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学长(1 / 1)
第三章学长
既然被吵醒了,就也睡不着了,她拿着家门钥匙,打算去附近超市里买些吃的来填满冰箱。如果住的地方没有足够的吃的,那家的味道也会跟着少了许多。
走在绿树如因的林子里,小区里的绿化和休闲场所很完善,她哼着小曲东游游西逛逛,又在24小时便利店里买了一些爱吃的鸡肉、蔬菜、零食,拎着一大包东西回了家。
“啪嗒”打开房间的灯,那些行李还是原样摆在客厅里,看来安宸没有回来。她七拐八拐绕过那些大箱子,来到厨房,一一放好东西,自己动手做饭。
他们一家人都爱美食,顾爸顾妈不仅爱下餐馆,更爱自己研究,经常周末呆在厨房里一整天,鼓捣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做法,两个人攀比吹嘘,要顾易易评判,每次到这个时候她就先胡吃海喝一顿,两个都夸一番,然后躲进卧室不再出来。
在顾爸顾妈的熏陶下,她也学会了一些烹调技术,在能下咽的程度下,她觉得自己的厨艺还是摆得上桌面的。
吃了饭洗了碗,又坐在沙发上看晚间八点档,直到晚上11点也不见另一位房客回来。难道是想通了,决定急流勇退了吗?她一边想着,一边爬上她的大床。
虽然这房子家具俱全,随时可以拎包入住,但是她的床垫床单都是亲自挑选的,卧室用品也是亲自布置。对她来说,不论客厅简陋成什么样,她都不会亏待自己的卧房。
一个大马趴摔在床上,蹭蹭床单,她很快就睡着了。
早上7点,她揉着眼睛走出卧室,去客厅找水喝。今天要回学校办理一些毕业手续,宜早不宜迟。
她端着水在沙发上坐着,突然听到门开了。安宸一手拿着外套走了进来,发丝有些凌乱,一副掩不住的疲惫之态,但他的脸上却多了一些慵懒不羁的味道,比起白天傲慢无礼的样子,更有了一些男人的味道。
易易眼睛一眨不眨地目送他绕过纸箱走到沙发前,倒头躺在上面,很快胸膛便有了均匀地起伏。
她看着他一系列旁若无人的举动,和对着她的皮鞋底,张着嘴连水都忘了喝,这简直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难道她和后面的盆栽就长得这么像、这么没有存在感吗?
她长吁了一口气,起身去洗手间收拾打扮,准备出门。
学校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同级的人却见的很少,临近毕业学校更是很难聚全,大家各奔东西,考研、出国或者直接工作。
她是英语系的,从小对语言十分感兴趣,再加上她浆糊一样的脑袋从来理不清数理化的问题,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英语。虽然顾妈有些担心女儿毕业找不到工作,但是却又很快想开:女儿喜欢就好,千金难买她喜欢。
所以她大概是英语系里最热爱专业的人,大家都在考虑转专业或者双修的时候,她坐在床上看英文小说,学英文电影里的脏话,或者在每周的英语角跟外国帅哥搭讪。
从教学科出来,她一人走在校园里,想去学校里的烟湖边走走。一些大一或者大二的情侣携着手走在湖边,偶尔抱一抱搂一搂,挡着草丛里唯一的小径,叫她过也不是,不过也不是,所幸走了出来。
“易易。”背后有人叫她。
扭头一看,她当即有些红了脸,刚刚走在湖边想到的人竟然真的就出现了。她收拾好自己的窘状,挤出一个清风般爽朗的微笑:“学长好!”
“都毕业了还一口一个学长,以后在公司里就得叫前辈。”白项禹笑得温文尔雅。
“是。”她应承道。
白项禹是高她两届的同系学长,在社团里是主席。白项禹在英文方面似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三就考下专业八级,紧接着拿下CATTI三级口译证书,毕业后不久又拿下二级口译证。再加上他曾在英国留学,有一口流利的伦敦腔,使他在一家翻译公司里如鱼得水。
大概是社团里只有她一个同系学妹的缘故,白项禹对她十分照顾,经常夸她是个学英语的好苗子,为她推荐一些优秀的音频资源,并且建议她在大学毕业之前报考三级笔译证书。
“去公司报到了吗?感觉怎么样?”他问道。
“嗯,去了两天,先试用一个月,如果表现不错会正式雇用。”她笑着点头说道。毕业之际,学长通过自己在公司的关系和口碑,为她争取了一个录用名额,但是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还得看她自己。
“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尽管来找我,翻译后的稿件也先拿来给我看看。”他嘱咐道。
易易点了点头,对于学长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既感到熟悉,又有些不习惯。在他有女朋友的那段时间,任何和他单独在一起的时候,都令她感到坐立不安。
“中午有安排吗?一起吃午饭?”白项禹建议道。
“啊?好,那我们去食堂吃吧,有点怀念麻辣香锅了。”她从神游中被叫醒,顺便提了这个建议。
他们并肩走到第三食堂,还没到中午下课的时间,食堂里人并不多。他们点了一份麻辣香锅,面对面坐着吃午饭。
易易上学的时候常看到情侣共吃一份香锅,她也曾幻想过和学长一起来吃,但是自从知道他有了女朋友之后,这个念头便再也没出现过。
“找到住的房子了吗?跟朋友一起住还是自己出去住?”白项禹问道。
“自己住,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房子。”她说了一半隐瞒了一半。
“房子怎么样?房租贵吗?离公司近不近?”他又问道。
“坐公交刚好顺路到公司,房租爸妈给垫了一半,所以压力不大。”她笑眯眯地咬着吸管说道。
两人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一会儿,项禹便接到电话,要他去做一场商务会议的交替传译。顾易易一个劲儿的劝他赶紧过去,不要错失了这个好机会,他便匆匆忙忙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