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1)
晓柔和女儿走后,郭伟消沉了一段日子,甚至还和父母断绝了来往。
在静下来的日子里,郭伟细细回想着和晓柔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受着没有了晓柔的生活,他发现原来自己是那么爱晓柔,只是很多时候自己软弱无能,缺乏主见和自控,任由残酷的现实生活磨钝了自己的感觉,掩没了自己的爱,也因此把晓柔害得伤痕累累,痛不欲生。想到这些,郭伟不禁潸然泪下。不久以后,郭伟变了,似乎彻底变了,他不再终日沉迷于游戏,也不再迷恋网络美女,只要是晓柔曾经不喜欢的坏毛病郭伟统统都改掉了。
遗憾的是,晓柔都看不到了。尽管如此,郭伟一直都努力打拼着,他相信晓柔总有一天会看到他脱胎换骨的改变。
几年后,有个网名叫爱琦琦的女子因为写博客、小说,写自己的经历而一炮而红,成为文学界的新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爱琦琦坦言自己的情感说,过往的一切已经如云烟散去了,为了生命中的另一个人--女儿,她会选择坚强;为了日渐苍老的父母,她会谨慎。
爱琦琦成了文化界的名人,电视访谈节目不断。有一天,安安突然发现电视里的爱琦琦就是晓柔。只是晓柔变化有点大,但安安还是认出了她。此后,朋友、同学们的祝贺信像雪片一样飞向晓柔。他们知道晓柔的时间贵如油,所以他们不愿意煲电话粥,而选择了早已被人们遗忘却温馨的联系方式--手写信件、贺卡。
一下子成了名人,仰慕晓柔的人还真不少。不过很多人都怀着种种目的,唯有两个现在还爱着晓柔的男人除外。他们一个是郭伟,一个是肖哲。晓柔为了女儿,婉言拒绝了肖哲,但是这个男人痴心不改,一直苦苦等着晓柔。
上中学的女儿渐渐懂事,知道了一些关于爸爸妈妈的事情。
一次,清理东西的时候琦琦不小心翻出了父母的契约:彼此不干涉对方的生活,但是女儿琦琦十八岁之后才能离婚。看到这个协议后,琦琦泪如雨下。
一天,晓柔收到了一封女儿写给她的信:
妈妈:
所有的一切我都知道了,您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吧。您的女儿已长大,我心上的洞已被您的爱填满,有您的爱,我什么都能承受。感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
您永远的女儿
晓柔泪眼蒙眬地看完女儿的信,决定来一次有女儿的浪漫约会。公园里,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在放风筝,看上去他们是那么幸福、宁静。女儿和女人的背影看得很清楚,只是男人的身影看上去有些模糊,既像郭伟,又像肖哲。
第225节:后记
后记
幸福的家庭大多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曾经有朋友告诉我说,婚姻家庭是需要用心经营的。那时,我不太懂,也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我和主人公一起欢喜,一起忧愁,也慢慢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
小说的基调比较沉重,或许你会看得气愤,看得心痛。
但我们也知道,现实生活中,有比小说更残酷的、更令人吐血的事情发生。在友人们的鼓励和要求下,我偶尔也写一些大快人心的事情,像晓柔把老公踹下床,看似无意其实有意踢婆婆等。之所以写出这篇小说,之所以这样偶尔写些大快人心的细节,其实就是为了给正在为家庭生活、为婆媳关系犯愁的朋友一点启示。希望在遇到同样或者类似问题的时候,读者能多思考,找到最合理的处事方式。这一点,才是我真正的初衷,希望小说给你们带来情绪波动的时候,更多地给你们理性思考的机会。
对于本书的结局,既不想让它免于俗套,又不想让读者看得心里纠结。一再挣扎,我才决定设定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结局。郭伟没有因为琦琦的出生,琦琦的病而改变,反倒因为晓柔的车祸翻然醒悟;肖哲,小说中一个十全十美的男子,相貌、事业和心性都非常完美,是很好的爱人人选,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深爱着晓柔。十多年前,在这两个男人之间,晓柔因为不想太自私所以难以取舍;十多年后,尤其是看了琦琦的信后,她更难以取舍。
生活总是这样地出人意料。绿豆芝麻、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简单,却那么不易。
之所以没有给大家一个很确定的答案,而是这样一个模糊的结局,是想大家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可以任意想象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晓柔现在的爱人看成是郭伟;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把他看成是肖哲。或者,你还可以把最后的那个背影看成是他们两个人之外的另一个人……
总之,我们都要幸福,都要幸福地守望着我们的生活!
刘玲丽(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