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穿越之弃妃贺莹雪 > 12 面馆

12 面馆(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我的可爱皇帝 绝版精灵 陪嫁丫头进了宫 夜叉娘子 朝雾(纳兰小筝) 王爷,回头爱 狐落君床 暖色调 凌小宁的无敌江湖 暴君的权利:一夜倾城

这间店铺是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房子间量不大,位于紧靠繁华路段后面的一条胡同口上。这条东西走向的小胡同虽然不起眼,但胡同道南就是各个大商铺的后院。面馆就在这条胡同道北的第一家。应该说,位置也还是相当不错,不愁没有客源。

前一位仁兄开了家杂货铺,当然是败笔,因为他竞争不过前边街面上的店家,不倒闭才怪呢。而他张叔张婶的面馆避开了与大店家的竞争,经营别人没有的东西,相信一定错不了。

改装计划是把三间房中靠胡同口,也就是东屋作为食客吃饭的地方,张婶戏称其为“膳房”。中间作为厨房,西屋由莹雪和张婶居住,并存放些面馆的杂物。后院还有堆放柴草的柴棚。而张叔晚上就只能两张饭桌当床地歇在东间了。

莹雪坚决要求晚上睡东间,无奈老两口坚决不允,也就只好虽他们去了。莹雪暗想,只要不再穿回去,以后一旦赚了钱,首先要改善的就是居住条件,定要让这老两口住上好房子。

由于房子间量不大,东屋只能摆放四张桌子。莹雪建议张叔不妨多购置一张长桌子及长凳,如果食客多了,可摆放于屋外窗前应应急。

接下来的几天里莹雪和张叔张婶忙得团团转,盘灶、抹墙,购置面馆必须的面案工具、炊具,最后是办置馄饨食材。十天后,面馆终于要开张了。面对改装一新的小面馆他们卅正傻乐着,莹雪冷丁想起了一件大事:还没写招牌。张婶连连拍着脑袋笑说忙糊涂了,又支使张叔去前街的文具行买笔墨纸砚,

“ 咱闺女识文断字,往后家里用得着那些个东西,你快些去买。”

“哎,这就去……”张叔也连连应着,麻溜地去了前街。

其实写招牌那小小的毛笔根本用不上,只是心里有些感叹,这个朝代识字的人本来就少,女子识字就更是凤毛麟角了。知道莹雪认得字以后,老两口更加高看她一眼不说,自己也觉得脸上有光,若不是莹雪事先嘱咐,恐怕会是见人就说的。

不大一会儿,张叔就把东西买了回来。莹雪拿过来一看,都是市井百姓用的廉价品,与她在静思阁里用过的根本不能比,但莹雪还是觉得它很珍贵。研了墨,用布头蘸着在刚才找好的木版上写了“张记面馆”四个大字。

几个字刚写完,一旁的老两口就赞不绝口,“好,好,雪儿这字,写的好哇……”

莹雪心里明白,无论写成啥样,他们都会满意的。

“雪儿一定会记帐吧?”看着牌子上的字,张婶又小心翼翼地问道。

“简单的加减乘除还可以,再难的恐怕不行……”总不能告诉他们自己是大学毕业生,相当于这个时代的,对,这个时代的秀才吧。

“太好了,那今后这面馆可有人记帐了。”张婶高兴地说。

“是啊丫头,我们老两口都是睁眼瞎,如今眼前有了个识文断字的,那是再好不过了。”张叔也诚恳地说。

“哎,我一定尽力而为。”

在这个家里,莹雪的身世是个极为敏感的话题。觉察到了她有伤心的过去,张婶再也没有提及那方面的话题。每每想起穿越前的那些事情,被欺骗被抛弃的感觉还会真实地折磨着莹雪,多亏了两位老人的关怀体贴才让她心头的伤口慢慢愈合。虽然还在盼望着说不定一觉醒来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纪,可看到他们已然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莹雪也渐渐地习惯了这种亲情,叫着“爹娘”的时候,也不再是客套而是发自内心。在她的心里已经认定,除了锦绣,他们就是贺莹雪在这个世界里最亲的亲人了。

说起锦绣,莹雪又想起了冷宫里的那段生活。也不知道她和小桩子还有那个大个子太监陈三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出逃后,虽时时刻刻留意着,可却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消息。如今到了这个偏僻的小镇,更是山高皇帝远,别说是妃子宫人,就是皇帝老儿也没几个人关心。莹雪也断了念头,渐渐不去想那些事了。

麟德五年四月十五,面馆正式开张。

早晨天刚蒙蒙亮,莹雪就起床跟着张叔张婶忙活开了。她在灶下烧火,张叔忙着把头天晚上包的馄饨下到锅里,张婶则屋里屋外拾掇着,准备迎接食客。

由于今天是这里逢五的集日,人比平时多了不少。洛齐镇每逢五、十的日子都有规模不小的集市,到了赶集的日子,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商贩一大早上就会赶到小镇南面的空地上,要卖的摆上自己的商品,要买的就各个地摊前转悠,找寻自己的目标。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或买或卖交易频繁。为面馆购置物件时曾跟张婶去过两回,那情景让莹雪想起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只不过眼前这活生生的大熙上河图(集市就在大清河岸边)土气寒碜了点。呵呵,乡村版的。

面馆开张,要造点声势,莹雪特意写了几张海报张贴在前面大街上:

各位看官请留意

张记面馆, 开业大吉.

主营馄饨,馅多皮薄。

大碗三文,小碗两文。

物美价廉,敬请光临。(小店位于本镇鸿运客栈房后)

看到自己牺牲了大好童年时光练就、再加上冷宫大学进修数月提高的一手瘦金体今日终于派上了用场,心里的感觉还真是,五味杂陈。

等到陆陆续续地有食客光顾,莹雪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看看正忙着的张叔张婶,他们也松了口气似的,表情明朗了许多。

因为今天有集市,再加上面馆的位置也不难找,来客比预想的要多。一早晨煮了两大锅馄饨全部卖光了。没办法,早晨高峰一过,他们三个草草吃了点卖剩下的碎馄饨汤,就忙着赶中午的活。莹雪和张婶忙得头不抬眼不睁,包好的馄饨摆满了六个大盖帘。结果,中午又卖出了四大锅。送走了最后一位食客后,莹雪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这辈子,不,两辈子也没这么干过活呀。多亏了面馆只做早、午两顿,要是再加上晚餐,非把人累吐血不可。

看到莹雪的狼狈相,二老说什么也不让她跟着忙活了,莹雪也顾不得再谦让了,草草吃了点饭,就回屋把自己摔进被窝睡了过去。

醒来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出屋一看,老两口还在忙活着。一大盆肉馅和面案上一大团和好的面已经无声地告诉莹雪,他们一直没有休息。莹雪脸上热乎乎的有些挂不住,刚想开口,张婶走到跟前,关切地看着她道,

“醒了?累坏了吧?饿不饿?咱这就吃饭”

她的目光里除了关切,还有心疼。面对这样一位古代母亲,莹雪的眼泪差点流了下来。收留落难的她,他们不但没有把自己当成包袱,还像所有慈爱的父母对待女儿那样疼爱自己。

自从他们知道莹雪通晓文墨,身世又不寻常以后,在对她的疼爱中又加进了几分敬意,这倒弄得她有些不知所措了。莹雪忙道,“已经不累了,倒是爹娘这么大岁数了,一直没闲着,是雪儿不体谅爹娘……”

“快别这么说,你几时受过这样的劳累。到了咱们这样的人家,唉,拖累你跟着我们遭罪了……”张婶又叹气。

莹雪很想告诉张婶,是他们二老给了自己亲情和关爱,在他们身边,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

“别唠叨了,快拾掇饭上桌吧,丫头也该饿了。”一边的张叔催促道。

吃完了饭,莹雪赶忙抢先收拾下碗筷,又忙着要洗碗收拾厨房。可张婶就是不让她干,张叔也在一旁道,“丫头,那点活就让你娘干吧,你过来帮着把帐算一算。”

莹雪笑了“这算帐少了娘可不行。”

听莹雪一说,厨房里的张婶乐了,屋里的张叔也乐了,家里家外的银子可都是这能干的老太婆经手的。

莹雪和张婶有说有笑地收拾好了厨房,全家三口才齐齐地坐在油灯下数铜钱。加加减减地一算,天呐,今天的纯收入竟是整整九十文钱!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