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1 / 1)
王府的书房外,李棋焦急的在外踱步,不知该如何是好。五天了,王爷自天牢回来后,把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五天了,也没有告知是否按原先部署的计划执行,眼看着明天就是公主祭天的日子了,怎么能不着急呢。
李棋是夙沙玺的心腹兼朋友,从小就是夙沙玺的伴读,一直默默的关注支持着着夙沙玺,视他为自己的一切,当然他也非常的了解夙沙玺的心思,甚至超越了夙沙玺自己。他作为旁观者,早已看清了王爷的感情,也懂得他的痛苦和矛盾,当然他也并不赞成这份感情,但这次不一样,若公主走了,那么王爷也会被彻底毁掉,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会拼尽自己的全力去营救公主。
“王爷,明天就要祭天了。”来回踱步良久,轻轻敲了敲门,李棋最后终于出声。
“阿棋吗,进来吧。”夙沙玺的声音有些沙哑,许是喝了酒的缘故,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的酒气。
夙沙玺保持静坐了两天的姿势没动,吩咐李棋在自己对面坐下。
“阿棋,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二十年有余。”李棋认真的回道。
“时间过得真快,都二十多年过去了。”夙沙玺似在感叹却又似在自嘲。
“王爷,当务之急,还是公主的事要紧。”李棋提醒道。
“我知道呀,我怎么会不知道。”夙沙玺说道,“但是你知道吗,我一直以为我原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莹儿好,结果却并不是如此,原来莹儿一直都活在痛苦中,她告诉我,也许死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她痛苦到宁愿死呀,有时,我真恨我自己。”长久以来的压抑,再加上酒精的作用,让夙沙玺再也忍不住,在面对着自己最信任的人时,说出了埋藏在心中的苦痛。
“王爷,不要这样自责,我知道你一直都在努力的。”李棋出言安慰,他把王爷的一切都看在眼里,知道他也很痛苦呀。
夙沙玺像是没有听见李棋的话,仍在自说自话,“但是我怎么能让莹儿去死呢,如果他死了,我也一定会陪着她的,她那么胆小,我怎么会放心她一个人走呢,到了那边,被欺负了怎么办呢?、、、、、、”。
李棋早就知道夙沙玺的心意,听到夙沙玺要陪着说出要陪着公主去死,心里还是有些吃惊的,更多的却是害怕。
“王爷,不要这么悲观,最坏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我们还有时间的,属下拼死也一定会救出公主的。”
“对,我们得救出莹儿,李棋,你安排下去,按照原计划行事,今天务必安全救出公主。”听了李棋的话,原本有些迷茫的夙沙玺一瞬间清醒过来,有条不紊的开始安排营救事宜。
民众是很单纯的,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自己跟家人能否吃饱穿暖,至于统治者是谁,统治者怎么样,他们并不十分关心,只要能让他们过得好,谁做这个国家的王,跟他们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因此在关系着他们切身的利益时,他们是很容易就被煽动的,特别是在有心人士刻意的宣传和影响下,现在夙沙国就是如此,国内的情况内可谓是群情激动。
百姓本就迷信,深切相信着他们的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是因为有着神明的保佑,而如今天灾连连,瘟疫流行,人们流离失所,他们认为定是因为触怒了神明,才让神明降下了如此严酷的惩罚,又在有心人士的刻意引导下,他们把罪魁祸首指向了护国公主夙沙莹,不再记得她曾经为他们做过的贡献,只认为就是因为她,才让他们如今的生活如此苦痛,家家户户传言着必须要惩罚护国公主,让神明息怒。
纵然夙沙莹贵为一国公主,但为避免国人暴动,王室最终也只能以她来祭神来平民愤,息神怒,祭祀时间定在三天后,也是宁夙国一的个祭神节日,且是第一次对外开放的公开祭祀。
祭神当日,其实也算是夙沙莹被行刑当日,国都阳城热闹非凡,早早便有很多平民在祭神的神台外面等着,来人心思各异,有兴奋的,有哀痛惋惜的,亦有专门看热闹的。
王上已经病重,国内一切大小事都已交到太子夙沙瑬手里,这次主持的祭神仪式理所应当的由太子主持。
辰时到,太子夙沙瑬一行人来到,夙沙玺也在其中,到了神台后,先是净手,上香,然后由神官念了一大段众人都听不懂的咒语,宣布祭祀开始,太子这才入主坐,夙沙玺在他旁边的位置坐了下来,其他人依地位高低依次入座。
祭祀开始后,依然由神官主持,跟以往的祭神仪式看似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祭神的牺牲不一样而已罢了。
这样过了一个时辰,就到了巳时,神官宣布牲祭已完成,接下来开始行已经废除了几百年,不到特殊时期不再举行的人祭。
前几日,宁夙国内就已发出了布告,因为护国公主冒犯了神明,宁夙国被降下天灾,为了得到神明的原谅,公主将以身殉罪,祭祀神明。
看着被带上来的护国公主,围观的众人一个个伸直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目光灼灼,想看看传说中的公主是什么样子。他们也并没有失望,如传闻所言,公主非常美丽,而美中不足的是,此时的公主仿佛失去了生气,双眼无神,肤色过分苍白,像一个失去了灵气的仙女,不过众人回过来想,也想通了,公主都要被献给神明了,没有生气也是情有可原的。
被带上神台的护国公主被绑在了神台中央的一根不大不小的白玉柱子上,她面无任何悲戚之情,仿佛即将赴死之人不是她一样。其实早在公主被带上神台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太子和夙王似乎并没有在看着公主,而像是透过公主在看着别人,他们神色微变,眼里闪过隐忍的忧伤。
一切准备就绪,神官开始念念有词,大体意思就是,因公主年幼不懂事,导致丢失国宝,并且擅自离开神宫,触怒了神明,使得神明降罪于宁夙国的无辜百姓,王上念及苍生无辜,人民何罪,决定要大义灭亲,将公主献给神明赔罪云云。一番陈辞下来,另在场之人更觉太子伟大,为了苍生不惜牺牲嫡亲妹妹。神官宣告完毕,宣布午时将公主献给神明。
午时到,神台响起了大钟的响声,等钟声一落,便有人点燃了柱子周围的易燃的木头,一身洁白无瑕的公主瞬间就没淹没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之中。
大约过了大半个时辰,神台中央的被捆在柱子上面的公主已经化为一片灰烬,就在这时,也不知是巧合意外还是天意使然,大旱几月的阳城竟下起了瓢泼大雨,如此这般,愚昧的人们,更加天真的以为公主已经升天向神明陪罪去了,神明已经原谅了他们。
祭祀已经完毕,带着喜悦围观的群众渐渐散尽,满怀忧虑的太子也在群臣的簇拥下返回宫中,只剩下失魂落魄的夙王呆呆的望着昏暗逼仄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