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两岁宝宝的逻辑(1 / 1)
快两岁的时候,宝宝的逻辑性就显现出来了。
她的逻辑可是和大人的大不一样,所谓大人的教育,就是“纠正”了孩子,最后让所有人的逻辑都大同小异罢了。
这时候的逻辑,回想起来,是极其有趣的。有时候是在表达上的“信口雌黄”,打引号的意思可不是真的信口雌黄,而是因为她还不懂得如何更好的辩白和表达,所以情急之下,总会说拿一些脑子里有的词语来应付,听起来就很逗;还有的时候是在语法上的逻辑跳跃,听起来也是有意思的很;当然了,有一个逻辑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妈妈逻辑,什么时候都喜欢妈妈。
关于“信口雌黄”,我记得有件小事。
那天饭后大家出门散步,走几步小海豚就不走了,伸着胳膊说:”妈妈抱抱我吧!“
我跟她说,“宝宝自己走!”
她有些委屈又有些生气的样子,撒娇说:“不啊,妈妈抱抱我吧!”就直接抱着我的腿不放。
我只好把她抱起来,问她:“是走累了么?”
她马上顺水推舟:“累了。”
我说:“刚刚才走几步路,哪里会累!腿就是用来走路的,你看看大家走自己走。你难道没长腿么?”
她很快的答:“没长腿。”
我在心里小,指了指她的腿,问:“没长腿你这是什么?”
用大人的逻辑,我想她这回不会知道怎么回答了。
可是她看了看自己的腿,说:“是毛。”
我笑死了,我说:“哪里是毛,明明是你的腿!你说是不是你的腿?'
她一本正经的说:“是腿。”
“是腿你怎么不走路?腿就是用来走路的呀!你下来用自己的腿走路,好不好?'
“不好。”
我佯装生气:“有腿不走路,你长腿干嘛的?”
她很正经的回答:“洗澡,长腿洗澡用的!”
小海豚的姥爷总是说,多抱抱孩子,就天天让你抱着,也抱不了多少时候。不要怕惯着了。可是他们越这么说,我越是担心别给小海豚宠坏了。所以平时抱她的时候当真不多。现在想来,所有的事情,都是物极必反的,总是坚持不去抱她,也是不对的。
回忆起抱着她一路走一路说话的情景,当真是温馨的很。
关于语法上面的逻辑,我记得最明显的,就是她说否定的话,总是把“不"字放在最前面。
我那会儿曾经和好友说:“上学的时候学过倒装句,在23个月宝宝这里有了极大的现实应用。”
比如,如果我说,妈妈去做饭了!
她不让去,就会说:不妈妈做饭!
我说,宝宝穿鞋吧!
她就会说:不宝宝穿鞋!
我说:宝宝睡觉吧!
她就会说:不宝宝睡觉!
我说:把门关上吧!
她就会说:不门关!!
这个阶段持续了好一段时间,真是很好玩的事情。可是大人们都是不断的纠正她,最后她就变得和大人一样说话了。
不管怎么样的逻辑不通,我想所有的孩子应该都和小海豚一样,有一点是完全不变的,那就是妈妈永远是妈妈。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这个我相信呢。可是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对妈妈何尝不是最伟大和无私的呢?完全纯净的心灵里面,妈妈就是她的宝贝呢。
近两岁的时候,小海豚的奶奶回自己家了。海豚姥姥来陪宝宝。
姥姥问她:“奶奶呢?”
她告诉姥姥:“奶奶走家了!”
姥姥问:“想不想奶奶呀!”
她说:“想!”
姥姥故意有点醋意地说:“那你也去奶奶家吧,去找奶奶好不好呢?”
她说:“不好。”
姥姥又说:“奶奶家有你喜欢的可爱小狗,你不去玩吗?”
她说:“不去。”
然后伸出一个手指,教育人一样的对姥姥说:“音音找妈妈!”
我在旁边听着很是感动。
那天晚上,我给她哄睡了,从她房间出来,去洗洗头。
刚洗了一半,听见她大哭大叫:“妈妈,妈妈没有了,妈妈不要了!”
听见小海豚姥姥说:“宝宝睡觉吧,妈妈去上厕所了,尿尿去了!”
小海豚一边哭一边叫:“不妈妈尿尿,不妈妈尿尿啊!”
我赶紧又进去她的卧室,小声说:“妈妈在这儿呢,妈妈洗头了!你看看,头发还没有干呢!”
她一下就不哭了,摸了摸我的头发,一下就释然了。然后一本正经的对姥姥说:“不妈妈尿尿,妈妈洗头!”那表情,就像从来没有哭过一样。
我说:“妈妈头发还没有干呢,妈妈去擦擦,你乖乖睡觉哦!”
她一边重新躺下,一边冲我摆摆手,很大气的同意了。
在小孩子的逻辑里,她也是需要从“知道”,“了解”,然后“懂得”,然后“理解”。
所以,大人切不可因为孩子小,感觉他不懂事,就欺骗小孩子或者搪塞小孩子。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理解力和属于自己的逻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