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一个“为名所累”的杯子(1 / 1)
我是一个杯子,从生到死都不过是个杯子。生活中我不太主动,也总会被动的去做一些与生俱来的杯子该做的工作。因为我是杯子,为了这个名我也要奋斗一生的去捍卫它的名声。
我的大脑时而充实,时而又空乏。这种不安定的落差让我缺乏安全感。为此,我开始疯狂的读书。发奋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扬名在外的杯子。妈妈曾经告诉我:丑就要多读书。外貌丑陋思想不能丑陋。知识是最好的整形医生。
是啊,没有花瓶的容貌,就别羡慕人家安逸的“花花”世界。
于是乎,我决定用知识来改变我的命运。渴望着早日实现嫁入豪门一名成而的梦想。
我开始不分昼夜的攻读各类书籍,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野史杂文,看的最多的还是关于政府考试的书籍。因为毕业三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我已经开始打算通过科举考试进朝廷做官了。因为只有进入了高层次的圈子才能更进一步的实现我嫁入豪门的梦想。
几个知心朋友见我学的昏天黑地,关心我。对我说:“女孩子干嘛让自己活的那么累。人类早就有言‘女子无才便是德’”
我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中那个“德”是以貌取德。没有一个好容貌只能让自己有才了。
大家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想要的东西不一样,某种层面上价值观也会不同。
孜孜不倦的寒窗苦读,过五关斩六将的我一路披荆斩棘的登上了梦寐以求的殿堂。在那里我结识了高层次的圈子。
上班的第一天我满怀兴奋的心情准备以十二分热情投身到全心全意为“杯民”服务的工作中。刚走进办公的小院,门卫的老大爷热情的跟我说了莫名其妙的话:早上好,别那么拼命。你看见的不一定是你看见的,你听到的肯定是你看不见的。此后每天早上,只要我上班经过那里,老头总会说这句话。刚开始我挺感谢他的告诫的,可是听多了我觉得这老头简直是个神经病。整日神神叨叨的。
我给自己制定了目标要在三年之内被评为“优秀个人”称号。为了这个目标我勤勤恳恳,积极上进。平日里在做完自己份内之事后也热情大方的帮助同事。因为我觉得我们是个大集体,我应该伸出热情大方的手去团结同事。
不管怎么说,新来的我,要想融入这个群体我就必须主动、热情,不怕苦不怕累的为分担其他同事的工作。
大家好似也特别热情的去帮助我早日融入新环境,总会交代我这样那样的工作帮他们去做。
当我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我却惊奇的发现大家都甚为清闲。聊天、上网、打电话,甚至会偶尔开小差的出去逛街。渐渐地,日久天长,大家也不再把我当“外人”。总会很信任的去让我替他们做他们份内的事情。不,不对,是帮助。对,他们说这是帮助不是替。同事之间怎么能说“替”呢?我为自己的这种“小杯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糟糕透顶的想法感到惭愧万分。
这不,刚来单位还不到半年最我就已经超额的完成了我的既定目标。我用我的十二分热情最终赢得了上级领导对我的肯定。
直到这一刻,那天的大会我仍记忆犹新。那天的大会上我不仅得到了单位领导的夸奖,更是喜出望外的获得了一些奖励。
之后,领导在大会上也抓了好几个反面教材,很是高调的训斥了一番。这其中就有我平日里帮忙“顶班”最多的吴姐。看到她羞怯的低落着头,我的心里也挺难受。其实,我最是怕的就是这样的情况,贬低其他杯的时候无限制的高抬我。那天领导说了我好多赞扬的话,也数落了那几个典型好多讽刺的话。
我知道那一刻,我该是得罪了好多的同事。
可是不管怎么讲,我还是为自己的努力工作能得到领导好评感到高兴。
会上,大家伙同样表扬了我,可是这表扬不知为什么会让我心里产生一种莫名的不安。因为领奖的时候,虽然同事们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可是他们的僵尸一般微笑的表情底下暗藏着的是一种仇恨、埋怨。而且,想到一般雷鸣过后会是一场疾风骤雨的自然规律,我不禁毛骨悚然。
晚上,单位为我举办了庆功酒会。我喝了很多酒,最后酩酊大醉。第二天醒来才知道那晚的酒会上只有我跟吴姐喝醉了。
我天生酒力超凡,也正是由于这一特殊功能才能让我签下了别的同事都没法完成的工作任务。
那次也是这样的一个酒会,我跟吴姐去跟对方洽谈合作。酒桌上刚开始并没有谈正事,倒是像平时的聚会闲散了许多,大家推杯换盏之间已不胜酒力。再酒会开始前吴姐就跟我说她自己不胜酒力,全靠我了。
又是酒过三巡后,我已昏昏欲睡。第二天醒来,我在酒店里的床上半裸着身子。只感觉下体隐隐作痛。以为是“亲戚”来了,加之最晚喝的酒太猛了,并没有当回事儿。
只从得到了那块奖牌,我便把它高高的挂在自己卧室的床头顶上。每天早上不论自己多么不愿意起床,只要看见它竟会全身充满斗志。那是我的荣誉,更是前段时间上级领导对我的最大鼓励与肯定。
也只从得到它之后,我整个人做事更加的小心翼翼,每天如履薄冰。家人说我这是“为名所累”。我觉得他们不了解我,可是不管怎么说我一定要将它保持下去。
杯子的世界就是这样,总会事与愿违的怕什么来什么。尽管我千百般的如履薄冰,可是该来的还是没能晚点。
事情是由一份匿名信引起的。
当我还沉浸在自己的成就感的喜悦之中时,一份匿名信的不期而至彻底的改变了我的人生。
颁奖典礼的一个礼拜后,那天早上领导的桌子上凭空多了一份牛皮纸的信,领导打开后顿时被滑落一地的照片震了个晴天霹雳。随后我被叫到办公室,整个公司沉浸在暗流涌动的氛围中。
大家背后对我指指点点的,只要我还蒙在鼓里的不知事情的严重性。直到我打开领导递来的信封后,以同样万分惊愕的表情,重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刚才领导的神情时,眼前展现出来的竟然是我的“艳照”。
“恶作剧”?“诽谤”?“诬陷”?“故意栽害”?
当这些所有的可能让我自觉都不可能时候,我的脑海中居然浮现出的是那一晚酒会最后吴姐脸上漏出的诡异微笑的画面。好奇怪的画面。逐渐的,我的脑子开始胀痛、发麻,瞬间,我的回忆定格在了那一晚的酒店里……
接下来的画面让我痛不欲生,更是难以启齿……
领导一会儿训斥我一会儿惋惜我,只是那时的我早已无心关注于他的语言表情了。
“单位培养一个优秀员工多不容易”
“刚把你提升为优秀员工你就出这样的事儿,你让单位的脸往哪儿放?我的这张老脸往哪儿放?我这不是自己抽自己的脸吗?”
“现在为了保全单位名誉,也看在你任劳任怨的勤勤恳恳工作上,单位决定派你出趟远差!”
“小李呀,不管到哪里都是同样性质的工作。我希望你不要有压力,好在事情也没那么严重。我希望你能牺牲个人名誉保全单位名声。所以这个事件你也不要再深追下去了。我的贡献我们会给予你高额的回报!”
领导的三言两语竟然说的我感动自己耳朵的出卖了自己。是啊,我要识大体!
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我被调往一个偏远的地方任职。
我考虑的是发生了这种事儿,单位为什么不为保全单位脸面的直接将我开除而是下调的问题。却傻傻不是考虑最该考虑的那份匿名信来历的问题。
或许这也正是单位“以退为进”顾全脸面的最佳做法吧!这让我想起人类古代社会中的“发配”一词,原来所谓的“发配”涵盖的更深一层用意是个人保全功名的“为名所累”和朝廷顾全脸面的“为名所累”。
光鲜东西的背后会有阴暗,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无不是一种社会现象。
当我抱着堆满被“发配”的行李箱走出办公室时,看到的却是同事们同情过后惠心的一笑。办公室又恢复到了一片祥和之中。这祥和中我也看见了吴姐的不屑一笑。
有过小院的大门口,门卫大爷不在,我却想起了他嘴别常常挂着的那句话:别那么拼,你看见的不一定是你看到的,你听见的肯定不是你看到的。
后来我才听说了门卫大爷女儿的故事,简而言之是跟我一样的故事。女儿自杀单位为照顾优秀职工的老人优抚了这位老人。我不得不为上级领导的“顾全大局”的为单位保全脸面的行为感到骄傲与自豪。
回顾工作这段时间,原来整个单位最不神经的人是看大门的那位老头!
再后来我听说吴姐高升了,成了“名副其实”的“优秀员工”。其实我觉得吴姐应该感谢我,因为在“名副其实”这个词中我原本以为我扮演的是那个“实”而她扮演是那个“副”,现在我才知道我抢角色了。在这个词中我不过是一个“副”的配角,而她才是“实”的主角。我为了“出名”,抢了角色,这也是为名所累。
吴姐的升迁是建立在我的下调之上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场戏中最厉害的角色是吴姐,主角归她“名副其实”。
现在的吴姐应该是光鲜亮丽的,可是她的背后呢?
花瓶拥有“花花”世界,可是花瓶易碎。
事发之后,我也想过跟门卫大爷的女儿一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是想到,死,还的写遗嘱,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我知道之前的那个我已经死了,现在的我活的便是她的遗嘱。
差一点点的嫁入豪门~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