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清明夜(1 / 1)
清明夜。细雨不住。
仙法教坛。
当一扇扇窗户在黑暗里亮起,危险迫近,阴气袭人。姜宗孜感到毛骨悚然的同时,茅塞顿开。他之所以总觉得自己重绘的仙法教坛地图很是别扭。
姜宗孜几乎记下了原地图上的所有细节。
不过,他在重新绘制的过程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不,这个错误不是姜三少爷简单粗暴又小抽象的画风导致的。而是,姜宗孜无意识地,通过自己的常识和认知,对新的仙法教坛地图做了粉饰。以至于,火眼金睛的万先生专注于惊叹姜三少爷的画技,而没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是姜宗孜凭借自己超尘脱俗的画技,弱化了原地图本该一目了然的怪异之处。
对,令姜宗孜内心不安的,并不是他自己重绘的教坛地图,别扭的,是那份他早先从游府顺来的地图。
非常、非常奇怪。
只是姜宗孜一直没有多想。所有细节在他心里散布着,却仅仅只是存在而已。他未尝深思。
是哪里出错了。
姜宗孜印象中的仙法教坛,类似一个缩小版的皇宫。他的印象来自,华茶居中听到的传言,游家人的描述,百景堂里的资料……或者说,是他脑海里理所当然的推想。
皇宫森严,雄伟,有着自成一体的富丽和恢宏。姜宗孜小时候,总于佳节,跟随姜老爷进宫赴宴。姜三少爷还记得,那是一种扑面而来不可阻挡的气势,在怀柔和凌然之间切换。他在队列中间,从一个殿步行至另一个殿,途径一道道宫门,能花上半个时辰。那曾经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可惜的是,自姜三少爷十三舞勺后,姜老爷便不再带他入宫了。给出的理由是,长得丑。
哦。
那么,仙法教坛呢?它要承载和安放的是不尽教徒的信仰和企望,它理应庄严神圣,震人心魄,也应该足够的阔大、壮美。
但地图上不是这样的。
按它所绘,仙法教坛中的殿阁楼台都是密密匝匝拥挤排列在一起的。比如,面阔五间的东一门,其前广场甚至不超过三亩。再比如,云坛距离其他殿阁,不过十丈。这样的布置格局,甚至不如姜府来得错落有致。这是极为不正常的,让姜三少爷感到不可思议。
那么退一步。
要知道,现在的姜宗孜已经不是以前的姜三少爷了。现在的姜三少爷做为一个目睹了不太方便形容的仙法教清明祭祀的人,完全有了接受原来它是这种教坛的心理基础。姜宗孜能毫无压力地自己解释给自己听,仙法教坛这般布局,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莫测、压迫逼仄的氛围。
但是。
但是,更令他目瞪口呆的是。
此时此刻,当一扇扇窗户亮起光来。姜宗孜却意外发现,殿宇阁楼彼此间分明相隔甚远。姜宗孜能够在诡谲森然的黑暗气息中,感觉出仙法教坛整体的霸气。一眼望去,根本不存在什么狭窄的路,也没有建筑物紧紧堆挤的窒息感,反而是,一股雄浑之气油然而生。
姜宗孜记得清清楚楚,原本那幅教坛地图除了道路、广场、湖泊等留白之处外,其他建筑的缩放比例都是相当准确和严谨的。所以根本没有道理,偏偏要去刻意缩掉地图中一小部分存在。
既然排除了地图出错的可能性。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为什么,教坛地图,和教坛本身,严重不符。
说起来,这种事情,姜宗孜其实是很有经验的——在一些没有职业操守、道德底线的青楼里,老鸨给出的画像和真人压根对应不起来啊掀桌!是以,便有吃饱撑的纨绔子弟好以此下注为乐就是了。当然,姜三少爷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其中之一的。
所幸,正是这种长年累月积累而来的经验!让姜宗孜能够在一扇扇窗户亮起光那样电光石火的瞬间,产生出一千来字的心理活动鼓掌!
姜宗孜感到药效在体内发作,他整个人快要软下去。然而当下,那么多黑衣人在迅速逼近,完全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架势。姜宗孜绝望地想,万充武功再高,恐怕也难以带着自己这个拖油瓶,突破重围。
姜宗孜硬生生把体内的欲望压下去,他感到身躯产生了的些微疼痛,以及臂上不耐的红色疙瘩在蔓延。他的脸色由红转为苍白。
然后姜宗孜突然后脖颈一阵剧痛,他眼前一黑。
姜宗孜最后那一眼,黑衣人们以腰带为剑,难以计数的凌冽剑光朝他俩刺来。
然而,姜宗孜毫无还手之力,他很快彻底失去了意识。
在他背后下手的人,是万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