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A 就在青春年少时(1 / 1)
后记A>>>就在青春年少时
终于写完这个故事,就像是执着许久然后突然放下,回身却湿了眼眶。还记得最初想象的模样,就在我青春年少时,清澈的时光。
动笔的时候,我说过这是送给年少痴狂的故事,然后跨越沧桑。
还好我完成了它,没有放弃,没有烂尾。
年初刚开始画人设的时候就有人对我说过关系图很复杂,的却是这样,我用不同的颜色勾画不同的线条,或者用同样的颜色去标注都是一团网线。本来以为我可能真的会把它丢进废纸篓,我的却也这么做了。
也就是刚放寒假第三天,妈妈就住院准备手术。医院离家比较远,我和爸爸几乎是每天八点就赶往医院。乌鲁木齐的冬天八点,街上的路灯混着一片一片的雪花。也许就是那时我才决定要写下去。
《那爱七年》的人设最终是在医院画出来的,一个月的寒假,零零散散不过写了一万字。开学的匆忙我又弃之不理。
然而一个偶然,我把我打印的前一万字给很好的朋友看了。只因为我问了是不是比《相望》好一些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我就继续写了。
我的假期是周天的一天,就是那天破了两万。随后我又给几个同学看了打印版,如你所想,失望沮丧还有赞美交错相杂。
我有过八次要放弃的冲动,没错是冲动,但我还没有行动。就像是青春是一座城,然后我还依然。
八月四号,仅仅四天从第五章到第九章全文完结。
这个故事在我心中已经不是字数和情节,是坚持与放弃纠结后的产物。我不知道我所想说的的是否就是你所看到的,无论好与不好。
我听过很多次一句话:十个作家九个都是性格分裂。
第一次听的时候很恼怒,然而面对坚持和放弃,写作与游戏,睡觉与构思,撕逼与甜蜜的确是够分裂了。
每次听到别人将写作说的一文不值,问我意义何在或是打发时间,我心里都会有莫名其妙的酸涩,我不知道我的坚持对不对,或许我也会像女主杨婧轩一样放弃,我并不确定。
经常有人会问我:点击率是多少?我笑了,特别苦涩的笑。我不知道一只蚂蚁能不能从井底爬上去看见天空,但因为看到天空而违背自己的亿元,我想,这只卑微的蚂蚁不会这么做。
《那爱七年》有我最初对于花季的幻想,然而它终究是幻想,我并不因为写了美好我就会得到美好。
我把身边的人的某种性格交叠糅合在一个人物上:
孙晔的不羁爽快和柔情;杨婧轩的善良成熟和自私;徐定阳的患得患失和稳重;上官婉的精致干练和聪明;周映雪的美丽骄傲与气质;南音的自卑彩旗和责任;周瑾杰的知心亲切和腹黑。
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我身边在意的某个人的影子,还有一个人物那本身就是你。
谢谢那些鼓励我支持我帮助我走过着八个月的旅程的人,我会记在青春,尤其是你。
最后,无论它好不好,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我都已经尽力,抒写了我期待的青春,就在我青春年少时。
你会受伤,你会失望,你会沮丧,你不快乐,你不幸福,你不顺利。
别怕,你要等,时光让你等,自有等的报答。
无论是七天也好,七年也罢。
你要相信每个人都会在张扬的青春里幸福。
2014年8月9日
青城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