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李玮意外亡,君洁进京都(1 / 1)
“大哥,我本来就说叫人替他去取的,可他偏不听,非要自己去取,要不也不会出这样的事了。”冯君洁对李仁哭诉道。
“上个月他就跟我说他瞧见了一上品端砚,说那端砚的做工很是精美细腻,还说那个匠人不肯卖给他,他软磨硬泡了好几次后那个匠人才同意卖给他的。前几天他骑马去端州的时候经过我府上时还笑说等过几天买回来后一定先拿给我瞧,谁能想到他会在回来的路上意外坠马呢?我听六儿说他为了躲避一个瞎跑到路上的小孩而急速调转马头,致使受惊的马儿把他从马背上甩了下来后又重重地踩了他肚子一脚。”李仁含泪道。
“二郎瞧上的那块端砚我也见过,确实是块材质上乘雕纹精致的端砚,我瞧着质量跟中书令许敬宗之女嫁给我子犹堂兄时冯家下聘礼的那块端砚不相上下。我曾听我父亲说当时冯家还因聘礼过于奢侈而惊动了朝廷,当今陛下还曾因此而派御史专赴我们这儿调查此事呢。”冯君洁回忆道。
“医师,他怎么样了?”看医师诊完后李仁和冯君洁一齐急问道。
“唉,恕我直言,也就是今明两天的事了,你们赶紧替他准备后事吧。他内脏已损,骨头已断,再加上路上耽误了治疗,已经是回天乏力了。真是可惜了,正当盛年啊。”医师叹气道。
“就一点办法没有了?”李仁焦躁道,而医师只是不住地摇头。
“六儿,你替我送送医师。”冯君洁含泪道。
“洁儿,对不起,我辜负了父母的嘱托,以后再也不能好好照顾你了,现在赐福也长大了,也娶妻生子了,以后就让他替我照顾你吧。”李玮时断时续道。
“赐福不能代替你,你明白吗?前几年父母因病相继去世,这已经给了我很大的打击了,你现在又来说这话,你这是存心不让我好过,是不是?”冯君洁大哭道。
“对不起,今生我只能辜负你了,我只求来生我们还能做夫妻。我走以后,你若再嫁,就一定要嫁个对你和孩子们都好的人,我只希望你在没有我的日子里也一样过得幸福。”李玮流泪道,说完又死盯着赐福他们看了好几眼。
“弟弟,你快别说了。”李仁悲痛道。
“我要说,再不说我怕来不及说了。洁儿,你是最坚强的,还记得当年你在院里舞剑时我在一旁观瞧的事吗?那时的你一身男装,英姿飒爽,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你了。”李玮喘着气强笑道。
“记得,记得,咱们之间的每件事我都记得。”冯君洁哽咽道。
“洁儿,你别哭。人终有一死,谁都躲不过的,这也是我命里该遭这一劫。若你整天以泪洗面,那我在那儿也不能安生啊。”李玮道,边说边费力地要伸出手来替冯君洁拭泪,但伸到一半时就被眼疾手快的冯君洁给牢牢抓住了。
“大哥,对不起,以后我不能帮你一起完成振兴家族的大业了,不过你还有琨弟和璄弟他们,他们也都很不错,定能帮大哥一起完成我们的大业,我是无福等到那一天了。”李玮又对李仁道。
“弟弟,你放心,我一定完成咱们共同的目标。”李仁忙应道。
“那我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也没什么要交代的了。你们都出去吧,我只想跟洁儿单独待一会儿。”李玮对众人道,众人依言都退出了房间。
三个时辰后李玮终因伤重不治而离开了这个人世,享年三十六岁。冯君洁在操办完李玮的丧礼和葬礼后就收拾包裹带着守一和顺儿这对“龙凤胎”赶赴长安平原里的老宅,并让已经成家的儿女们暂时都留在广州南海县生活。坐在缓缓行进的马车上,冯君洁又想起了李玮临终前跟她说的话。
“洁儿,我思来想去,你还是离开这儿去长安老宅生活比较好,这样一来你不会睹物思人,可借此疏散下心情,二来长安的产业也需要你去打理,整天忙忙碌碌的总比整天胡思乱想的要好得多。前几年父母相继因病去世,你也没空去咸阳,守一又不愿跟王雉她们一起去桂苑,所以琛儿妹妹肯定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盼着见守一呢,你去了长安后得空一定要带守一去见见琛儿妹妹。”李玮嘱咐道。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我一直都想去咸阳一趟,一来孩子还小,二来我也不得闲。你放心,我会带守一去桂苑看她的,以后我也会常去桂苑陪母亲她们说笑解闷。”冯君洁承诺道。
“娶妻如此,夫复何求?那个端砚你就替我送给大哥去收着,以后打点宗室大臣们时用得着。”李玮勉强笑道。
“好,都听你的。”冯君洁忍悲笑回道。
“只有实现了家族振兴,母亲、婶母和琛儿妹妹才会不再被囚禁在桂苑中。若那一天真能到来,到时候你愿意把守一还给琛儿妹妹吗?”李玮道。
“我不知道,不过我会尽量克服自己心里的不舍,因为她心里的苦痛远甚于我。”冯君洁叹道。
“洁儿最通情达理了,我就知道你会的,我不过白问问。”李玮笑道。
端砚出产于端州(今广东肇庆),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的端砚最为称著。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是因为它具有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不结冰等优点外,还因为它的开采和制作都极其艰辛。一方端砚的问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几道艰辛而精细的工序,其中采砚石只能完全以人工为主。采石匠人都是按石脉的走向,顺其自然地向深层去采掘,从接缝处下凿。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十分难得了,而坑道向下倾斜,曲折蜿蜒,匠人进出都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而已。
“守一,阿娘带你去咸阳看你祖母和姑姑她们好不好?”冯君洁问七岁的守一道。
“咸阳好玩吗?”李守一笑问道。
“你祖母和姑姑她们住的地方叫桂苑,里面种了很多桂花树,你不是很喜欢吃桂花糕吗?你姑姑做的桂花糕可好吃了。除了桂花糕,你姑姑还会做很多别的好吃的呢,比如糖葫芦和煎饼。守一是不是想快点到桂苑去了?”冯君洁笑道,守一听完忙点了点头。
“阿娘,你只顾跟弟弟说话,都不理我了。”顺儿撅嘴道。
“怎么会呢?我怎么会不理我家丫头呢?那顺儿想不想吃桂花糕呢?”冯君洁见顺儿一副生气的小模样后不禁笑道,顺儿听了不假思索地笑着点点头。
“咱们先去长安的老宅,等安顿好后我就带你们去桂苑,那时应当正是桂花盛开之际,到时候整个桂苑都会沉浸在又香又甜的芳香之气中。”冯君洁道,说完便又因陷入对李玮的追忆中而变得沉默不言了,守一和顺儿也就识趣地不再说话了。
“娘子,咱们已经到了。”丫鬟莲香轻唤已迷糊睡去的冯君洁道。
“都到了啊,你让他们把东西先搬进去,以后咱再慢慢收拾吧。明天我要去柜上查看账簿,你让冯管家替我准备好了。”冯君洁醒来后吩咐莲香道,莲香领命去了。原本冯缘是不用来的,但京中一应铺面田地原先都是冯缘在管,连冯智皓都没有过问过太多,就更不用说冯君洁了,因此冯缘会等冯君洁熟悉一切事物后再回岭南去。
忙了有一两个月,冯君洁总算是理清了所有的头绪。这日,她身着一席素装并给自己的一双儿女也都穿戴了素装,然后亲自赶着马车去桂苑,而前几日就从冯君洁的丫鬟莲香处得知儿子今日要来的李琛极其兴奋地期盼着跟儿子的第一次见面,但完全隔绝了七年的母子能产生天生的亲近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