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话 如约回家(1 / 1)
吃完饭,如约坐在大伯的院子里乘凉。
“约娃子,以后都过来吃饭。”
“好的,大伯,给您添麻烦了。”
“一家人,说什么麻烦的话!”大伯坐在竹椅上抽着烟,地上新泼的井水沁过石板,脚踩上去倒是凉快得很。村里的夜还真是安静,在如约印象里,大伯并不是一个话很多的人,不过看样子他今天晚上是铁定要和如约聊聊了。
“上海的星星多吗?”
“星星啊?平常工作忙没注意看,今晚星星真多!”
“那还回去吗?”
“说不准。”
“哦。”
果真不超过五句话啊!如约有点着急,这蚊子真会捡人咬,明明大伯就那么悠哉地坐在那,可为嘛都围着自己咬啊?“大伯,我去帮大嫂打扫吧!”
“不用,没啥。要不今晚在这住?”
“没事,大伯,我习惯在爷爷那住。”
“行,拿点蚊香去。”
“爹,都搞好了!”大嫂脚步匆忙地走来,宣告如约和大伯的尴尬对话终于结束。
“行,你们去吧!”老人又想起什么,“给娃拿个电扇、蚊香什么的,快去。”
“行行行,如约,你先去!我马上就来,手电筒给你。”
如约接过手电筒,但她实际上用不上这个。箱子早就搬过去了,大伯家离爷爷家就几分钟路程,过了小桥,还能听到水流声哗啦啦响。从繁华的上海回到湖北老家,身边的一切都跟唱戏地换场景似的,变化太快。爷爷的老屋侧靠水渠,屋前屋后都是竹林,加上早些年在渠边栽的白杨树长起来了,将它如山间老舍般隔离起来。原本这边人家就少,早年也都搬走了,现在变得更加僻静,一般路过之人都不会发现绿荫深处还掩有一处老宅,但这里如约在这可是轻车熟路的。
老家这边都是独门小院,推开大门,一阵花香扑鼻,“天啦,爷爷的花竟然还在长!”如约回忆起小时候和爷爷种花的场景,不免一番怀旧。明明寒暑假也都有回来,可是爷爷突然发病,赶不上见到最后一面,临走前还呼唤着如约的名字,“爷爷生前最疼我了,可我却没能顺从他的愿望。”
爷爷年幼逃难来到湖北,得一老汉收留,老汉有一独女名曰翠巧儿,却生的疯疯癫癫。爷爷成年后为报恩娶了翠巧儿。大婚翌日,翠巧儿洗净脸发,换上新衣裳,却也是面容清秀,更奇的是傻了十几年的姑娘突然神志清醒了,亦能待人处事。村里人无不叫绝,老汉大喜过望,一口气没缓过来走了。
爷爷写得一手好字画,以此谋生,颇为得意。生的三个儿子,大伯,老实忠厚,爷爷说只适合种地;老爸“脑子活,不安分”;“就属你三叔沉得住气,是个读书的料”。爷爷本来指望着三叔传承衣钵,三叔偏偏着迷油画,“学什么洋画?老祖宗的东西多好啊!”把老爷子气的不轻!那时候大伯还在农村,老爸靠着脑子灵活跑到城市做生意,安家立户了;三叔还出了国,后来在中学教书。虽说奶奶走得早,但兄弟三人都很孝心,时不时要接爷爷去家里住,可是爷爷奇倔,到死都没离开过老家。
儿子身上打不到主意,爷爷就往孙辈去挖掘,规定孙辈寒暑假必须回老家,跟他学作画。“小时候爷爷教我们兄弟姊妹几个画画,真是又哄又骗,时间过的真快!爷爷经常在院子里给我们讲故事,怕我们被蚊子咬还种了棵香樟树……”如今树是枝繁叶茂了,人却空剩思念。
“哎,回到家都变得矫情了呢!掉什么眼泪,爷爷更喜欢我笑呢!”听说出生的时候,爷爷正写到一个“约”字,就跟如约取名为约,还经常说道,“丫头,我们约好了!”现在都不记得跟爷爷约定了什么?但是还是要说一句,“爷爷,我回来了!”
“如约啊,给我照一下。”
“好咧!”如约赶忙打开手电筒,大嫂抱着凉席进来,电扇、蚊香盒来了,“门你都开了?我还准备给你钥匙呢!”
“给你拿着!”大嫂进门开了灯,“这里其实挺干净的,又凉快!”放下东西大嫂锤锤肩,语气略微有些抱怨,“你大伯隔三差五还跑来看看,我信了他的邪了!你自己锁好门,我走了啊!”如约点点头,爷爷生前最爱干净,大伯虽然不善表达,但却最听爷爷的话。
“刚关上院子门,把灯都打开到处看了看,确实都挺干净的,跟爷爷在的时候差不多。吼吼,把东西都收拾出来。”
再说大嫂踉跄地过小桥,心情顿时变得一团糟。“这小妮子,城里住的好好地,滚回干嘛?难道她真的想要老爷子的房子?现在农村的地很值钱了?不行明天得探探她的口风才行。”她正推开家里的门,“呀,爹啊?你吓死我了,咋还不去睡?”
“约娃子那边都搞好了?”
“搞好搞好了!爹,问你个的事?你说,这丫头这时候回来,干啥?老爷子那房子?”
“不是跟你说了吗!我爹那房子跟房子里东西都是给约娃子的。再说了咱家这三层楼还满足不了你?”
“爹,你别发火啊?我就是说说而已。”
“你就是嘴短,不准再说这个事了。再说了老爷了那老破房子里有啥啊?大军当时不愿意跟爹学画,他们五个就约娃子一个学的成器,爹多喜欢她一点不行啊?临终前我们兄弟三跪在他面前,答应了房子给约娃子,你想打你爹老脸啊!”
“我哪敢啊,可那如约也没见得如了老爷子的心意啊?”
“关你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