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17章(1 / 1)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转眼1944年就到了,革命形势有所变化,一月,新四军攻势势如破竹,连克日伪军据点17处,令日军胆寒,大振我军军民士气。
3月,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陆续从华中地区抽调部队南下参加作战。
驻苏中、苏北地区的日军为弥补兵力不足,遂收缩防区,强化伪军,并加强对沿海地区的控制。
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遵照□□中央关于集中力量打击日伪军、巩固与扩大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为改善苏中地区的斗争局面,沟通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并为□□、整训工作创造比较安定的环境,决定于3月上旬发起以夺取车桥为主要目标的攻势作战。
此役解放了淮安、宝应以东纵横二百里地区.使苏中、苏北、淮南、淮北根据地联成一片,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根据地,打乱了日伪
“清乡”
“屯垦”计划,实现了苏中形势根本转变,揭开了苏中战略反攻的序幕。
5日晚,第1团等部对韩庄日军发起攻击,经白刃格斗,将其大部歼灭,其残部向西逃窜。
其间,日伪军200余人乘夜暗绕开正面防御阵地,从右翼芦苇荡偷涉迂回,企图继续增援车桥。
第1团发觉后予以堵击,歼其一部,其残部窜入小马庄后亦被歼。7日,困守车桥小土围内负隅顽抗的日军乘隙逃往淮安。
第1师兼苏中军区所属各部乘胜扩张战果,至13日相继收复泾口、曹甸镇等据点10余处,战役胜利结束。
在战役过程中,日本人反战同盟苏中支部盟员,勇敢地参加火线政治攻势。
经一天两夜的战斗,共歼日军大佐以下465人(生俘24人)、伪军483人(生俘168人)。
新四军牺牲54人,138人负伤。战役于3月5日1时50分发起,主攻部队分南北两路,采取远距离奔袭手段,避开外围据点,猛攻车桥镇,仅25分钟就突破土围,攻入镇内。
随后在炮兵大队的配合下,以数个战斗小组分散突击,逐个消灭日伪军火力点。
战至午后,摧毁碉堡50余个,全歼伪军。接着,分两路向固守小土围的日军发起攻击,攻占暗堡、库房等处。
但因火力不足,协同不够,未能最后解决战斗。负隅顽抗的日军,于6日晨乘隙逃窜。
新四军这一攻势使驻淮阴、淮安、泗阳、涟水之日军甚为震惊。由宝应县城东北塔儿头、曹甸镇出动的日伪军100余人,进至大施河时,触发地雷并遭第52团等警戒部队阻击,被迫退回。
驻淮阴、淮安等地的日军第65师第72旅山泽大队等部,共700余人,分4批乘汽车驰援车桥。
其第1批增援日军240余人驶至芦家滩附近时,即遭第1团堵击,并进入预设雷区,伤60余人,阻击部队乘势奋勇出击,又杀伤一部。
接着,第1团以正面防御结合侧后突击,又给逐次增援的日军以打击,迫其猬集于韩庄固守。
5日晚,第1团等部对韩庄日军发起攻击,经白刃格斗,将其大部歼灭,其残部向西逃窜。
其间,日伪军200余人乘夜暗绕开正面防御阵地,从右翼芦苇荡偷涉迂回,企图继续增援车桥。
第1团发觉后予以堵击,歼其一部,其残部窜入小马庄后亦被歼。其间顾佑安所部战绩尤为突出,所得战绩为各部队中最佳,一营也得到了师部的重视。
一营营长顾佑安再次赢得人们的关注,高层赞叹:顾不愧为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