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元郎慰姑母,姑侄终和好(1 / 1)
“你还回来干什么?是谁这么大胆子,居然敢放你进来?”元妃一见到元思忠就大声训斥道。
“姑母,您还在生忠儿的气吗?忠儿已经知道错了,您就给忠儿一个机会,让忠儿留在您身边照顾您吧。”元思忠拜了一拜后含泪道。
“母妃,您就别再生表哥的气了,就给表哥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吧。”站在一旁的李炜帮着劝道。
“是你让他进来的,对吧?你个逆子,我千叮咛万嘱咐,叫你不要跟那姓张的起争执,你偏不听,你父王就是被你害死的。如今你还要忤逆我,自作主张地将这个混账东西放进来,你如此大逆不道,我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儿子,你跟这个混账东西一起离开这儿,马上就离开。”元妃指着李炜怒骂道,发泄着多日来聚积在心里的悲愤。
“母妃息怒,儿子有罪,儿子这就去找管家领罚。儿子就是被您打死,也绝不能被您逐出家门。”李炜忙跪下道,未等元妃回应便朝元妃磕了个头后就转身离开了,留下了一脸尴尬的元思忠独自一人待在元妃房中。
“娘娘,炜殿下已经被管家打得皮开肉绽了,殿下说只要您不让管家停止,那他就让管家继续打他。娘娘,您真就这么狠心吗?”钏儿急得落泪道。
“姑母,您知道炜弟的脾气,他心里已经够难受了,您还要骂他,他该多痛苦啊,姑父的事他也不想的。恕忠儿放肆,您难道要在经历了丧夫之痛后再经历一次丧子之痛吗?求姑母高抬贵手,饶了炜弟,我可以从此永远消失在姑母的眼前。”元思忠哭求道,说完磕头不止。元妃闻言只是无声地流泪,却并不下令让管家住手。
“娘娘,炜殿下昏过去了,管家用冷水泼醒殿下后还要接着打,说是殿下昏过去前吩咐他这么做的。”又有一个丫鬟进来回道。
“叫管家住手吧,把你们殿下抬去他自己的房里。”元妃叹气道,转而又吩咐元思忠去看看李炜。
“炜弟,对不起,我不应该让你带我进来的,是我连累你挨了这一顿狠打。”元思忠一边帮李炜清理身后的伤口一边哽咽道。
“表哥,你别哭了,你是水做的吗?怎么这么多眼泪啊。你的额头都磕破了,一会让五儿给你上点药。我这点伤不算什么,只要能让母妃消气,我就是死了都无所谓。我不是被你连累的,我是被张君彻那个王八蛋给连累的。”李炜笑对元思忠道。
“你还笑得出来啊?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你和姑母的。姑母她已经原谅你了,要不她也不会让我来看你。”元思忠止泪劝道。
“好,我知道了。你跟五儿这一路游山玩水的应该碰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吧?你捡些有意思的事跟我说说。”李炜道,元思忠闻言只得把平日里从各类游记中看到的捡些有趣的说给李炜听,李炜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母妃,是您吗?我不是在做梦吧?”被疼醒的李炜看着眼前的元妃惊讶道,可元妃却含泪不答,李炜见元妃不说话,忙又小心翼翼道:“母妃,原谅儿子好吗?”,边说还边忍痛欲起身。
“别动,好好趴着,我瞧瞧你伤得怎么样了。”元妃忙快步走到床前阻止李炜起身道,说完就想掀开被子看看李炜的伤。
“母妃别看了,表哥已经给我上过药了。”李炜死死攥着被子一脸窘迫道。
“松手,要我喊下人来吗?”元妃威胁道。听元妃如此说,李炜急忙把手松开,元妃在看到儿子的伤时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吓了一大跳,于是忍不住轻轻地碰了一下伤口,李炜本能地一抖,但立刻就反应过来了,于是便一脸尴尬地看着元妃。
“母妃帮我把被子盖好吧。”李炜脸红道。
“你表哥怕是累了吧,咱们这么大动静他都没醒过来。”元妃替李炜重新盖好被子后看着睡在李炜一旁的元思忠道。
“母妃原谅表哥了吗?”李炜忙试探道。
“强扭的瓜不甜,这都是他的命,我还能说什么呢?他愿意留下来就留下来吧。这段时间就让他照顾你吧,等你伤养好后我就让他仍搬回他原来的院子去住,你呢就回你自己的府邸去吧。你媳妇的身体也不大好,你也该回去照看照看她,而且你这么久都不回去,你媳妇和你孩子们该想你了。别都在我这儿待着了,太医都说了我的病需要静养,你兄弟姐妹们拖家带口的在这儿吵得我很头疼。”元妃无奈道,李炜忙点头称是。
等伤养得差不多快好时李炜就告别元妃回到了自己的府邸,而元思忠也搬到了自己原来在蒋王府中住的那个房间。
“大哥,王妃心里还是很在意你的,这房间的布置都没变动过,还跟你以前在这住的时候一模一样,王妃这是在盼着你回来呢。”五儿笑道。
“太医说姑母得的是郁思气结之症,除了吃药外还得想办法给她去除郁结才行,所以得带她出去散心开怀。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要不咱们就带姑母去洛阳看牡丹吧?我去跟灼弟商量商量。”元思忠道,说完抬脚就走向李灼的房间,如今蒋王府中就只剩下继承蒋王爵位的李灼及其妻儿跟元妃住在一起了。李灼完全同意元思忠的提议,因为他最近因忙于公事和私事而实在腾不出时间来陪元妃出去散心,所以他十分高兴元思忠能带元妃去洛阳散心,于是就派了很多人随护元妃和元思忠等一行人去洛阳。
“娘娘,您看那个没脚的人笑得这么开心,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可乐的,不如咱们让元公子去问问他为何发笑。”钏儿指着马车外的一个路人奇道。
“那就让忠儿去问问他吧。”元妃也奇道。
“姑母,我问过了,他说他因为一次意外失去双脚后就一直一蹶不振,感觉老天待他太不公平了,于是天天唉声叹气的。上个月他看到一个失去双腿的人在哈哈大笑,他感到很好奇,于是就问那人为何发笑,那人说是因为一个常嘲笑他残疾的四肢健全的亲戚刚死没多久,那人觉得他比他亲戚幸运多了,至少他还活着。这个失去双脚的人觉得自己也有类似的不幸和幸运,所以也就天天笑口常开了,时间久了人也变得开朗起来了,也不随便跟家人发脾气了,而且还重拾了自己的制鞋手艺,生活也因此而过得富足起来了。”元思忠笑道,心说若姑母能从此渐渐开怀,那也不枉我和钏儿姐姐苦心安排这出戏了,找到这样一个残疾人并让他来配合演这出戏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看来我也要跟这个断脚之人好好学学了。”元妃苦笑道。
“姑母,我们很快就要到洛阳了,我让五儿先带几个随护人员赶去洛阳把祖宅收拾好,这样我们到洛阳后就能立刻住上干净整洁的房子了。姑母意下如何?”元思忠笑道。
“好啊,这主意好。就照你说的去办。”元妃笑赞道,一想到很快就要回到阔别已久的娘家便难掩兴奋喜悦之情。
“姑母,今天忠儿亲自下厨,给您做一桌牡丹宴。”回到洛阳家中已有半个月的元思忠笑对元妃道,说完就跟五儿一起去厨房忙活了起来。
“忠儿几时练就了这么好的手艺?这些菜别说吃了,光看看就让我高兴啊。”元妃看着一桌子用牡丹花做的各色美味佳肴便忍不住夸赞道。
“忠儿可是拜了名厨为师的,苦学了这半个月才做出这一桌子的菜,也不知道做得好不好吃,姑母赏脸尝一下?”元思忠笑道。
“好,我尝尝。”元妃道,说完便夹了一筷子牡丹花里脊丝慢慢地品尝了起来,品完后就笑对元思忠竖起了大拇指。
“姑母喜欢就好,我还担心自己的手艺不好,姑母会不爱吃呢。多谢姑母赏脸。”元思忠笑道。
“忠儿以后有什么打算吗?”吃过饭后元妃问道。
“我打算去考个功名,将来谋个一官半职,于私光耀门楣,于公为民造福。”元思忠回道。
“你能这么想就最好了,你跟我回长安去,好好读书准备科考。”元妃笑道,元思忠忙点头称是。
“姑母,咱们先别急着回去,再在洛阳待段时间好吗?”元思忠道。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放心,我已经完全好了。既然你想多待段时间,那咱们最多再多待半个月,半个月后咱们就收拾收拾回长安去。”元妃笑道。
在洛阳逗留了一个月后,元思忠和五儿就一起随元妃回到了长安的蒋王府中。为了求取功名,元思忠开始了闻鸡起读的苦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