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十六章 突如其来(1 / 1)
*
周末上午,景岳开车去了住在柳林的景蘅家。
一进大门,就被扑上来的两只小团子抱住了腿。
“四舅,四舅”
两只小团子,一左一右抱着不放手。
景岳弯下腰,一手一个,抱起两个小团子。好重。又长了。单臂快抱不动了。
两个小团子,把着景岳的脖子,“吧唧”在脸上亲了一口。
景岳乐呵呵的,带着一脸的口水。
景蘅看着弟弟走进来。笑着迎了上来,把两个小家伙,从景岳身上掰下来。
“小团小圆,又闹舅舅”
团圆,是一对双胞胎,快两岁了。今天,穿着景岳给买的老虎服,撅着屁股,两只老虎尾巴吊着,甭提多可爱了。
想起上周五训练结束后,硬拉着夏远逛商场,参谋着为小外甥买东西。夏远的脑子果然好用,想出这主意,景岳忍不住笑了,亏他想得出来。
不过,小团小圆穿着小老虎服,高兴得样子,还真是挺逗的。
吃完中午饭,景岳带着两只小老虎在儿童房里玩了一会积木。坐在地板上的景岳忽然发现,两只团子的眼睛,很像夏远。干净,清澈,透亮。
他忽然明白了,初次见到夏远,那种熟悉感从何而来。
团圆玩累了,开始犯困。景岳一手一个抱起来,进了孩子卧室,轻轻的放在两只小床上。保姆进来,端着盆温水,拿着湿毛巾,给团圆擦干净了手和脸,坐在一旁陪着孩子午睡。
景蘅推门进来,冲着景岳点了点头。
景岳和景蘅进了书房,关了门。
刚一坐下,景蘅从包里拿出了一份医检报告。
“检查结果出来了,癌症中期。”
景岳听闻一惊,心里异常难过。他望着景蘅,眼睛里充满了哀伤。姐姐景蘅神色如常,倒是一脸平静的样子。
“陈医生说,保守治疗,控制不扩散的希望是20%。如果手术治疗,不扩散的希望是50%”
“姐…”
景岳握住姐姐的手,不知道如何开口。景蘅今年才四十岁,家里排行老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儿。自小,景蘅对最小的弟弟景岳尤其照顾,姐弟俩感情特别好。半个月前,景蘅突然打电话,约了景岳在外面吃饭。景蘅告诉弟弟,年度体检中,医生发现她的□□里有囊包,通知她,做抽取物检测。景蘅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她这个年龄段,乳腺癌的发病率很高。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孩子怎么办?团圆还那么小。景岳告诉姐姐,团圆有他这个舅舅,姐姐不用担心。
“我打算去做手术。下周一你陪我一起去医院,和陈医生约一下手术时间。”景蘅看着弟弟,想起双胞胎,不禁叹了口气。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团圆,孩子太小了。
景蘅说,家里人都不知道。她想先瞒着。手术后万一情况不好,两个孩子,她想托付给景岳。其他兄弟都已经成家生子,她不放心。
关于团圆的来历,家里只有景岳知道。这两个孩子是三年前景蘅在美国做的试管婴儿,从血缘上,与景蘅的前夫夏家没有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景蘅,与两个孩子血缘最紧密的,就是那个捐献精子的年轻男孩。
对于捐精者的真实身份,医疗机构要求严格保密。景蘅当年赴美,获得的信息,只是显示了捐精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血型、人种、健康状况、基因类型等。当时,景蘅希望捐精者是华裔。
她其实一直想见见那个人,她的孩子的父亲。
有时,看着两个漂亮可爱的孩子,她也会想,孩子的爸爸,是不是也长这个模样?
孩子很健康,孩子的爸爸是不是也非常健康?
涉及到孩子的所有资料,景蘅锁在了银行保险箱里。她把钥匙取出来,装在牛皮纸信封里,递给了景岳。
“银行保险箱的开启授权,我已经做了变动。你也是开箱人之一。”
晚上,景岳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
想想姐姐景蘅,只能感叹一句世事无常。
*
番外:景蘅的爱情故事
父亲景伟明是景家长子,也是爷爷景大柱最为看重的儿子。父亲高中毕业后,就被爷爷扔进了部队。父亲从基层干起,摸爬滚打十几年,直到三十多岁爬到正团级,才算站稳了脚跟。
景伟明从部队考取的军校。毕业后提了干成了家。景伟明在部队上娶了位女兵媳妇叶爱华。叶爱华性格爽朗,说话利落,和景伟明性情相投,结婚一年多就生下了大哥景泰。
叶爱华这个儿媳妇,是景老爷子亲自给儿子挑选的。
景老爷子农民出身,心底耿直,也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弯弯绕绕。他觉得只要孩子健健康康,比什么都好。所以给儿子选媳妇时,也是按照农村的老眼光,只要健康能生养就好。倒不像世家考虑那么多联姻关系,利益取舍。
叶爱华高中毕业后入伍,做了接线员。父母都是普通的城镇干部,社会关系也简单。景老爷子当初选她做儿媳妇,看重的就是这女孩的品性好。
老话说得好,娶妻娶贤。
叶爱华一口气生下三男一女,夫妻恩爱,家庭和睦,这话更是得到验证。
有时,也不得不相信人的眼力。像景老爷子,文化程度不高,但干事的魄力和敏锐,却不比任何同级别的将军差,甚至因为处理问题手法简单,效果反而更好。
缺少了罗曼蒂克的遗传因子,景家的后代大多是一种开朗的性子,生活得也比较粗糙。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世家大族的穷讲究。
景蘅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景家的女孩子少,景蘅出生后,景老爷子恨不得天天抱着,没事了就在部队大院里转悠,生怕别人不知道那是她的宝贝孙女。
部队大院里的孩子多,与景蘅年纪差不多大小的,差不多够开一个年级五个班。从小的生活环境,养成了景蘅的泼辣性格。
这样的景蘅,也是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乐于看到的。女孩子泼辣,将来结婚不受气。
可惜,终究是事与愿违。景蘅的婚姻似乎注定了不那么顺利。
高中时,景蘅喜欢上了部队大院里的夏子斌。夏子斌比景蘅高三届。景蘅读高中时,夏子斌已经考上了军校。俩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一开始景伟明和叶爱华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直到读同一所军校的景泰放假回家,透露了那么一两句,景伟明夫妇才紧张起来。
景家自然不赞同。叶爱华还专门把景蘅叫到屋里,关起门来做闺女的思想工作。
当年的景蘅也是年轻气盛的,哪里听得进去?明面上答应了母亲,暗地里与夏子斌根本没断。
事情的爆发始于夏子斌军校毕业后的第三年。他拎着礼物,亲自登门拜访了景家。
听到夏子斌想娶景蘅。景伟明夫妇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原来景蘅一直瞒着父母,甚至连景泰那边也没透出消息。自从景泰那次“告密”后,景蘅对于哥哥也不再相信了。
景伟明夫妇俩送走了夏子斌,把景蘅叫进屋里,详详细细询问了整个经过。原来,景蘅从高中开始,喜欢夏子斌整整七年了,俩人秘密交往也有五年。从来不哭的景蘅流泪了,她恳求父母,同意这门亲事。
景伟明犯了难。他找到景老爷子商量。如果是别家的男孩子上门求亲,景伟明哪里用得着紧张?
可这个夏子斌是夏时光军长的儿子,夏将军夏明弘的孙子。夏子斌是夏家这一代里的尖儿,是夏家重点培养的孩子。
对于夏家那种弯弯绕绕肠子转了十八转的家族,景伟明是不放心的。夏子斌这孩子不错,模样好,性格稳重,看得出和景蘅的感情也处得好。
可正因为夏子斌过于优秀,恐怕夏家对这个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
一直以来,一门两将的夏家,对外总是保持中立,生怕被牵扯到风波里。夏家娶了景家的闺女,外面会怎么看?
景老爷子听完事情的经过,也有些犯难。孙女景蘅是他看着长大的,对那孩子格外亲。可真的把孩子送到夏家,他也有点担心。爷俩正在琢磨着,夏家内部也闹翻了天。
从景家出来后,夏子斌回到家里,就向父母挑明了,要娶景蘅。
夏时光倒没说什么。对于儿子的决定,既未赞同,也未发对。妻子徐春平却一口回绝了儿子。她看好的媳妇是言家的大姑娘言丛静。并且言家也有结亲的意思。对于景家,她打心眼里瞧不上。多少年了,家里家外,还像个农民,一点都讲究。
徐春萍也是高干家庭出身,她唯一佩服的女人就是夏家老太太史蕴。八十九岁,满头华发,气韵犹存。一举一动,宛若春江流水,说不出的好看,品不尽的风采,真是学都学不来。这才是名门闺秀的典范。
言家也算底蕴深厚。言丛静帝都大学高材生,文静贤淑,不愧为简雅的孙女,多少有点当年简家三小姐的风范。哪像景蘅那个野丫头?模样虽然不错,但行事就像个假小子,哪里有一点点淑女范?
夏子斌也不是个傻的,父母的态度似乎在他的意料之中。倒也不再坚持说什么,今天主要任务就是向双方家长表明态度。这个婚,是一定要结的。无论家长同意与否。他是个成年人,这点决断力还是有的。
不过,与家里闹僵,对于日后嫁入夏家的景蘅来说,终究不太好。夏子斌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的获得家族的同意。他盘算了一下,家里能帮上忙的,说服母亲的人选。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曾祖母夏太太。眼界一向很高的母亲似乎谁都看不上,唯有对夏太太恨不得顶礼膜拜才好。只是,曾祖母年事已高,平日里喜欢呆在将军院里品茶赏花,小辈们的事情很少插手。
怎么才能请动曾祖母?
夏子斌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办法来。他悄悄的给景蘅发了一条短信,约了出来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