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 > 183 星星之火可燎原

183 星星之火可燎原(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爱妻之摸骨神算 天嫁妻约,总裁别霸道 穿越之茱唐天下 悍妃难驯,殿下请慎娶 鸾凤还巢,独爱天价妃! 穿越之我是杨玉环 拜倒在劲敌裙下 肆朝爱 日娱 向日葵 抢来的新娘

十天之后,凌玉城立马青江北岸,推开卫士亦步亦趋送上来的油布大伞,伸出手,用掌心去承接砸得肌肤生疼的雨水。

狂风暴雨中,滔滔白浪翻腾怒吼。风雨中的江面益发显得宽阔,远处轻舟像一片枯叶似的,被江水抛上抛下,每每都让人觉得下一刻就要翻覆。

……幸好他们还有船。凌玉城收回手,轻轻拢紧了蓑衣。夺下闻喜县城后,他们简直是没日没夜,分兵三路,一路狂飙突进到青江岸边。结果扑到渡口,才发现船只密密麻麻,那些渔船、渡船还有商船,居然没有任何一艘被收走或是凿沉。

凌玉城第一个反应,就是叫卫士去传话:“……把那个萧从誉给我砍了。”

既不能迎难而上,带兵拼死夺回鸟岭天险;也不能当机立断,率领部下迅速后撤,集结大军凭险固守;最后连收船凿船断绝北凉大军进兵之路都做不到,要你何用!

凭良心说,如果上面三条里做到一条,凌玉城都还觉得这家伙算是个可造之材,自己虽然不想用,也不妨碍他把人打包给元绍送回去。可这么个货色……送回去浪费元绍的米粮么?

更不用说现在后勤吃紧,每一分运力都很宝贵的好吧!

幸好话一出口,就想到国公世子这个身份好歹还有点用,及时改了主意。现在人押在青江北岸边的第一大城金川,据说还在天天闹绝食,每顿都要劳烦看守他的军士捏了鼻子强灌下去。

正在回想夺下金川城的经过,一骑由远而近的快马就打断了凌玉城的思绪。在这种暴雨天里骑马绝不是件愉快的事:大雨迷眼,道路被泡得松软,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在田埂上马失前蹄--但是,要从行辕驻扎的金川城飞马赶到这里,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奚军连一时半刻都等不得,紧赶着要报给他知道。

“大人,”那传信骑兵从三丈外就开始勒马,然而战马的蹄子在江岸上不断打滑,直冲到他跟前才险险停住。凌玉城简直怀疑要是勒不住马,那个骑兵会干脆擦着他一头冲下江去,然后再灰头土脸地从水里爬上来:

“安州民乱!熙川民乱!”

“混帐!”用尽了全部的自制力,凌玉城才没有当场怒骂出来。

熙川是肃罗北部仅次于平野的大城。安州虽然不大,却是城池坚厚,地势险要--更糟糕的是,安州城,正扼守着襄平到平野城的交通要道!

这两个地方一乱,肃罗北方,立刻就是处处烽烟。从北凉国内到这里的辎重是不用指望了,就是鸟岭以北刚刚收上来的夏粮,能不能运过山来也是个问题!

幸好,幸好他们夺下了半个平原……

“李曼新在干什么!”凌玉城虚空狠狠甩了一鞭,调转马头,全速往金川城里冲去。随身亲卫立刻陆续跟上,只剩那个刚刚报过信的骑兵拼命安抚着马匹,好半天,才转过方向,快马加鞭,撵着前方扬起的水花追了上去。

金川行辕中,奚军正在府衙大堂前来来回回踱步,手里一封油纸包裹的书信要不是封在信筒里,早就给他捏了个稀烂。见凌玉城跳下马背,他眼睛一亮,立刻三步并作两步走了上去,双手捧过信筒:

“大人,这是广武卫李曼新大人的亲笔书信!”

凌玉城接过信件一目十行地扫了下去。当先就是触目惊心的两行大字:

熙川镇守图安,抢掠民女,逼反当地富户。现下图安已死于乱民之手,乱民首领崔斌煽惑熙川百姓,据城死守!

安州镇守答里麻,遣发民壮运送辎重,催逼过甚,引发民乱。与乱者五千有余,杀尽安州驻军,答里麻赖心腹护送,仅以身免!

再往下看,大大小小的乱子还有不少。奉他命令坐镇肃罗北部,安抚地方确保后路的李曼新在信中满口叫苦,只差呼天抢地了:那些紧急派来的地方官员,十个里面差不多有五个,得给他闹出些事儿来!

十天工夫!他们刚刚扫过一遍,在大军铁蹄之下战栗觳觫的肃罗北方,只这么十天工夫,就按下葫芦起来瓢,这儿那儿的不太平了!

凌玉城强忍着按揉眉心的冲动。把夏人出身的广武卫留在肃罗北部,本来就是指望他们安抚地方的--这个行当,他们肯定比起白山卫、黑水卫那种深山老林里的蛮子要精通得多。谁知道国内紧急调遣的地方官员一到,双方不但没能精诚合作,反而把整个局势都给搅乱了!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罢罢罢,反正大雨天也进不了兵,正好腾出手来收拾这一摊!

令,玄甲卫副将罗杀,率部三千,驻扎平野城。就地整编肃罗守军。

令,广武卫副将李曼新,率部五千,即刻剿灭安州乱民。平乱之后,全速向东北方向推进,打通平野至大凉国境的运输路线。

令,黑水将军李忠成,率部五千,开赴熙川,剿灭乱党、安抚百姓。平乱之后,向西北方向推进,控制大兴、狼林、黑水里,同时,防御肃罗西北平安州的可能来敌。

令,白山卫副将李乾生……

一道道军令飞速写就,凌玉城最后重新读了一遍,待要解下随身小印一一盖章,却在打开印泥盒子的那一刻停住了动作。

……那些地方官员,要怎么办?

照着他过去的性子,地方官员不称职,不得力,贪赃枉法以至于坏了他打下来的大好局面,砍了就是。左右他有天子剑在手,没有哪个不能先斩后奏。

说起来,刚到青州那次肯把证据全数理好,连人带东西捆回京城,已经是初到北凉战战兢兢的难得恭顺。

可是,现在这样,合适吗?

犹豫复犹豫,踌躇复踌躇。待到砚池里的墨汁几乎干透,凌玉城才惊醒抓起墨条,匆匆磨了几圈,而后飞快地书写了起来。

“命令,各军安守本位,毋预地方事。有擅行殴辱、杀伤地方官员者,严惩不贷!”

跟着,卷起李曼新紧急送来的亲笔书信,加上自己匆匆写完的一封奏报,塞进信筒,小心翼翼地捆在了信鸽背上。

凌玉城这次北征,一共带了五组信鸽。信鸽是个好东西,从金川到北凉都城迢迢四千里——直线距离也有两千五百里路,双翼展开,只要一天工夫就能飞完。然而这玩意儿毕竟娇贵,而且飞回去可以,要再飞回来可没这本事,只能靠人力长途运送,还不能八百里加急地往前线运。是以非紧急事务不用,连上次小十一遇刺,凌玉城也只把奏折快马送回,而没有选择飞鸽送信。

进军到现在,只在闻喜战败,兵锋大挫的时候,凌玉城才舍得放飞了一组——主要是因为这一败会改变整个战局的进程,不然一两千人的伤亡,实在没这个资格。而眼下,就是第二组了。

信是送出去了,回音可远远没那么快。凌玉城静下心来,开始着手整顿鸟岭以南直到青江岸边的各大城镇,核实人口,收取赋税,踏勘地形。这些事情玄甲卫都是做惯了的——或者说,长期坐镇青州,代替凌玉城治理封地的奚军是做惯了的。一件件工作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去,居然让凌玉城享受到了几分难得的平静。

肃罗不同于北凉,山峦起伏,一条条山脉把整个国土切成了许多碎片,许多城镇都藏在山坳当中的平地上,或者山峦的另一侧。而全面控制这些城镇,意味着至少一倍的驻军,以及半年也未必能完成的工作——这对凌玉城和元绍来说,成本太过高昂,而且蕴含着不可控的危险。

所以,出兵之前的那个夜晚,他们定下的战略,是沿着通衢大道尽快推进,占领几个大城和重要关隘——安州、平野、鸟岭关、金川,直到夺下肃罗王都,迫令肃罗全境放弃抵抗。

但是,既然盛夏的暴雨季节已经到来,既然青江已经变得不适合强渡,那么,正好回头收拾那些不在交通要道上的小城镇,以及梳理整编肃罗军队。更多被占领的城镇意味着更多的地方官员,也不知道陛下那儿来不来得及派……

罗杀的第一封回信很快就到了。

“大人,那个平野镇守实在太让人头疼了,”因为被凌玉城遣回平野城,养伤顺带镇守后方的年轻将领在信里抱怨,“他甚至不会肃罗话!当然我也不会可我已经学会快一百句了——不会也就算了,他都不肯带着舌人出去走走,到处多看看,只肯待在府衙里听当地官吏的汇报!”

“这还算好的,李曼新跟我抱怨,说那个安州镇守除了抽人鞭子什么都不会干。要他到底有什么用!”

出于时效考虑,元绍这次派遣的地方官员,以年轻人为主,大部分从靠近肃罗的铁勒部、渤海部,精通骑术的官员当中抽调。吏部花了一天时间拼死查阅人员档案,而后加急送出调令,命令这些官员立刻交接手上的工作,限期到岗——绝大部分官员冲到他们新的任职地时,两条腿都磨得皮开肉绽,下了马就能瘫倒在地上。

凌玉城的进军速度,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跟得上。

选择范围一窄,官员质量就次了那么点儿。不会肃罗语还是小事,到达目的地就一头病倒的人也颇有几个,还冒出来个把忙着喝花酒、玩女人的家伙。但是最麻烦的,还是驻守军队和地方官员的无法协调。

第一批二十三个城镇当中,就有八个,驻军和文官之间,语言不通!凌玉城这次带出来的军队成分本就复杂,渤海部官员碰上广武卫的驻军,或是铁勒部的官员面对白山、黑水卫的军队,想要说句我们这个月需要五百石粮草,都得靠比划的!

而文官改换驻地要吏部调令,驻守军队调防,要一级一级把报告打到各部主将那里,再飞马送至前线,由凌玉城亲自批示……

在上层来得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前,乱子,已经发生了。

目 录
新书推荐: 咬夏棠 糟!我老婆外面有狗了 我妈是年代文早逝原配 思你如狂 我靠,女主怎么有追追啊 闺蜜齐穿书,你离,我隔一天! 打不过楼下的猫如何调理 重生后扑到权臣怀里哭,他红温了 不中了!八零禁欲新厂长是我前夫 灰雾逃生安全屋[无限末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