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洞房花烛(1 / 1)
这叫人怎么说?说自己挺想嫁给他的,就是恨他见异思迁?
冰凝心中又恼又气,可面对着自家爹爹又不好直说,真真急得跳脚!
“我什么我?既是喜欢,那便嫁罢!宁儿既学了那许多驭夫之术,难道还怕降不住自己的男人不成?”正在她迟疑之际,门外却传来了呼延靖宇的揶揄之声。
“哥哥,你怎么……”你不是素来不喜欢萧辰的吗?怎么此时却是替他说话呢?
走到两人身前,呼延靖宇敛了笑意,神色格外郑重严肃:“他是难得的好男子,你若是把握得住,自然是一生的良人;若是拴不住他的心,还有嫡子傍身;若是还不成,还有大燕这个后山。萧辰若是敢待你不好,哥哥自然头一个饶不过他!”
听他说这话,冰凝的眼圈儿已是红了。她明白,哥哥今日既说了这话,他日若真有不测,定是要为她赴汤蹈火,倾力一战的。这等情谊,自然不是一般的皇室宫廷里所能有的。
随即倾身施了一礼,正色道:“凝儿在此谢过哥哥了!”
呼延靖宇倒没拦她,脸庞含笑,坦然受了她的礼。
“父皇已替你准备好了一应嫁妆,除了那些寻常的陪嫁下人,哥哥另给你配了两个贴身侍女,俱是万无一失的人。既出了门,便得自己时时留心,若遇事急,当以飞鸽传书……”
呼延靖宇细细交代了一应事务,冰凝都一一应了。
“好了宇儿,你怎么比为老嬷嬷还唠叨?你将话都说尽了,可让我这为人父的说些什么才好?”
呼延烈这貌似妒忌的话一出,倒惹得三人都笑了。
五日之后,大燕正式下达国书回复,许沁阳公主于大梁皇帝萧辰。
此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择定了良辰吉日,大燕国的送亲队伍便提早十五天出发,由太子呼延靖宇亲自护送。聘礼陪嫁整整绵延了一里有余,挑夫就出动了千人,看的燕梁两国的百姓眼睛发直。
真不愧是皇帝嫁女,好大的排场!对于这样的景象,两国百姓看了都很舒坦。
燕国人想着自家的公主实在是金贵非凡,这样的嫁妆排场,诸国之内,罕有其匹。这不是明摆着给咱们燕国长面子嘛!从此之后,这大梁的皇帝可就是燕国的女婿了,沁阳公主一嫁,简直是倍有面儿啊!
而大梁人则想着,自家的帝君果然是俊美非凡,勾得了燕国公主为后,以后这梁燕两国可就是姻亲关系了。嘿嘿,这沁阳公主带来许多嫁妆,还不是便宜了咱大梁?
这样的欢腾气氛之下,两国的边境贸易进行得更是如火如荼,交易额比平日里翻了几番不止。
十三日之后,大燕的送亲队伍在夹道欢迎之中到达了洛阳,大梁帝君萧辰亲自率迎亲使者到城门迎接沁阳公主一行,并与太子呼延靖宇饮宴数巡,相谈甚欢。
两日之后便到了大婚的吉日,这个万众瞩目、举国欢腾的一天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是难得的盛景,而对于冰凝来说简直是个永生难忘的噩梦!
普通人家嫁娶便要三媒六证,讲究礼数周全,图个一生顺当的吉利喜庆,更何况是这帝王之家了。先前的纳彩、纳吉、大征等程序俱已完备,是不需她来操心的。
可大婚当日,各种繁复的礼节程序都需要新人一丝不苟地完成,绝不可能找人替身,这可苦煞了冰凝。别的不说,光是头上戴的双凤翊龙冠就有半斤重,脖子上挂的透雕如意翡翠坠也沉得似秤砣,一身的龙凤合抱绸制喜服更是红得耀眼,密不透风。
穿着这么一身行头,手持双喜如意,乘金顶鹅黄绣凤銮舆经皇宫正门,行至册封之礼的主殿,再拜天地。接着便换乘孔雀顶软轿,经永安门、福寿殿进入内宫。进洞房之前又得被嬷嬷搀着,取下金如意抱宝瓶,跨火盆,走马鞍,寓意一生一世平安富贵。
好容易进了这洞房,冰凝的脖子已经被压得快断了,出了一身热汗,奈何这还没到重头戏。
帝后的洞房,主色也是大红色,两支小儿手臂粗细大红喜烛高燃,屋内焚着百合御香,形成红光映辉,喜气盈盈的气氛。床前挂“百子帐”,床上则铺着“百子被”,悬挂大红缎绣龙凤双喜的床幔,寓意着“多子多福”的好兆头。而龙凤大喜床的四周则悬有布幔,一时房内罗幕重重,灯影幢幢。
一碟一碟的花生、红枣、喜饼,各色珍奇瓜果点心摆了满满一桌,堆叠得小山似的高。糕点的甜香和着屋内的百合香,形成了一股奇异诱人的香气,缓缓在这洞房里氤氲飘荡。
冰凝在上轿之初,早吩咐身边的心腹侍女私藏了些爱吃的果品甜点,銮舆之上就填饱了肚子,此时倒是一点儿不饿。只是此刻枯坐在龙凤喜床上,暖香熏人,倒是更加昏昏欲睡了。
半梦半醒之间,就听得门外一阵喧闹之声,有礼官庄重的声音响起:“帝君到!”
房内一行众人皆跪下行礼,只冰凝一人蒙着龙凤双喜的红盖头坐在床上,自顾自抓着衣角。眼前一片朦胧的红光,睁大眼睛也是什么都看不到。
身边的讨喜嬷嬷用她那特有的喜庆语调说道:“请帝君持喜秤为新后挑起喜帕,从此鸾凤和鸣,称心如意!”
冰凝只觉得倏地一亮,就见眼前立着一个身穿大红色绣黑龙喜服的青年男子,他倾身下来,乌墨深邃的双眸灼灼地看着自己。
蓦地,洞房里立刻就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仿佛这苍茫天地之间只有她和萧辰两人而已。
冰凝眼前隔着一层明润朦胧的珠帘,隐隐绰绰看不真切,只觉得他仿佛变了些,周身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
脸已经烧得通红滚烫,小心肝砰砰可劲儿地乱跳。好似他再多看一眼,只消片刻,自己就要羞得遁地而走。
好在嬷嬷打破了这尴尬的境地,接着道:“请帝后同食一餐,从此亲密无间,鱼水相欢!”
底下人连忙用双喜的银盘托上来三样点心,恭恭敬敬跪在冰凝面前。
冰凝拿起一碗白玉瓷盛就的玲珑水饺,双手托至眉头,轻声道:“恭请夫君先用!”
萧辰眉头一挑,垂眸看了她一眼,便拈起几个水饺吃了。
依次尝了三碗点心,他挥挥手表示不用了,冰凝便一一重新放置在托盘之上。
本来没觉得什么,结果三碗都撤下来一看,冰凝眉头微皱,怎么他每样还剩这么多?!
这同牢之礼,本是指古汉牢房的所有犯人只能同吃一锅饭,后来婚俗中行这种礼节,寓意夫妻二人同吃一锅饭,同为一家人。
可这习俗规定,新郎吃不完,便得由新娘接着吃完,绝不能剩的。
冰凝若是先前没吃糕点,此刻饥肠辘辘,正好充饥。可她吃了七成饱,哪里还吃得下这许多糕点呢?!
只得撩起珠帘一角,勉力吃了些,消灭了玲珑水饺和什锦莲子羹,冰凝看着最后剩下八成满的水晶枣糕,简直是欲哭无泪。
她最讨厌的水果就是枣子,总觉得有一股股怪怪的味道,此时面对着一大碗水晶枣糕,脸上不由自主就露出了痛苦的神色。
可此情此景,哪里能容得下她说个“不”字?伸手刚准备拿一块枣糕放进嘴里,心想忍忍也就过去了。
可还没等她凑过去,另一只修长白皙的手已经抢先伸了过去,拿了一枚枣糕。
这是不合规矩的,旁边的侍从要拦,却被一道凌厉的眼光生生逼得退了回去。
讨喜嬷嬷最为乖觉,连忙陪笑道:“帝后同食枣糕,从此琴瑟和鸣,多子多福!”
两人终于解决了这三碗糕点,侍从们赶紧将碗碟汤匙都撤了下去。
讨喜嬷嬷接着道:“请帝后二人同饮合卺酒,从此同甘共苦,亲如一人!”
随即就有身边的侍女分别递上了两只斟满的酒杯,冰凝正要取时,却见萧辰先从宫女手中接了酒杯,才递给她。
合卺之礼本来是将一个完整的葫芦切成两半,用一根红线拴着,葫芦里盛着酒。新婚夫妇分别喝半个葫芦的酒,一人喝一半后,再交换葫芦继续喝。因葫芦是苦的,用来盛酒必是苦酒,所以寓意同甘共苦,合二为一。
这遵从的是古礼,只是传到今日早已经不断改良,不用葫芦而改用酒杯了。
热辣辣的美酒饮下去,如同一股灼烫的洪流滚过喉头。冰凝是不惯喝酒,这满满一杯酒下肚,烈火燎原,脑子里已是晕晕乎乎。
此时,婚礼的步骤只剩下最后一项,讨喜嬷嬷依礼又道:“请帝后二人行结发之礼,从此永结同心,不离不弃!”
话音刚落,一旁候着许久的执事走了上来,手里拿着一把红布包裹的喜剪。
只见他毕恭毕敬在两人面前单膝跪地,口里道了声:“恕罪。”便持剪刀,各剪下了帝后两人的一绺头发。小心翼翼用红色细绳死死绑在一起,随后双手托着放进了一个锦盒之中。
这便是所说的结发同心,生死不离了。只不过这里原本该用的葫芦早已替换成了锦盒,其寓意倒是不变的。
至此,两人才算了行了所有的婚庆大礼,结成夫妇了。
此时,一名尚宫行了一礼,引帝君入东房,除去冠冕喜服,换上了月白色的常服。另一名尚宫则引新后入了帷幄,同样去了厚重的喜服和一应配饰。
事毕,众人皆退了下去,只留新后一人静候帝君到来。
冰凝斜倚在龙凤喜床上,靠着着鸳鸯枕,一脸疲惫。实在是累得不行,便想缓口气,略微歇一歇。
远处传来了一阵沉稳坚实的脚步声,吓得她赶紧直起身子,规规矩矩地双手置于膝上,垂眸敛容坐好。
这还没完呢,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屏息之间,冰凝就觉得一股清冽的男子气息霸道地萦绕在她的鼻翼,不多时就听到一个富于磁性而又低沉性感的声音缓缓响起:“你真是大燕公主呼延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