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大唐超大龄剩女信安县主 > 118 行先天政变,李隆基夺*权

118 行先天政变,李隆基夺*权(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凡人修仙传]韩立你妹呀? 穿越之心安异世 天使的战争 我的阴司鬼夫 除了你万敌不侵 凡尘里惆怅寂寞里伤/重生之王后不贤 dying in the sun 人……终究还是有情义的 EXO之偷心保镖哪里跑

“这是我让姚崇悄悄帮你弄来的堕胎药,我会亲自替你熬这药,我也不想这样,但我没得选择,以后我一定会好好补偿你的。”李隆基对他的侍妾良媛杨氏愧疚道。

“殿下,现在虽处于国丧期间,但服内生子并非什么大过,你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我的孩子呢?这可也是你的孩子啊!还是说你已经有两个儿子了,所以不在乎我肚子里的这个孩子了?”良媛杨氏摸着自己的肚子哭道,一脸的委屈和愤怒。

“你听我说,生儿育女本是人之常情,天之大伦,我又怎么会不在乎呢?并不是我想杀死自己的亲骨肉,而是太平公主定会借这个孩子来大做文章,她定会借口我耽于女色难当大任而行废立之举,那我就会像隋文帝时的太子杨勇那样被废掉,而我一旦被废,那咱们府中上上下下这几百口人都将在劫难逃,你就真的忍心吗?只要挺过了眼下这一关,以后咱们还会再有孩子的。太平公主在咱这东宫殿里不知道安插了多少眼线呢,咱们有任何风吹草动她都知道,本来她因我年轻历浅而不怎么把我当回事,但不久她便发现我行事明决,于是就打算另立庸弱者以巩固她自己的权力,因此近来她对我越来越不满了,常常放言说什么太子非长,不当立,当立者为我长兄宋王成器或我堂兄邠王守礼之类的话,而且还常常在陛下面前谗毁于我,这怎能不叫我日夜忧心呢?”李隆基耐心地劝道。

“知道了,我喝还不行吗?殿下,你要一辈子都对我好,否则我做鬼也不放过你。”杨氏哭骂道。李隆基只是默默地听着,也不搭话。

“杨姐姐,我母亲让我来送蒸饼给你们,这些蒸饼都是特意为参加丧礼的亲友准备的,本来她想亲自送过来的,但因为要和宝安县主一起忙着操办蜀王妃的丧礼而只能派我替她跑这一趟了。她看你这几日一直身体欠安,还让我转告你说若你实在撑不住了,明日就不必去参加蜀王妃的丧礼了,保重你自己的身体要紧。”元瓌进房后对杨氏笑道。

“辛苦你了,你回去后替我谢谢你母亲。我真不该在这时候生病,连自己亲姑祖母的丧礼都没法去参加,回头我让你隆基哥哥替我在姑祖母的灵前多磕几个头吧。我今日乏了,就不留你了。”杨氏勉强笑道。

“姐姐,你到底怎么了?实在不行就让隆基哥哥替你传个太医瞧瞧。”元瓌看着满脸一团愁闷之气的杨氏担忧道。

“不用传太医,你隆基哥哥比太医还厉害,他已经在替我熬药了。”杨氏冷笑道,说完忍不住干呕了几下。

“那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我去看看隆基哥哥后再走。”元瓌道,说完也不等杨氏答话就径直走出了房间。

“太子殿下还在熬药吗?杨姐姐可都等不及了呢。”元瓌进厨房后见只有李隆基一人在便笑着试探道。

“她怎么可能等不及了呢?她巴不得我一直熬不好呢!弟弟前来有何事?”李隆基苦笑道。

“也没什么大事,我就是替我母亲来送丧礼的蒸饼了,但今日自打进了这东宫殿,我怎么总觉得你和杨姐姐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呢?你俩究竟为何事烦恼啊?讲给我听听,说不定我还能替你俩排遣排遣呢。”元瓌道。

“一言难尽。既然你来了,那你就替我把这药端给你杨姐姐喝吧,我还有紧急公文要处理呢。”李隆基微微皱眉道。

“哼,你个坏哥哥,我若不来,你也没有紧急的公文要处理了。”元瓌笑骂道,说完便转身将药端去杨氏的房里。

“你一定要看着她喝下去。”李隆基忙在元瓌身后叮嘱道。

“杨姐姐,隆基哥哥让我把药端给你喝,你放心,药已经不烫了,我刚刚偷偷地喝了一小碗。”元瓌进屋后笑道。

“你说什么?你是不是疯了?药也是能瞎喝的吗?你还不快吐出来。”杨氏急道。

“姐姐别这么小气嘛,我为什么就不能喝了?隆基哥哥说这是清热解毒的药,正好我这几日也有些受风发热,吃这药刚好对症啊。”元瓌笑道。

“胡说,你怎么可以喝呢?好弟弟,快点把药催吐出来。”杨氏忙下床道。

“这到底是什么药?”元瓌突然一脸严肃道。

“堕胎药,因为服内生子。”杨氏双眼含泪道,说完便默不作声了。

“姐姐放心,我没喝。我就是奇怪隆基哥哥明明都替你熬好药了却又不敢亲自把药端给你喝。不就是服内生子这种小过吗?又不是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过,隆基哥哥也太小心了。姐姐莫急,我刚替你们想了个好主意,不过是否采纳要取决于隆基哥哥,我现在就去找他,这药你也别喝了,我替你倒掉。”元瓌道,说完便先将药倒向窗外,然后端着空药碗就直奔李隆基的书房。

“殿下,良媛已经把药都喝下去了,我是特地来向殿下请罪的,因为良媛死活都不肯喝,所以我见苦劝无效就强灌了。殿下现在要不要去看望一下良媛呢?”元瓌对正假装批阅公文的李隆基一本正经道。

“你说什么?你怎么能这么做?”李隆基怒道。

“不是你自己说的一定要我看着良媛喝下去的吗?她一直不肯喝,我就只好硬灌了。”元瓌故作委屈道。

“我先去看看她,回来再和你算账,你给我在这儿老实待着。”李隆基急道,说完就离开了书房,但元瓌却并未听话地待在书房里着,而是悄悄地跟随李隆基走向了杨氏的房间。

“良媛,你没事吧?”李隆基对躺在床上的杨氏关心道,但杨氏却闭目不答。

“她当然没事啦,药都被我喝了。”元瓌一脸坏笑地看着李隆基道。

“你,你,你真喝了?”李隆基惊道。

“弟弟,你就别再逗你隆基哥哥了,你快把你的主意告诉他吧。”杨氏忙睁开眼说道。

“哥,你也太紧张了,不过就是服内生子,陛下能把你怎么着?太宗皇帝的第十四子曹王明不就是在贞观十年高祖皇帝的国丧期间出生的吗?《唐律·户婚》虽明文规定:‘诸居父母丧,生子及兄弟别籍、异财者,徒一年。但它也同时规定:‘其服内生子,事若未发,自首亦原。’,所以哥不妨以退为进,趁太平公主知晓此事前先去陛下那儿请罪,免得到时候太平公主知道后又恶人先告状。”元瓌提议道。

“这样行吗?”李隆基犹豫道。

“虽没有十成的把握,但至少也有七八成,赌的就是陛下对哥的维护之心。”元瓌道。

“但我对陛下没信心,陛下现在常常受太平公主的挑拨而对我深有戒心。前几日,陛下密召韦安石道:‘朕闻朝廷皆拥戴东宫,卿宜察之。’,韦安石知道陛下怀疑我有异心,就回道:‘陛下安得此亡国之言?此必太平公主之谋。太子有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皆知,愿陛下勿惑谗言。’,结果陛下过了良久才说道:‘朕已明白,卿勿再言。’,当时太平公主就在帘外窃听,于是就以莫须有之罪陷害韦安石,多亏有郭元振相救,韦安石才逃过了一劫。”李隆基道。

“哥,陛下虽疑你,但到底也将韦安石的话听进去了,所以你实在不必草木皆兵,你要相信陛下和你的父子情能够战胜陛下和太平公主的兄妹情。你再考虑考虑吧,毕竟姐姐肚子里的孩子是你的亲骨肉啊。我还要回去帮我母亲料理丧礼,就先告辞了。不管你们最终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不会将今日之事告诉包括我母亲在内的任何人,你们就尽管放心好了。”元瓌认真道,说完便起身施礼告退了,留下了一脸纠结的李隆基和杨氏独自神伤。

“三郎你怎么去了这么久啊?母亲刚刚还问起你呢,你赶紧去母亲那儿一趟吧。”元瓘道。

“母亲,您找我有何事?”元瓌进屋后忙问道。

“你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你杨姐姐究竟得了什么病啊?”李琛道。

“我看杨姐姐恹恹的,于是就陪她聊天解闷,因此就多耽误了些时候。她不过就是肠胃不适,并没得什么大病,养几天就好了,母亲不必担心。她让我替她谢谢母亲的关心,还让我转告母亲说明日她虽不来了,但她会让太子殿下代她在灵前多磕几个头的。”元瓌回道。

“没事就好,这几日忙得我腰酸背疼的,你替我捶捶。”李琛笑道。

“妹妹,怪不得今早太子殿下很晚才来祭奠蜀王妃,原来他在天微亮之时就和他的良媛杨氏一起入宫去向陛下请罪了。”次日中午珍珠对李琛禀报道。

“请什么罪啊?”李琛奇道。

“听说太子殿下上奏陛下道:‘臣之良媛杨氏怀孕,因属服内生子,故特来请罪。’,结果陛下看太子殿下竟然勇于自首,当即就免了他的罪过,还赏了杨氏好多安胎养*神*的*名贵药材并嘱咐杨氏在东宫殿里安心养胎。”珍珠回道。

“这也值得去请罪?”李琛道。

“那是因为隆基哥哥怕太平公主借此行废立之事。”一旁的元瓌忍不住插嘴道,说完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看来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啊,不许瞒我!”李琛道,元瓌见母亲一脸非知不可的表情后就只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了,李琛仔细听完后便把元瓌拉过来狠狠地打了他屁股几下。

“母亲,您干吗?您不夸我聪明也就算了,您怎么反倒还打我呢!”元瓌羞得满脸通红道。

“这么大的事你也敢瞒着我,我这都打轻了,我真该拿竹条把你打个半死。”李琛笑骂道。

“母亲最疼我了,怎么会真舍得打我呢?”元瓌见李琛并未真生气便大胆撒娇道。

“再有下次你试试?你现在就替我招呼客人去,我要先睡个午觉。”李琛道,元瓌闻言忙退出了房间。

“三郎真是胆识过人啊。”蕊珠忍不住赞道。

“什么胆识过人,我看他是不知死活。太平公主和阿瞒可谓棋逢对手,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李琛苦笑道。

“依我看,不少大臣都极力拥护太子殿下呢,太平公主未必就能占到上风。”珍珠道。

“我也希望这场权力之争以阿瞒的胜利而告终,那样李祗的嗣吴王爵才有可能得以恢复。咱们安插在太平公主府中的那些眼线最近传回来什么消息没有?”李琛道。

“暂时还没有。”蕊珠忙回道。

“让他们盯紧点,我先睡半个时辰,到时候你们记得叫我起来,还有一堆事等着我忙呢。”李琛道,珍珠和蕊珠忙答应着。

转眼便到了景云二年即公元七一一年,在四月初三那日,李旦召三品以上的群臣上朝议政时说道:“朕素怀淡泊,不以万乘为贵。昔为皇嗣,又为皇太弟,皆辞不处。今欲传位于太子,卿等以为如何?”,群臣都不敢接话,唯有太平公主的同党殿中侍御史和逢尧进言道:“陛下春秋未高,方为四海所依仰,岂得匆促退位?”,李旦这才收回此提议。四月十三日,李旦仍下诏道:“凡政事都由太子处理,军事、死刑、及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都要先与太子商议,再报告皇上。”。五月,太子李隆基仍要将太子之位让给他大哥宋王李成器,可李旦不许,于是李隆基又上书请求将已经被安置于蒲州的太平公主召还京师,李旦许之。

延和元年即公元七一二年七月初,彗星出西方,入太微,太平公主让相士对李旦进言道:“彗星入太微,主帝座有灾,皇太子将为天子。”,李旦不信并说道:“传位避灾,我意已决。”,李隆基闻听此事后急驰入宫叩头道:“臣以微功,越过诸兄为太子,日夜不安,不知陛下为何急于传位?”,李旦道:“我能得天下都是你的功劳,现在帝座有灾,因此传位于你,以便转祸为福,你怀疑什么呢?”,可李隆基仍旧苦辞不受,李旦见状便说道:“你是孝子,为何一定要等我死后才在柩前即位呢?”,李隆基闻言只得流泪而出。七月二十五日,李旦下诏正式传位于太子。八月三日,太子李隆基即位,尊李旦为太上皇,上皇自称曰“朕”,命曰“诰”,五日一受朝于太极殿,皇帝自称曰“予”,命曰“制”,每日受朝于武德殿。太平公主见木已成舟便只好以李隆基治国经验不足为由劝李旦仍宜主大事,因此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及重大刑案仍取决于上皇,余者皆取决于皇帝。八月七日改元先天,大赦天下。

太平公主先是想怂恿李旦废掉李隆基,见图谋不成后又想阻止李旦传位给李隆基,结果又未成,于是就与宰相窦怀贞、萧至忠、崔湜、岑羲等人以及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王晋以及僧人慧范等人共谋废立或毒杀李隆基。中书侍郎王琚秘密地对李隆基进言道:“事态紧急,陛下不可不先发制人。”,左丞张说也自东都洛阳来到长安,将他随身携带的佩刀解给李隆基,意欲让李隆基快做决断,同时荆州长史崔日用也入朝向李隆基密告道:“太平公主谋反在即,陛下为太子时,实不好明诛;今已登大宝,只需下一诏,谁敢不从?”,李隆基道:“只恐惊动上皇。”,崔日用道:“天子之孝在于安定四海。请陛下先夺北军,后收逆党,则可不惊动上皇。”,李隆基深以为然。

先天二年即公元七一三年七月一日,左散骑常侍魏知古密告李隆基道:“太平公主想在七月四日举兵作乱,打算在那日派常元楷、李慈等先率羽林兵突入武德殿,同时派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于南牙举兵应之。”,李隆基得此密报后就与太子左卫率岐王李范、太子右卫率薛王李业、兵部尚书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果毅李守德以及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等定计提前一日以兵诛之。七月三日,李隆基与同谋十余人命王毛仲取闲厩马及兵士三百人,自武德殿入虔化门,将太平公主的党徒诛杀殆尽。太上皇闻变,召郭元振登承天门楼,郭元振上奏道:“皇帝诛窦怀贞等,别无他事。”。七月四日,太上皇诰曰:“自今军国政刑,一切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同日太上皇徙居百福殿,李隆基开始完全亲政。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后才出,太上皇请求李隆基饶太平公主不死,可却被李隆基一口拒绝。李隆基下令将太平公主赐死于公主府中,公主的所有儿子除薛崇简外皆伏诛,在抄公主家时发现财货山积,珍宝之多可与皇宫相同。太平公主既诛,功臣皆有封赏,宦官高力士以功授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官从三品。十二月一日改元开元,即开元元年。

“魏知古的奏请陛下允了吗?”李琛问元瓌道。

“没有,还是那个李益袭着外祖父的爵位呢。”元瓌皱眉道。

“这又是为何?”李琛无比失落道。

“李益就是个见风使舵的卑鄙小人,他见太平公主被诛就忙不迭地向陛下揭露太平公主的家私以求自保,要不是他,陛下在派人查抄太平公主的家财时又怎么会知道太平公主有那么多田产呢?这下好了,他摇身一变倒成功臣了,陛下问他要何封赏,他却什么都不要,只要陛下答应能够永久保留他及他后代的嗣吴王爵。陛下虽没有完全答应他的无理要求,但却向他保证只要他言行合法,陛下就会一直保留他的王爵直到他寿终正寝或自愿放弃为止。不过陛下同时也向魏知古保证将来会适时恢复祗哥哥的嗣吴王爵。”元瓌回道。

“我还真是小看李益那个祸害了。”李琛懊恼道。

“母亲不必烦恼,其实陛下打心眼里瞧不上李益,否则也不会不授予他任何官职了,因此让他获罪于陛下并非难事,一切就都包在我身上好了。”元瓌忙安慰道。

转眼就到了两年后的开元三年,在这一年中,皇帝下令恢复了李祗的嗣吴王爵并赐实封三百户,并又下令将李祗那三百户实封中的一百户实封特赐给李琛。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