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1)
此时,已有陆陆续续的人涌进,他一看都是些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他们背着包,小声讨论着明天的天气,气温以及活动。靠窗边有几对享受着浪漫氛围的男女。老板是个地道的中国人,却说着一口纯正的英文,见到他,也许念国情怀产生,由开始的英文改成中文和他交谈,他说,这里很难看到国人的面孔,我在这里停留十几年了,从一开始的打拼到现在的模样,几度认为不该执迷不悟,虚度了人生,但又不甘,年轻也就这一次。看着一片浑然血统的人,他接着说,刚开始,我不会交流,不会听,那段日子折磨了我好久,处于崩溃的边缘,没有固定的收入,居无定所,一切看着毫无希望,渺茫,你看,人生它是那样的,也许走着走着就看到路了,所以不必彷徨。我流落过街头,打过很多零散的工作,住过最廉价肮脏的房间。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想年轻时有些任性了,但我不后悔。他的妻子过来,手里抱着一个七八个月大的婴儿,见到他,用中文跟他打招呼,流利的发音。她说,你是他的故人,也是友人。男人笑呵呵地搂着妻子,就你懂。看向他说:“这是我的第三个孩子。”女人把谈话空间留给了男人,一边去了。我想你肯定有疑问,为什么会是一个外国人,她从学校毕业就跟着我了,放弃名校深造的的机会,她有机会选择更好的生活环境,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当时她的家里人都强烈反对。觉得她疯了,我也觉得她疯了,但她说,我为幸福而疯。我真没见过这么执拗的外国女人,她坚持跟我说英文,我跟她说中文,这是那么多年以后也会是的习惯,她说,我知道你有故土情怀。傅严看着他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和满足,说道,不打算回去么?他犹豫了,然后说,我的亲人都在那里,他们不肯过来,我只好两边旅行了。末了,他说,时间有点久,希望没有耽误你的时间,随后给了他名片,说想看看国内的新闻报道,希望你们企业家给点力,好让我们在外的人感受祖国的辉煌,强大。傅严说,一定。离开时,女人也出来了,说道,希望你常来。接着她说,你们的中国话这几年很流行,我们这里的学校都把它当成学习的对象了。他点头,以示了解。
转身,他看到了角落里静静挂着的画,迈出的脚步又踏了回来。男人见到,回来跟他说,它引起你的兴趣了吗?他想了想,哦,我有些印象,很久前,有个女孩子,“女孩子”好像见到她的人都这样叫她的,嗯,想想挺适合。在他的生活里当一个活泼的人,人生里做一个恬静贤淑的妻子。什么都不点,在这里坐了一个下午,离开时她送了了这幅画,然后给了钱走了。挺漂亮的一个人,我好久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中国女孩子了。起了逗趣他的心,我想想,那时她应该17岁,傅严眼一抽,17岁,她到底有多小,长得多慢,才频繁地让人误解。按现在的时间,刚好,严,说不定你还有机会。他站在前面,看了画的时间时间,日期,****年,**月,**日。
**
12年,时光照人,许许多多呼唤成长的人仿佛一下子都长大了。商业的气息弥漫了各个角落,沉默的80后,正out的90后,然后是崛起的00后,有人说,这是他们的时代,但好似气息并不浓厚,□□空间里,微博,微信充满了自拍,美食,美照,各种萌,各种潮流与前进。除了用简单易懂的词形容,也真的找不到适合的,他们是真正受着宠爱的孩子,也许是的,他们顺应着发展,改革,标新立异。而后回有人化腐朽为神奇,缩成它的影子。
新的高铁开通了,顺利运行,那是她几年前走过的轨道,现在再走一遍,已找不到方向出口,琳琅满目的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楼房,过于让人梦幻和迷路。
惊觉这些快得让人无所适从的的变化,逢辰终知道,我们都遗失在了那些等待追忆的岁月里,唯有怀念和温故。害怕成长,害怕受伤,你看,它流向了一去不复返的湍流,无踪迹可寻,走了。
漫步在人潮的街头,怕的是来自别人审视的目光,她像一个被层层纱裹住才找到安全过去的人。这时,身处的城市温馨如故,知了的叫声昂扬,激烈,蛙的叫声响彻在已播种的田野里。五月的稻苗已稳稳扎根,活力旺盛地生长,郁郁葱葱,远远望去,□□无边。走在水果摊里,依稀可看到杨梅的影子,新鲜的水果刚上市,有来来往往的人的身影,卖水果的小贩声音洪亮的打着招牌。有小孩子轻轻碰了紫色的杨梅,似是意犹未尽,红色的汁液瞬间粘上指尖,想买来着,被大人扯着走开了,还不忘一步三回头看。这个场景似曾有过,她的年幼也是这样扯着大人的袖子,哭着要糖。后来懂得,得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或许吧。有时候看造物者不公,其实又何尝不是被愚弄了呢。
在所有的12年之后,逢辰远在的南方家乡,只有片地的农耕身影,除此外,目光触及的地方,只剩无尽头的荒芜和杂草丛生。时光仿佛在说:“感慨吧,感慨吧。”