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该拿什么拯救父亲(1 / 1)
父亲的日记中写道:
现实中有假丑恶,也有真善美,人是自私的也是高尚的。
远不像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那样举世称誉,也不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值得世人效仿。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摆着寻求真善美,追求真善美,创造真善美的永久的课题。
可悲的是,人类历史上自觉的时间短,蒙昧的时间长,一种自觉否定了旧的蒙昧,又造成了新的蒙昧,所以弗尔巴哈把人类的历史说成是宗教变更史,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些都是父亲一九八零年四月一日的笔迹。
第一节关于父亲的钢笔字
父亲的日记中钢笔字写得非常好。他很重视钢笔练习,没事就拿着笔在纸上琢磨,还常常说:字如其人,一个人写字的风格,可以看出人的性格,乃至于体现了人的品格。
现在人们用电脑久了,都不会写字了,也很少有孩子在练钢笔字了。记得,女儿考上大学的那一年,父亲把他最心爱的英雄钢笔送给了她,我说:现在用不上,拿着再给弄丢了。女儿把它留给了我。
那支英雄钢笔,是父亲用了几十年的东西,据说钢笔的尖是含金子的,我小的时候,只有期末考试的时候,父亲才会借给我。还会到班级里炫耀一番:我用的是英雄钢笔!记得有一次不小心掉在地上,笔的尖被摔劈叉了,回家赶紧用钳子给它捏上了,还给父亲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生怕发现了!
现在,这支笔躺在我的书房的书架上,都是用电脑的时代了,没有机会在用它写字了。可还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在本子上试试,它的尖子还是那么流利,没有曾经摔伤那个的痕迹。如今它还静静的躺在那里,可是,父亲已然踏鹤西去了。
父亲的钢笔字写的非常好,清秀、流畅,还有力量,工工整整地、端端正正。记得他老笑话母亲,字写的张扬,有点支棱八翘的,总不在一行上。其实,母亲的钢笔字写得更好,在学校里教书时,母亲的字是真好,比赛都数得上,她的钢笔字像男生的字一样,大气,有风骨。
他们年轻时,两个人就为了,谁的字写得更好?这个的问题,经常探讨互不服气。每次的争论,最后都是母亲以失败告终,其实,她一辈子都是始终是让着父亲,一直迁就着我的父亲。
父亲退休的时候,从单位拉回来的东西只有一大纸壳子箱子的材料,那是他这辈子的收获,各时期的总结和发言,都是手写的材料,后来见他时常翻出来看。
我也看过那些东西,都是一些汇报材料之类的,父亲那些清秀的字迹,工整地排在那里,有的还用红笔勾勒一下,做出重要的标记。那时不太理解,退休了干嘛还不扔掉它,只有现在,我才明白,那是父亲一生的心血,用一辈子写成的东西,在每次翻看时,父亲会在字里行间,找着那些回忆,他是在追寻逝去的光阴。
会一直珍藏那只英雄钢笔,因为它曾经描绘了父亲的辉煌人生,也是父爱如山的证据。
第二节演讲稿都在脑子里
一直很钦佩父亲的演讲才能,给工厂里上千人开大会,或者是去局里给领导汇报,从来不拿稿子,他侃侃而谈地,有条有理地讲述和发言,这样的能力用现在的语言讲:也不是盖的。
那时,我问过父亲,咋不用拿稿子,他说:那点东西,都在脑子里呢,拿稿子干什么。
记得我刚大学毕业,参加市里的五四青年演讲比赛,虽然只拿了个第三,得了一把小花伞,也美乐了半天。
他说:不要骄傲!胜不骄败不馁!
父亲看过我的讲演稿,指点了很多的问题,告诉我怎么样有理有据,怎么样演讲能抓住听者的心理。可惜,那以后我没再参加过这种比赛了,没有机会展示父亲给我的优良遗传基因,父亲在心里也有些遗憾吧!
父亲对《资本论》学习的最好,退休后尤其爱给我们上课,看过新闻联播几次之后,他就知道谁要下去了,对于他的政治敏感头脑,我们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惜,儿女陪她的时间很少,都忙着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现在想来,还真是忽略了父亲退休之后的没有演讲之地的苦闷,没给他更多的机会,没听他讲资本论和哲学,是我们做儿女的,没尽到孝心啊!
第三节你的爸爸很厉害
好像说过的,爸爸一直以参加我的家长会为荣,每次都很重视去开会的时间,地点啊,还要跟我核实一遍,生怕错过。
记得高中一年级期末的时候,我在班级考了第一,年组第三,母亲说要去参加,他不同意。父亲那天上午有会议要开,中午聚餐又喝了点酒,下午两点的家长会,老父亲坐着单位给他的那辆不怎么新的上海轿车,赶过来了,看着里倒外斜地走来的,满嘴酒气的父亲,我很不高兴,尤其是,开完家长会还和我们班的班主任老师唠了两个小时。
忘了说一句,我的班主任是政治老师,三十多岁可能说了,两人从哲学谈到了政治,从政治讲到了资本论,滔滔不绝的,好像终于遇到了对手,侃侃而谈、相见恨晚!
等第二天清醒了,他忘了跟老师都吹嘘什么了。可怜巴巴地问我:
大闺女!你爸爸,没掉价吧?!
老师挺厉害的啊!脑瓜够用!以后的前途错不了!
我好像没说啥过头的话!你老师有点重男轻女啊!
还说什么:女孩子到高三就考不了这么好的成绩了!
女儿,到高三,你也考第一给他看看!
他说的不对,我就不爱听这个话!
女孩咋的了,女孩儿更聪明的,是吧大闺女?!
哎!真是无奈了,这个酒仙老爸啊!那时不知道,我这个从小被放在农村自由长大的女儿,才是父亲最大的骄傲啊。
老师没说啥坏话,老师夸了,说你父亲真厉害啊!喝那么多酒,政治方向依旧清晰呢!太有才华了!
父亲眯着眼睛,点着一支烟,满意地点点头。
看来,两个人还是惺惺相惜的程度呢,后来,我的这个老师,当了教育局长,再后来升到了区长,父亲还没看错人呢。
第四节要拿什么拯救父亲
最后一个月的父亲,活在痛苦的煎熬当中,我们没有,还是没有忍心看着他在家里一天天的靠近死亡。
开始四处寻医问药,上海最好的医院也去过了,北京的医院也都去咨询过了,还有省里最好的肿瘤医院也住了。
几乎,说有的结论都和前面的专家一致,都崩溃了。
在哈尔滨,其实,还可以打一天的点滴再回来的,父亲不干了,拔下针管说啥不点了。
住肿瘤医院的人都是那种病的,这时候的父亲就已经知道或者说猜到了自己的病情了,他已经绝望了吧!那时的父亲大概在想:
开始,咋不让我住院呢?
后来,我不能再住院了么?
住院也没用了!
我的生命到尽头了!
他无助的眼神,时刻地刺痛我们的心。当时,最痛悔的时咋没学医,给父亲看病治病都方便,要是三个孩子里有一个医生,也许父亲就不会得这个病了。
拿什么能拯救您?我们的父亲!如果死亡可以替代,我愿意来换,那样,你就可以陪在母亲身边,听她唠叨着没完,她每天都在讲:这种菜你爸不喜欢,那个体育比赛你爸最爱看,米饭不要蒸的太软,你爸不爱吃。她会在午夜中醒来,茫然地站在窗前,说父亲还在大连的家里面。
看着母亲消瘦的脸旁,和她精神恍惚的样子,我们的心都碎了。如果可以,您来她梦里吧!告诉母亲吧,您这辈子和她过的日子很幸福,您很感谢她一生的相守相伴,您离去的很安心,人生已经没遗憾,只有她有开心的晚年才是您最大的心愿。
父亲!我们很爱您!那时没有亲口告诉您这些,是有多么,多么的遗憾!
肉体消亡
灵魂升起
你义无反顾地奔向
天堂
那里您的笛子声
幽然地响起
可是
父亲对不起
我们不知道拿什么拯救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