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欲望(1 / 1)
“阳合!”
君陌寒喃喃地重复了一遍,望着怀里撕扯自己衣服的青衣神情复杂起来。
他是喜欢青衣,但是却不想用这种方法得到,更不想青衣因为这个而会恨自己。
可是阳合又是一种无解药的媚药,若不行周公之礼,恐怕青衣不用多,一个时辰后便难逃一碗孟婆汤了。
进退两难的君陌寒握住青衣撕扯自己衣襟的手,用力地摇晃着对方。
“青衣,你清醒清醒,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知道我是谁吗?你可知这样做的后果?”
已失去理智的青衣完全不明白眼前的人为什么突然抓住自己的手,身体的空虚让他痛苦地扭动起来,沙哑的嗓子发出蛊惑人心的轻吟。
“青衣~你先回答我问题啊!青衣,我不想你后半生都在痛苦中活着!”
君陌寒继续晃动青衣的身子,可对方依旧毫无反应。
比青衣更加心急如焚的君陌寒突然一声低吼,身后浴池的水猛地炸起一丈高的水花,李大人的身子也被高高抛起,又重重落入水中。
躲在门外的香儿和影鸟也被这突发的状况吓的一惊,提着一颗心站在外面,大气都不敢出。
突然震起的水柱如暴雨一般倾泻在青衣和君陌寒的身上,被浴池的水一浇,青衣似乎恢复了一点点神志,眼神中闪过一丝清明,近乎祈求地道:“陌寒,给我!陌寒,陌寒~”
青衣对君陌寒的呼唤犹如古老的咒法,即便知道这可能是媚药使然,君陌寒还是无力地闭了闭眼睛,幽幽地带着不容抗拒的霸气命令道:“香儿,影鸟,守住房门,任何人不得进来。”
“是!教主!”
房门阖上的同时,君陌寒一把抱起浑身滚烫的青衣,如视珍宝,向墙角的软榻而去。
只是眨眼,空旷的房间里便回荡起久久不落的靡靡之音,如薄纱的蒙蒙水雾之中两具缠绵在一起的身体发出让人面红耳赤的声响。
青衣最后一次意识清醒是自己被君陌寒按在墙壁上,墙壁带走他身体燥热的同时,君陌寒一次次在他的身后贯穿......
欲望,总是能轻而易举地让一个人失去理智,这种欲望不仅仅只是生理的渴望,还有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
夜色中的六王府。
小世子将所有人都轰出自己的房间,悄悄地收拾衣物准备偷偷溜出王府,他不想再呆在这个牢笼里。
父王南下公办,王府里的侍卫也被带走一半,现在整个王府正是守卫松懈之时,再没有比这个机会更好的时候了。
若他真如那些大夫所言,活不过十九岁,那他死也要死在外面,绝对不要生于囚笼,故于囚笼。
“我的世子,小祖宗,您就算再生气也不能拿自己的身体生气不是,您就开开门,让小的送点吃的进去,您吃饱了才有力气接着生气对不?”
小世子的贴身随从福泉站在门前,苦口婆心了近一个时辰,嘴皮子都快磨破了,结果,不是让他滚,就是里面传来东西摔碎的动静。
他这会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反正呢,世子不吃饭,他们也别想歇着,只能在这候着,索性就直接说了犯忌讳的话,让世子吃过饭再继续闹。
好在这会子孙管家不在,不然他又少不了一顿锅烙。
房间里,小世子将收拾好的包袱藏到了床底下,趴在床上呼呼地喘着气,一天没怎么吃东西,肚子还真有点饿了。
其实,折腾了一整天,小世子早就又累又饿了,只是觉得自己若不闹的严重点,他们一定又会以为他在耍小孩子脾气。
青衣哥哥走的时候,自己当时太过冲动,以至于最后连送都没有送送青衣哥哥。
现在想想,都是这该死的破王府,若非这牢笼将他囚禁与此,自己岂会因为没见过世面乱发脾气,也不知道青衣哥哥有没有生他的气。
想着想着,小世子的肚子就咕噜一声又响了起来,他揉揉自己饿的扁扁的肚子,忽然觉得,自己与其饿着肚子离开,不如先吃饱了,再慢慢等机会。
只是,但愿他出去的时候,青衣哥哥还没有离开杏花园。
显然,小世子还不知道青衣已经离开了杏花园,忙着劝他吃饭的下人们也早已将这件事忘到了脑后。
“主子啊~今个做的可都是您喜欢吃的,有百合灵菇,西...诶~主子你终于肯开门了。”
福泉菜名还没有报完,房门吱呀一声打开,小世子绷着个脸便出现了。福泉疲惫的神色立刻消失不见,换上了一张笑眯眯的欠揍脸。
“我饿了,都拿进来吧!”
小世子故意压低声音,带着稚气的小脸硬要装出一副深沉的样子,怎么看都觉得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这会子谁也没有那个心情再去笑,急忙忙将早就准备好的饭菜端了进去。福泉也顺势进到屋里去伺候世子用餐。
看到小世子终于肯吃饭了,福泉这才冲门口的一个下人使了个眼色,那下人立即明白地点点头退了出去。
“世子,您多吃点,别着急,来尝尝这个。”
福泉犹如陀螺一样围着饭桌不停的转动,只不到一会儿就将小世子面前的食碟堆的犹如小山。
小世子也不拒绝,一边吃一边盘算着自己怎样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王府。
“你说什么?青衣背后有一副山水图?!”
灯烛下,孙管家本来端坐书案后翻着手里的账本,听到来人的禀报猛地站了起来,睁大了双眼瞪向书案前的人。
“奴才也是今个第二次到杏花园探听青衣和那个白衣男子关系的时候,无意中得知,据说当时还在咱们王府,青衣和安井发生矛盾,被安井撕破了衣服,所以才被人看到的。”
“哼~如此说来,君陌寒会接青衣走就不是偶然了。等下我修书一封,你去送到驿站,让驿站加急送往江南,务必交到王爷手中。”
孙管家跟在六王爷身边多年,可以说是看着小世子长大的,所以六王爷很多事不用交代,他也略知一二,处处留心。这也是这次六王爷会放心地匆匆南下的原因。
孙管家的信还没有写完,小世子那边前来报信的下人便来了。
得知小世子终于肯吃饭了,孙管家也深深松了一口气,在那封书信的最后加上了一句“世子无恙,王爷请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