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她几步踏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衣领,“你不但霸道,而且撒谎,今天晚饭不用吃了,回宿舍好好想想。”
我不想撒谎,我只是一直不想当着众人说话;我也不想抢她的桔子,只是我看见她偷偷拿了别人的水果……就好象现在,我不想辩解,静静回屋,靠在床边,窗外是渐黑的天空,火烧云的光彩暗了下去,我没哭,因为,孤儿的哭泣,是没有人来安慰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悄悄的、养精蓄锐的、满心期待的……等着长大。因为只有长大才能离开这里,只有长大才能不过挤在一张床上睡觉的集体生活。
孤儿院的小伙伴,分成几种类型:一种是天生或者后天残疾的,他们很自卑,不但是孤儿,而且是残疾人,前途一片模糊;一种是普通人,长着很平凡的长相,扔在人堆里,不会有人注意,他们比较努力的学习各种谋生的技能,前途是可以预知的普通;还有一种,也很极端,他们很漂亮,也很聪明,让人一看,就觉得应该生在富裕人家,过一种高贵又矜持的生活……
我是最后一种。这是幸还是不幸?
从懂事起,我开始不停猜测幻想爸妈的故事,我总觉得他们是有苦衷的,也许只是逼不得已,虽然我不认为其他孤儿的父母会善良到哪儿,但我总认为,我的父母,应该是不同的。
到我12岁,孤儿院变得小了,世界却变得大了,我们换了院长,小院里多了很多新鲜事物,我们的桌椅换了、床褥新了,院子角落的杂物被清走了,花坛里的大丽花换成了蔷薇和金银花……天还是那个天,小院还是那个小院,但似乎又透着一些不同,我说不上来,但从那个时候开始,除了躲在暗处观察别人,我也会没心没肺的笑……笑声很爽朗,震飞了屋顶的鸽群。
我们的新院长姓罗,她笑起来的时候非常慈蔼,眼镜背后的细长眼睛眯得更细了,嘴角的皱纹很深。我站在角落冲她笑,她的目光移过来,看到我时微微一愣,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那天夜里,我是哭着醒过来的,却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因为那个温柔的笑容……12岁的时候我突然懂得,原来除了伤心,喜悦和幸福也同样会让人流泪。
很多年以后,我再回忆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才发现自己曾经多么孤独,多么渴望温暖,多么希望曾经的伤害都不曾发生。但命运总有奇怪的、不由你把握的转角,就好象我出生就被遗弃,就好象越是渴望幸福越是得到伤害,就好象我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因为已经无法承受那些欺骗与脆弱。
虽然我很喜欢新来的罗院长,但到了18岁,还是义无反顾的离开了这个小院。我觉得从出生就被关在这里,从出生就没离开过这个城市……鸽群飞走了,我也该飞走了。
“嫣然,真的考虑好了?我希望你能留下来帮我,孤儿院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阿姨”我唤她,“我想出去看看。”
罗院长深深看了我一眼,垂下眼睑淡淡一笑,“也好,是应该出去走走,反正孤儿院就在这儿不会搬家,要是外头没合适的事做,就回来帮我。”
“嗯”我点了点头,“阿姨,那我走了。”转身提起自己的大包,里头是我这辈子所有的财产。
“嫣然”她在身后唤我,“我来那年,你刚12岁,不常笑,但嘴角一翘,连眼睛都在笑。所以,我给你换了这个名字,巧笑嫣然,要知道,总得你先笑了,人生才会对你笑。”她望着我,保持着既定的优雅和慈爱。来不及细想,我冲她微一点头,提着背包出了办公室。
年轻是好事,但有时候太年轻就意味着必须付出很多代价之后,才会懂得这些话的深意。我比同龄人早熟,但我的早熟全是自己闭门造车臆想出来的,除了孤儿院里来来往往的孤儿,我从没接触过其他人,也没接触过这个社会、这个世界。
站在车来人往的大街上,我没有方向,但激动得想哭,每个孤儿不是被人领养,就是长大后必须离开,这是我们的宿命,就好象寻常人家的小孩儿也必须离开父母,展开自己的人生。我的人生会在哪里?我在这个城市吗?与这条马路有什么关系?来来往往的人群中间,是否有一个,会成为我的朋友,甚至,我的亲人?
我想得笑了,深深呼吸了一口城市的并不清新的空气,一切刚刚开始,未来应该就在自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