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长情告白—致《飞鱼》(番外)(1 / 1)
再次阅读自己的小说《飞鱼》,感觉自己的心像一潭静谧的湖水,被微风抚摸着荡起涟漪。
曾经的一个同事,她说看了这个小说,仿佛又过了一遍大学生活,大学校园被我描写得美到极致。
这样的评价让我小小的骄傲了一番,我想再美的环境也得有人的活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于是,这个小说中有梁清,乐瑞,上官,林淑云,有安子盛,纪永舟,汪旭真……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你有没有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看到了,说明我写得不仅仅是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是你的,他的,他们的大学生活。
当然,也有人说,《飞鱼》太过安静,像一口深不见底的井,投入的石头没有回声。
我觉得这样的评价也自有道理,我描写的是爱情,对于有的人来说,这样的题材太过乏味,何况是校园的爱情,小猫小狗式的,过家家式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只是初入社会,所以还未脱掉各种稚嫩,一如曾经的我……说到这里,就得谈谈我当初写这部小说的初衷。
首先,我写这部小说是因为曾经的一场初恋,当然,如果这场恋爱能够修成正果,也许就没有这部小说,也许我会在婚姻生活中体会
“围城”的一地鸡毛,然后感叹缘分和命运的不可捉摸。是的,因为失恋,因为有了痛彻心扉的感觉,那种心被煎熬的感觉让我有了一写为快的想法,所以,《安子盛》那一章,我几乎是一气呵成,小说的情节可能是虚构的,但是我所有的心理描写是真实的。
第一次写完那一章,我自己悄悄哭了,再看的时候,又哭了,慢慢地似乎有了免疫力,不论是看小说还是回忆失恋的灰色日子,我已经变得冷静且能够正视它。
我想失恋并不可怕,没有走不出去的阴影,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其实应该感谢那场失恋,它把我变成了更好的人,它让我懂得快乐是多么重要,它让我重新捡起写作的梦想,最重要的是:它虽然让我痛苦,但却让我有了更多爱的能力!
其次,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我一个相处很好的朋友,她的弟弟得了白血病,我们去三零一医院去看望他的时候,我的朋友刚刚给他捐献了骨髓还没渡过排异期,在无菌仓里,我看到了那个高大的男孩,虽然被病痛折磨得无比消瘦,但是他眼睛依旧透露出对生的渴望……再看着走廊里雪白的墙壁和那些关在仓里边的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的人,忽然间,我就不再畏惧死亡,明白了那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学会珍惜眼前才最重要!
有了这次探望,就有了小说中去医院探望纪永舟的情节,梁清很不幸,她爱的人得了白血病,可梁清又是幸福的,他们一直彼此深爱……失恋,病痛……这些人生课题也许远不及成年以后所面临的生死离别沉重,但对于那时年轻的我们,依然刻骨铭心,让人欣慰的是,我从此成长起来了!
中间的几年,我同大多数人一样,结婚生子,上班忙碌,想起我未完成的小说,心里开始隐隐作痛,它像我心爱的孩子被遗忘在时间角落等待夭折。
于是,我下定决心辞职,重新培养我的
“孩子”。《飞鱼》就这样诞生并长大了,虽然还是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但是我还是满心欢喜,毕竟培养它的同时,我也跟着一起欣赏了太多成长路上的美景。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想我会一直陪伴你的左右-------我的朋友;我的爱人;我的孩子;我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